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比安全更美的风景——几起旅游事故案例解析

2015-09-27 00:38文字整理林洁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大巴车驴友探险

□文字整理 / 本刊记者 林洁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旅游消费能力快速增长。然而,旅游事故也时有发生:游船意外、旅游大巴车祸、驴友被困……

根据华侨大学、中国旅游研究院编撰的第四部旅游安全蓝皮书——《中国旅游安全研究报告(2015)》显示,“旅游交通事故、登山探险及山地运动事故和涉水溺亡事故是旅游事故灾难高发类型。”其中,旅游交通事故发生频繁,每年都会发生2起及以上导致10人及以上死亡的重大事故灾难;登山探险及山地运动事故中,登山探险滑坠事故最多,因突降暴雨,山洪暴发,导致多人被山洪冲走的较大事故灾难时有发生;涉水溺亡事故中,漂流事故最多,一次导致3人以上死亡的游船事故每年都会发生多起。这些领域都存在管理盲区,需要进一步强化安全保障。

假期来了,你是不是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是毫无准备的旅行暗藏危险。接二连三发生的安全事故引起公众对旅游安全的思考。痛定思痛,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警示了什么?下面我们通过几起旅游安全事故案例以及专家的点评分析,来对这几类旅游安全典型问题做一个介绍。

1. 旅游安全事故以车祸居多

2014年8月9日16时25分,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境内,一辆旅游大巴车与一辆越野车和皮卡车碰撞,大巴车坠入悬崖,发生事故时,三辆车上共有55人,事故共造成44人死亡,11人受伤。据了解,旅游大巴旅客来自西藏飞翔旅行社,大巴属圣地汽车旅游公司。

据目击者介绍,事故发生路段位于雅鲁藏布江边的山谷地带,雅鲁藏布江水浑浊湍急,临江一侧道路护栏被撞毁,路面上还残留部分玻璃碎片。一辆车身为蓝色、车牌号为藏AL1869的旅游大巴车,坠入路边深达10余米的悬崖下、雅鲁藏布江边,车轮朝天,车窗玻璃几乎全部破碎,车体严重变形,从旅游大巴车尾部可见该车车顶几乎被车体重量压缩至座椅位置。

◎安全启示:

近年来,交通事故仍是涉旅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西藏特大交通事故,再度给我们日常旅游安全敲响了警钟。根据对交通风险事故的统计分析,旅游交通风险中以车辆交通事故风险最高,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远远高于其他交通工具。

报名参团旅游途中,请您选择正规、有资质的旅行社,不要贪图便宜、方便而参加无旅游经营资质的单位或个人组织的旅游活动,勿乘坐无运营许可标识的非营运车和私揽客源的个人车辆。

一旦遭遇交通事故出现伤亡,游客到底该向谁索赔呢?有关人士表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旅游辅助服务者的原因致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旅游辅助者应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旅游经营者对旅游辅助者没有尽到谨慎选择的义务,需要承担补充责任。

交通事故涉及人员众多,是旅游事故中牵扯精力最大、伤亡最多的案件类型。旅游途中一旦遭遇交通事故,游客可通过诉讼方式向车方主张侵权责任,或者依据旅游合同向旅行社主张违约责任,旅行社承担赔偿责任后,可向侵权方进行追偿。至于赔偿金额,要根据每个事故的不同情况,最终确定。

2. 户外事故屡发

2014年6月15日上午,呼和浩特某自驾游群自发组织驴友到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境内的豹榆沟游玩,其中一名成员,只身爬山时失踪。约16个小时后,即6月16日早晨7时许,内蒙古民间户外救援协会搜救人员在一处悬崖峭壁下发现了这名失踪者,可惜已经遇难。遇难者所在的位置上方是一个20多米高的峭壁,遇难者正处在悬崖峭壁下面山坳的灌木丛里。根据现场情况分析,死者属于意外坠崖身亡。

据了解,该遇难者所到的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属于重点防火区域,春秋季防火,夏季防洪水。在防火季节有专门的护林员进行巡查,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山。而该自驾游队伍是在被警告过后,趁护林员不注意偷偷进山的。

记者从目前已公布的一组数据中了解到,在户外旅游兴起热潮的2009年至2011年,全国共有483起驴友穿越旅行伤亡事故,几乎每周有2起以上。

◎安全启示:

屡屡发生遇险事故,为何还有驴友频频去冒险?这虽然反映出驴友安全意识不足,但驴友们户外探险的需求很强,相关部门需要正视驴友们的需求,并规范户外探险市场的发展。

怎样才能安全“驴行”?户外运动时怎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对于驴友们的探险,一个必须重申的常识是:安全第一,探险第二。

对于如何规范户外探险市场,有专家认为,政府部门以及旅游行业的社会组织应积极行动起来,提升户外运动的发展水平,如积极引导和发展户外安全培训工作,为有户外探险需求的市民提供相关培训,提高驴友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以及提高户外探险领队的专业水平等,尽量将户外探险的风险降到最低。

3. 漂流莫要贪图一时刺激

2014年,湘君车友俱乐部一则名为“浏阳狮口战地漂流,意外毁容惨不忍睹,景区却无人理睬,你还敢漂吗?”的帖子在微信圈传播,引发热议。

据湘君车友俱乐部方面介绍,当他们漂至约二分之一河段时,突降大雨,水位上涨,导致水流变急,结果在一处落差较大的河段时,由于冲击力太大,一名游客无法抓紧船身,被弹出橡皮船,飞了出去,额头重重地磕在岩石上,留下了长达6厘米的伤口。狮口战地漂流景区方面也确认了事故的存在,但双方对事故应对的看法却大相径庭。

车友俱乐部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此次事故的主因是突降大雨导致水流变急,但景区方面没有及时停止漂流,也应负责任。在对受害者赔偿问题上,漂流景区一直闪烁其词。

◎安全启示:

这起发生在浏阳狮口战地漂流景区的重大安全事故,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漂流行业安全问题的关注。据悉,近年来,游客在漂流中丧生,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漂流安全事故为何层出不穷?有漂流行业从业者对此颇感无奈。一方面因为游客不按景区安全措施操作,比如摘掉头盔等,导致发生意外。更为重要的是,现在许多市民玩漂流就是为了玩刺激,越惊险刺激的漂流项目,门票卖得越贵,许多漂流景点自然投其所好,在河道设计上盲目追求惊险刺激,埋下许多安全隐患。而大部分涉水旅游事故的直接原因,大多为游客安全意识不强,旅游安全制度和规范执行不严,旅游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员工安全操作不到位等。

专家建议,由于漂流属于极限运动项目,旅行社要审慎选择有资质的景区景点,做好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预案,确保游客安全,参加漂流活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同时也请广大游客注意,在进行与水有关的户外活动时,尤其要留意当地水情、汛情,不要贸然涉险漂流。在漂流过程中,要主动戴好安全帽、穿好救生衣,做好相关防护措施。

漂流中大部分发生事故的地段都是漂流的落差地带,野外生存拓展专业人士指出,在漂流时穿救生衣如果腋下、腰上等处没系紧,人掉到水里后很可能从救生衣下滑出。因此,在漂流过程中,要穿好救生衣,戴上安全帽,尤其是遇到激流、落差,游客的重心要尽量向船中间倾斜,手要抓牢船两边的绳子,眼睛紧盯前方,避免事故发生。

猜你喜欢
大巴车驴友探险
一场关于书的探险
去探险
小伙截停大巴救下全车人
探险之旅
吓死宝宝了
驴友“迷失”
驴友沙漠惊魂记
跟踪导练(四)6
六六二大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