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被误解的孔子思想的辩正

2015-09-29 21:46史博琦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孔子

史博琦

摘 要:《论语》作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品格,是基督徒诠释、译介最多的文献之一。但是由于他们的宗教文化背景和传教动因,大部分译本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郁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倾向,对《论语》中所渗透的思想理解并不透彻,这种不透彻很容易导致他们对《论语》甚至对孔子的思想产生误解。笔者试图对这两种文化之间的矛盾进行疏导,辩正被误解的孔子思想。

关键词:孔子;误解;辩正

基督教在上千年的发展过程当中,教义曾一度被曲解,教会组织也一度呈分裂状态。但从宗教的核心理念上来说,上帝的话语是绝对的真理,是神圣不变的,在信徒心中上帝的位置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论语》是极重要的,一些西方学者甚至把它称作是中国的《圣经》,可见《论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很高。

《论语》中,针对不同人的提问,孔子对相同问题的回答往往有多种。“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子曰:‘刚、毅、木、讷,近仁。”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问相同的问题,孔子也能给出不同的回答。“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在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很深的西方人看来,孔子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也是上帝的寻求者,事实上也是这样的。他渴慕大道“朝闻道,夕死可矣。”他也敬畏上天“大哉,尧之为君!巍巍乎唯天唯大,为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从某种程度上讲,孔子所敬畏的“上天”与基督教中的“上帝”是相契合的。但是《圣经》中上帝的话语是唯一、神圣的,而孔子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却有多种,既然遵行上帝的话语,为什么回答会不一致?《论语》是不是有不神圣的和虚伪的东西?

本文认为,这种看法是站在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角度上看待中国文化,是对孔子思想的误解,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两者寻求上帝的方法有所不同

对于基督徒来说,与上帝保持同在是靠自己的信心和诚实,是出自于心灵。“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用信心和诚实亲近上帝,把自己的心灵交给祂,把祂的话语当做行为和思考的标尺,经过不断的操练,上帝的生命与人的生命相联合,人就有了神性。信心和诚实作为人与上帝交流的工具几乎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无论人文化程度、社会地位高低与否,用祷告、说方言这样的办法都能让自己得到神的恩典。发自于内心的美好品格是一个人宝贵的财富,也是孔子所看重的“文質彬彬,然后君子。”但相对而言,他更注重知识上的积累,是出自于头脑和思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用知识来体悟大道,靠的是由浅入深的学习和思考。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贤达者七十二人,在这七十二个人当中又有十位最优秀“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可以说每个弟子的脾气秉性、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孔子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人,是不合理的,因此,他根据每个人的程度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

二、正确认识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圣经》中,耶稣来到世上,是为了解救世人,祂帮助社会底层的人们,让瞎眼的能看见,瘸腿的能行走,生病的得医治。只要相信祂,无论什么人都能得到祂的祝福。“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笔者认为,《圣经》中的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与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是相契合的,但在另一方面,“因材施教”却不容易被基督徒正确理解。

在《论语》中孔子指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高深的学问要传授给层次高的人,对一般的学生教一些基础的知识,普通老百姓只要让他们照着做就行了,不要让他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在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东方人看来,这是一种“变通”,被人们普遍接受。但在大部分基督徒的眼中,这种思想很容易被误解成不平等,对人的拒绝,甚至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实际上在教育方面孔子一直是不遗余力的。“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复兴周代的礼制,要实现这一理想,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是特别重要的。“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舜有五位能臣就能让天下太平,周武王有十位,更是能积累德行,建立基业,并兴盛了数百年。国家的稳定离不开少数的精英阶层,因此对于天资高的人要让他继续深入的学习。在天下太平的情况下,百姓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生活上,而不是学习高深的知识。这样明君贤臣治于上,百工庶民劳于下,君臣百姓各司其职,国家安定富足,大家都能获利。

所以“因材施教”不是对人的拒绝,也不是自私,是根据不同人的特点来开发他的资质,让其在社会中发挥最大的功用。

《圣经》中多次提到天国与永生,鼓励人们作神的儿女,彼此友爱、宽恕,指出只有当天国兴旺的时候,人的国才能兴旺。为了进入天国,基督徒甘愿奉献牺牲。这种追求天道的精神也是孔子所提倡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但相比于《圣经》中提到的天国,孔子更注重人间的国度,那就是郁郁乎文哉的周代。人的国离不开人的治理,因此他的思想中有对“人”的因素的考虑,这是他“因材施教”思想的根源。作为社会的贵族阶层,他也不可能真正完全的牺牲来顺从天道,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孔子是矛盾的,但这种矛盾并不能掩盖他的伟大。

参考文献;

[1]孔子. 论语@里仁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2]杨朝明. 孔子家语通解 [M].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5.298

[3]刘智明. 孔子的”述而不作”思想 [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2):52-56 .

猜你喜欢
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爱书
遇水逆,孔子是怎么破的
“孔子曰”之孔子的悲惨童年
孔子避雨处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