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听民意 文化润民心
——河北区人大常委会调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侧记

2015-09-29 03:01杨金惠蒋莉丽
天津人大 2015年1期
关键词:河北区服务体系人大常委会

杨金惠 蒋莉丽

躬身听民意 文化润民心
——河北区人大常委会调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侧记

杨金惠蒋莉丽

为全面了解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推进政府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步伐,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河北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与部分街道人大工委共同开展了历时2个月的调查研究。调研人员先后深入街道社区、公园书吧、文化场馆等基层一线,直接了解群众文化生活情况,为提出切实助推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做足准备。

加大投入 健全服务体系

调研第一站选择了江都路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周一上午美丽河北摄影作品展,下午通达编织组、如皋健身队活动;周二上午诗歌鉴赏讲座,下午汇光葫芦丝、如皋太极队培训;周三上午社区艺术家作品展,下午幸福舞蹈队通达合唱团……”这是江都路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一周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安排表,每天上、下午都排得满满当当。宽敞明亮的活动大厅,古色古香的书画间,温馨整洁的编织中心,书籍定期更新的图书室,让这座新投入使用的综合服务中心从一开始便成为周边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新阵地,很多群众也因此认为自己越来越有“文艺范儿”了。

大家看到居民身边有如此便捷丰富的文化平台,代表们对区政府积极践行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理念,加大力度完善群众性文化设施表示肯定。全国“书法十杰”、区人大代表余海翔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挥笔为服务中心题字:“琴韵书声”。

随后,代表们又深入到铁东路街、新开河街宝利园社区书吧等场所了解情况。据介绍,近年来河北区将“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全面推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发展软实力”作为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激发各类文化组织活力、提升区域文化品位的同时,不断加强文化硬件设施建设。除了进一步提升完善区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区文化馆、影剧院等传统文化设施外,河北区还利用新建和改造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增建社区书吧,扩充活动场所;利用众多园林故地的资源优势,打造公园书屋,建设文化广场;在巷肆创意产业园内成立了问津书院等等。“这样做,就是要努力让群众文化活动有去处、有空间。”河北区文化局负责同志如是说。

河北区人大代表、第五届中国书法艺术节“书法十杰”之一余海翔,在视察河北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时为街道综合服务中心题词。

截至目前,河北区已先后在曹家花园、北宁公园等10座公园打造了特色书屋,新建成王串场街水明里等5个社区书吧,每个书屋平均配备图书2000余册,共接待读者60000余人次,让群众走出家门便能闻到书香,感受到文化气息。从区级文化场馆到社区文化活动室,河北区已逐步健全了区、街、居委会文化服务设施。

激发活力 提升文化品位

调研过程中,代表们了解到,河北区在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完善硬件设施,更注重通过激发文化组织的活力来提升居民的文化品位。近年来,全区区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连续举办五届天津市社区文化艺术节;承办了三届天津市外来务工人员艺术节开幕式;高标准举办了河北区庆元旦、迎新春文艺晚会、夏季纳凉晚会和广场舞比赛。2012年文化馆的相声《双唱快板》、小品《给我一个微笑》以天津赛区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全国第十届“群星奖”复赛;小品《给我一个微笑》,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国家级奖项“群星奖”。

2012年开始,河北区相继成立了美术家、书法家、曲艺家、作家、音乐家、摄影家协会。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河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各协会组织积极为文化河北建设发挥作用,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共同学习、展示交流的平台。最近,区文联组织开展的河北区社区群众艺术家评选、“美丽河北好声音”——河北区首届社区歌唱家电视大奖赛等活动都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参与。

送文化不忘“种”文化。2013 年10月,由河北区举办的“美丽天津、美丽河北、文化追梦”社区书画家优秀作品展开展,所有参展作品均来自社区群众。

“我在河北区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大半辈子,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从过去大伙在一起凑凑热闹,到如今已成为了文化人,心中非常激动。这次参加比赛,能将我心中的河北区描绘出来,我感到特别高兴,也完成了我的一个梦想。”刘进贤的书法作品《中国梦》与绘画《北宁缩影》获得了书法组三等奖与绘画组优秀奖。

“参展的群众书画水平普遍比较高,书画技巧、艺术性、表现力、观赏性较高,内容丰富,体现了群众文化功底与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喻建十教授受邀成为书画展的导师,对群众书画作品给予面对面的指导,群众有了直接与专家交流学习的机会,书画水平有了迅速提升。

通过调研,代表们认为,区政府致力于打造群众文化生活的“大圈子”,这个圈子包括专家、艺术家、文艺工作者、普通群众等,通过自上而下的教授与自下而上的汲取素材,形成互动,从送文化到将文化“种植”于基层,转变为大家都来积极参与“众文化”,形成文化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

服务发展 提出意见建议

从调研的实际情况看,河北区构建的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发展目标和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为推动政府加快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河北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与会人员围绕这一议题纷纷发言,提出意见。

杨家森委员建议:深化改革,加快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他说,日前,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天津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区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方案”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研究制定符合我区区情的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切实抓好落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姜志惠委员建议:强化措施,推进区、街、居文化设施建设。要本着“长远规划、统筹推进、逐步完善”的原则,逐步完善三级文化设施建设;尽快研究解决文化中心选址问题,切实解决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和文化馆馆舍面积不达标问题;街道文化站建设也要纳入规划,逐步完善街级公共文化设施并进行规范管理,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文化活动室不健全的街道居委会,要尽可能创造条件。

俞海翔代表建议:盘活书画街,构建书画市场。他说,经纬艺术街区是河北区精心打造的一条专业书画街,曾在天津及全国都很有一定影响,但目前发展状况不理想。要对经纬艺术街区重新策划,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以天津美术学院作为基础,引进大型知名画廊,吸引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参与投融资,提升我区书画艺术氛围,将经纬艺术街区打造成为书画艺术的销售、交流、展览和研究的集散地,成为河北区一个靓丽的文化名片。

按照《河北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办法》要求,会后,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室认真汇总意见建议,形成审议意见书,经主任会议通过后,交由区政府办复。截至发稿时,区政府已将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了报告。

(作者分别为河北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室主任、河北区政务网编辑部主任)

猜你喜欢
河北区服务体系人大常委会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天津市河北区:开展世界读书日主题教育活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天津市河北区:校际合作学雷锋,争做小小志愿者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天津市河北区:校际合作学雷锋,争做小小志愿者
本刊2017年稿件刊用情况
本刊2017年第二季度稿件刊用情况
《天津市河北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志稿》出版发行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