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有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市人大常委会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2015-09-29 03:01杨博华米晓健
天津人大 2015年1期
关键词:人大常委会村庄美丽

杨博华 米晓健

持续有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市人大常委会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杨博华米晓健

2013年8月6日,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津考察时提出的重要要求,公开发布《美丽天津建设纲要》,首次将积极推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纳入顶层设计,使美丽乡村建设成为美丽天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津要美,农村必须美,乡村面貌要与城市总体发展的形象和定位相称。在城乡一体发展的形势下,城郊农村将成为城乡互动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先受益者,“大城市、小农村”是天津走在新型城镇化前列的重要优势,让乡村美起来,是全市城乡居民的共识。

建设美丽天津的重点、难点、亮点在乡村。“四清一绿”行动之“清洁村庄”行动和“六化六有”为内容的美丽村庄创建工作,同时列入本市民心工程,双管齐下共同打造津城的“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是市委的部署要求,是政府集中力量抓的重点工作,是关系几百万乡村居民切身利益、广大人民群众希望干的惠民大事,理所当然成为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2014年下半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综合运用“调研—视察—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方式,打出一套监督工作“组合拳”,持续有力地推动我市美丽乡村建出本地特色,建出更高水平。

上下联动明察暗访探实情

2014年8月,《美丽天津建设纲要》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三伏天的酷暑之中,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正在悄然展开。市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办公室的案头摞起了厚厚一叠汇报材料——全市10个涉农区县清洁村庄建设情况汇总,这些是涉农区县人大常委会调研获取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并加以总结整理形成的,浸润着基层人大干部的辛勤汗水和扮美乡村的工作热情。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办以情况汇总为基础“按图索骥”,展开了对涉农区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

8月下旬,农村办兵分三路,对5个区县的30个村庄进行了明查暗访,实地了解这些村子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坑塘净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展情况。大家既看到了整饬一新、清洁有序的村庄,也看到了正在建设进程当中,仍然面临着道路失修、排水不畅、垃圾处理粗放、卫生无人监管等各种问题的村庄。为了解乡村长效管护机制的运转情况和日常环境卫生的真实状况,农村办对部分村落重复进行调研,杀个“回马枪”,看一看没有提前装扮过的“素颜”村庄。总体来看,记忆当中农村地区曾经那些“垃圾围村庄、臭水满池塘、雨天淤泥满路、屋里院子脏乱差”的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农村家园真正换了新模样。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俊芳深入宝坻区田邢庄村、东郝各庄村和西李各庄村,察看了3个村庄的村容村貌、饮水安全、绿化美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健身广场、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便民超市、卫生室、村邮站的建设和投入使用情况,并对建设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宝坻区坚持从实际出发,因村制宜,既注重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又保留了农村地区纯朴、自然、宁静的生活状态,把美丽乡村建出了乡土文化内涵、建出了农家特色风情。

接乡村地气视察清洁村庄新貌

9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对本市清洁村庄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怀远参加视察。

视察人员轻车简从在武清区走村入户,实地察看奶母庄村、寺各庄村和南辛庄村的道路硬化、坑塘整治、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情况。大家一致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坚持严格的建设标准和建管并重,农村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视察人员与村里的农民群众亲切交谈,征询对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效果、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和城镇化农民搬进楼房等问题的想法,听取村民群众的愿望和心声。

城乡环境面貌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用得好比建得好更重要。在座谈中,视察人员充分肯定了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了一些并非在朝夕之间能够完成的任务,比如:如何建立和落实长效管护制度、如何在美化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进一步富裕农民、如何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素养等问题,被摆到桌面上来。这些“慢工细活”恰恰是巩固和维护建设成果所不能回避的,是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美化乡村所不能回避的,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推动落实市委重要部署、监督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水平所不能回避的。

环环紧扣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

11月28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报告。一年多来,全市乡村面貌和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以“四清一绿”为切入点的清洁村庄行动,在近2000个村庄开展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建立了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按照实现道路硬化、街道亮化、垃圾处理无害化、能源清洁化、村庄绿化美化、生活健康化等“六化”和有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便民超市、卫生室、村邮站、健身广场等“六有”的标准,目前已经建成近300个环境整洁、生态和谐、文明幸福的美丽村庄。常委会会议上,组成人员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下一步工作的推进和建设水平的提升,发表了意见和建议,要求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农耕文化保留下来,文明新风构建起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通过开展执法检查、听取专项报告、组织视察调研等形式,支持和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水平。

审结事未了凸显一抓到底的决心

根据调研、视察、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三个工作阶段掌握的情况,农村办起草了专题调研报告,分析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成效和问题,提出相应工作建议。

12月22日,市十六届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回顾总结2014年度工作,商定2015年的工作安排。委员会组成人员指出,2014年人大农业与农村方面的监督工作紧扣美丽天津建设的大局和主线,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监督措施得力,效果明显。杨国法委员在会上提出,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人大监督也应当是一个连贯的工作过程,要继续督促推动这项工作。大家一致赞同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连续监督,并决定在农业与农村委员会2015年工作安排中增加“对美丽村庄建设情况的视察”,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支持、推动和促进将会持续下去,连续抓、年年抓、抓就抓到底,确保农村地区的“美丽建设”落到实处。

按照《美丽天津建设纲要》的要求,清洁村庄行动将于2015年全面完成任务,美丽村庄建设将于2016年在全市建成600个符合“六化”“六有”标准的美丽村庄。美丽乡村建设仍然在路上,人大监督工作如何在新的一年中探索新的方法、取得新的实效、创造新的亮点,值得期待。

(作者分别为市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办公室综合处副处长、干部)

猜你喜欢
人大常委会村庄美丽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本刊2017年稿件刊用情况
本刊2017年第二季度稿件刊用情况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村庄在哪里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如何理解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人大常委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