百年余音绕 诸处不了情
———— 由“双处”及诸“处”唱片而引发的校勘学思考

2015-09-27 08:07商树利柯云燕
音乐生活 2015年9期
关键词:处士票友竹枝词

文/商树利 柯云燕

百年余音绕 诸处不了情
———— 由“双处”及诸“处”唱片而引发的校勘学思考

文/商树利 柯云燕

因教学所需,六年前笔者曾于网络上搜集题名为《京剧古董唱片大考》的千余段音响资料(后无偿捐献给沈音图书馆)。聆听欣赏之余,知清末民初有名角“双处”“许处”“龚处”等人分别于胜利、百代等唱片公司灌录出版发行若干张唱片。然而,彼时笔者独钟一辨皮黄音韵,却无暇考究“诸处”究竟何人。2013年秋冬时节,于沈音偶识辽沈地区数位唱片藏家,后经诸君介绍又结识京、津、粤等地藏家多人。承蒙友人抬爱,一睹部分唱片片芯图片,好奇之心终将得以补偿。本就山野之人闲聊之间提及话题,致使旧惑未解,新题又添。但终因笔者学力、学养不及,未及深思诸“处”缘何而用,“处”之称谓何时而终等问题。今将萦绕于心、困惑许久的不是问题之问题,通过文献学习研究,试做其中只言片语梳理,拙笔为文,题名《百年余音绕 诸处不了情》,以飨众友,盼请郢斫。

一、只言片语“双处”其人

读《吴小如戏曲文录》中《看票友的戏》①一文,有关“诸处”的点滴信息如下文中所述:

“从文献上看,可以说从有戏曲的那一天起就有票友(即业余爱好者)存在,而票友的演出水平也是多层次的。很多京戏演员原是票友出身,从前多用‘某处'字样来表示这位演员是从票友‘下海'而成为职业艺人的。如许荫棠称‘许处',龚云甫称‘龚处',双阔亭称‘双处'等都是如此。清末的遥吟甫畅票房,民初的春阳友会,以及一直延续到四十年代属于全国铁路系统的‘扶轮雅集',都是著名的票房,而且都培养出一批‘名票'和由‘名票'下海的著名京戏演员。”

除却吴小如先生文中所明确提到的“票友下海”②而成职业演员被称为“某处”。语出同意,再则,可另见秦瘦鸥著《戏迷自传》中《李春来与双处》③一文,原文如下:

“在那次的上海之行中,我还意外地看到了一位双目失明却依然在舞台上演出的老演员双处。他出身票友,故按当时习惯,出台挂牌不用全名,只在姓以后加以‘处'字,以区别于专业演员。例如更早于他的著名京剧小生德珺如在下海前称‘德处',老旦龚云甫称‘龚处'。至于这个'处'字究竟作何解,我曾请教过俞振飞、刘斌昆二位大师,他们也无法肯定。双处的全名叫什么,我一直不知道,最近才蒙常在报刊上写剧评的柴俊为君见告:双处是满族人,原名双阔亭(一作克庭)。1913年梅兰芳来沪演出时,双处也是同来的主角之一,视力已较差,其后终于失明。”

从以上两著作的两篇文章中,读者可清楚了解到以下两点信息:

其一,“票友下海”后称为职业演员而称呼其为“某处”。

其二,许荫棠称“许处”,龚云甫称“龚处”,双阔亭称“双处”,德珺如称“德处”。

同时,笔者也有两点疑问,困扰于心。

其一,京剧界何时兴起,何时又停用“某处”的称呼?

其二,为何称为“处”?“处”字何解?

二、三言两语“诸处”禁用

偶读,清代杨米人等著《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一书,其中有署名兰陵忧患生著《京华百二竹枝词》④一部,其中有竹枝词诗一首,诗后并附释文。原文如下:

日见梨园声价增,

呼名一改旧时称。

硃红笺写黄金字,

雅篆高超无上乘。

“昔日梨园名脚,或称绰号,或称小名,或称某脚色,而加其姓于上。其因玩票而改业者则称某处。近日一律改称名号,如谭鑫培、汪桂芬、俞振亭、杨小楼、何桂仙、黄润甫、陈德林、余玉琴、罗寿山、孙菊仙、德君如、许荫棠、龚云浦诸名伶,不复有‘小叫天'‘汪大头'‘小毛包'‘小杨猴'‘何九'‘黄三'‘陈石头'‘余桩'‘罗百岁'‘孙处'‘德处'‘许处'‘龚处'(或称‘龚老旦')之称矣。西腔名脚,尚仍其旧。”

经考,兰陵忧患生所著《京华百二竹枝词》于宣统元年(1909年)刊行于世。由此而知,或称“某处”的下海票友,以及或称绰号,或称小名,或称某角色的京剧演员,“近日一律改称名号”,即于1909年该书刊行前而禁用别称,而直呼真名实姓。

回顾前文两点疑问,何时停用“某处”的称呼?似乎可解。

三、残篇断简“处”字何解

前文疑问,京剧界何时兴起“某处”的称呼?为何票友下海称为“处”?依旧难解。

由此再读,胡渐逵《处女、处士、处暑的处当作何解》⑤一文,其原文如下所述:

“顺便说说,大约从清末起,京剧票友又称处(chǔ),其中年岁最高者为孙菊仙,此外,名票许荫棠、龚云甫、德珺如、双阔亭等下海前曾称处。中国戏曲从她诞生起,就产生了自己忠实的观众群。这些观众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酷爱戏曲的戏迷,一部分是不但爱看戏,而且自己还爱唱戏,甚至粉墨登场的观众。这后一部分就称做‘票友'。京剧票友何以称处?对于这个问题,辞书均无解释。后经查考,请教名家,我以为京剧票友其所以称处,是因为处有隐义。既然居于家中的‘女未嫁曰处女,士未仕曰处士'(《正字通·虍部》),那么居于家中尚未下海的票友(指京剧票友,下同),当然也就可以称处了。也就是说,尚未下海的票友,正如待字闺中的处女和居家未仕的处士,因此称处;更何况票友下海时,虽偶尔粉墨登场,但其声名才艺,却仍处于尚未充分显露的玩票阶段呢?因此,人们以处称之,于其票友身份,不亦宜乎?”

胡渐逵先生所撰该文,着力于文字考证的方法,强调“女未嫁曰处女,士未仕曰处士”。对于京剧票友何以称“处”这个问题,因辞书均无解释,进而得出“尚未下海的票友,正如待字闺中的处女和居家未仕的处士,因此称‘处'。” 如此一来,胡先生结论认为“对票友不直呼其名,即含敬意而以处称之,既可示其尚未下海的客卿身份,又可以此表敬称之意。因此,处这个称呼,是颇适合票友身份的。”

读罢胡渐逵所撰一文,其似乎可以自圆其说。

然而,再读朱承平《“处女”、“处妾”与“处妇”》⑥与鲁六、吴振兴《谈“处女”、“处士”之“处”及﹤汉语大字典﹥“处”字条之不足》⑦两篇文章,同样以文字考证的方法,分别论述了先秦两汉至清代时期“处”字的含义,即有“独居、安居、隐居”。

是故,笔者以为称京剧票友为“处”,不完全是客体戏迷对票友饱含“敬意”的意思,而应该还具有票友主体自己所认可的“独居、安居、隐居”的含义。

四、收残缀轶“处”片校勘

前文已序,多位涉“处”之票友下海而成名角,百年前多家唱片公司为诸位“处”灌录唱片而传于后世。笔者因文献资料有限,加之力所不及,诸如“徐处”“张处”“俞处”等皆难能一一考证清楚,更无力辨别唱片之真伪正赝。是故,仅以“双处”唱片为例,加以说明原委。

文献所载,自始自终以“处”字灌片发行而未用真名的演员,仅有“双处”(双阔亭)一人。据“京剧老唱片网”不完全记载,截至笔者撰文之日,便可知其唱片有56种之多。其中,百代公司有剧目11种(19面),克纶便(今译哥伦比亚)公司有剧目4种(6面),物克多(后来改名胜利公司)公司有剧目41种(42面)。

当然,仅列举拥有百年左右历史的“双处”唱片为例,诚如罗亮生、吴小如、柴俊为等先生所考证的结果而言,其确实真伪难辨,正赝难分。正如吴小如先生在《吴小如戏曲文录》中多次撰写文章所倡导的一样,拥有百年历史的唱片的的确确需要更多的能人志士,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共同兴起“校勘学”“版本学”“目录学”等方面的深入学习和研究。由此,才有可能为我们的后人书写出相对准确的“中国唱片史”,进而不断填补、修葺、完善“中国音乐史”“中国曲艺史”“中国戏曲史”等等。

行文至此,意犹未尽。拙文一篇旨在学习与梳理诸位前辈的考究结果,全权为抛一砖以冀引群玉耳。

(责任编辑 姜楠)

唱片藏家提供的部分唱片图片

注释与参考文献:

①吴小如,《吴小如戏曲文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1996年1月第二次印刷第851页。

②票友而成为专业演员,戏曲界称“下海”。

③秦瘦鸥,《戏迷自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3月,第13-15页

④清·杨米人等,《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路工编选,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第一版,第136页。

⑤胡渐逵《处女、处士、处暑的处当作何解》载于《文史知识》2007年第10期

⑥朱承平《“处女”、“处妾”与“处妇”》载于《辞书研究》1999年第4期

⑦鲁六、吴振兴《谈“处女”、“处士”之“处”及﹤汉语大字典﹥“处”字条之不足》载于《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处士票友竹枝词
问题与路径:云南竹枝词整理述要
“票友”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票友”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书法《竹枝词》
西 湖
清末民国戏曲票友舞台艺术摭论
《杜牧 题元处士高亭》
《竹枝词两首》其一
林则徐梅妻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