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周边肉牛牛舍优化设计及环境控制

2015-10-09 03:26巴桑珠扎陈晓英王燕军旦增洛桑马金英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牛舍拉萨肉牛

巴桑珠扎,赵 丽,陈晓英,蓝 岚,王燕军,旦增洛桑,马金英*

(1.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09;2.甘孜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西藏 康定 626000;3.丹巴县农牧和科技局,西藏 丹巴 626300)

拉萨周边肉牛牛舍优化设计及环境控制

巴桑珠扎1,赵丽1,陈晓英1,蓝岚2,王燕军3,旦增洛桑1,马金英1*

(1.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09;2.甘孜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西藏 康定 626000;3.丹巴县农牧和科技局,西藏 丹巴 626300)

为解决影响拉萨周边肉牛生产的牛舍与环境因素,根据拉萨周边自然环境,本文从肉牛养殖场布局原则、牛舍设计与牛舍环境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优化出适合于拉萨周边肉牛生产牛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控制牛舍的环境。为拉萨周边养殖场(户)牛舍建造提供参考。

拉萨;肉牛养殖;牛舍;环境控制

品种、亲本遗传和饲草料营养水平与平衡程度影响着肉牛的生长发育水平和生产性能[1]。同时,外界环境也是影响肉牛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2]。牛舍是肉牛生长和活动的主要场所,舍内环境因子都可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肉牛个体的繁殖、生长、育肥和免疫水平,若牛舍环境设计不合理和环境控制措施不当,将会使肉牛繁殖力下降、生长发育缓慢、免疫水平下降并诱发各种疾病[2~4],增加饲养成本,同时降低了肉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因此,在拉萨周边肉牛生产中要根据不同阶段肉牛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结合拉萨本地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合理布局、科学建造,为肉牛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本文对拉萨周边肉牛牛舍进行了优化设计,并提出了环境控制措施,旨在为养殖场(户)牛舍建造提供参考。

1 肉牛养殖场布局原则

对有一定规模的肉牛养殖场,场址选择应结合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条件、工程防疫等因素综合考虑。项目布局必须立足现状,全面布局规划,做到功能布置合理,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开发与环保、发展与协调之间的关系。项目布局原则如下:

符合本地区农牧业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

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 m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 000 m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 m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 m。禁止在污染严重、畜禽疫病区建场;

养殖场周围应具备就地无害化处理粪尿、污水的足够场地和排污条件,并通过畜禽场建设环境影响评价;

场址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交通条件;

场地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场地坡度不宜超过20°;

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2008)和《无公害食品畜禽产品加工用水水质》(NY 5028-2008)的相关要求;

电力供应充足可靠,有保障。

2 牛舍设计

2.1类型及材料

小规模农户养殖肉牛,一般采用泥巴和石头夯实的围墙并用柴草搭顶的简易牛棚;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牛舍一般采用单列半棚式塑料暖棚或双列式钢架结构新型材料暖棚,硬棚支架由钢材搭建等,新型钢架结构暖棚采用阳光板和彩钢瓦进行覆盖,具体使用哪种类型材料应根据养殖规模和个人经济情况而定。

2.2牛舍朝向

牛舍朝向关系到舍内采光和通风状况。拉萨市地处东经91°06′、北纬29°36′,全年多晴朗天气,降雨稀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全年日照时间在3 000 h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因此,牛舍均采用坐北朝南(即长轴东西走向),单列式牛舍内北面留有通道;双列式牛舍中间留通道,南侧棚顶于棚脊处矮北侧0.50 m~0.80 m,中间空隙设玻璃窗,便于北侧采光。根据拉萨周边冬季的风向设计的坐北朝南式的牛舍,冬季可增加舍内阳光,有利于提高舍温,夏季可减少舍内的直射阳光,防止强烈的太阳辐射影响家畜。同时,这样的朝向也有利于减少冬季冷风渗入和增加夏季舍内通风量。

2.3牛舍排列

对规模较大的肉牛养殖场以公牛舍、育成公牛舍、犊牛舍单独建成为单列式,母牛产房设计为单列,隔离牛舍1栋单列,基础母牛牛舍双列;运动场的宽度为牛舍宽度的2倍左右;生产区内牛舍的布置,应根据场地形状、风向、光照、牛舍数量舍长度,通常应设计为东西成排,南北成列,做到整齐、紧凑、美观,尽量避免横向狭长或竖向狭长的布局,因为狭长型布局势必加大饲料、粪污运输距离,使管理和生产联系不便,也使各种管线距离加大,建场投资增加。

2.4牛舍间距

确定畜舍间距主要从采光、通风、防疫、防火和节约用地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间距大,前排畜舍不致影响后排光照,并有利于通风排污、防疫和防火,但势必增加养殖场占地面积。因此,必须根据当地气候、纬度、场区地形、地势等情况,酌情确定畜舍适宜的间距。

在拉萨周边修建数栋牛舍时采取长轴平行配置,每栋牛舍间距10 m左右。牛舍四周和场内舍与舍之间的道路在2 m~3m,道路两旁和牛场各建筑物四周应种植草坪或树木。前后牛舍间距一般保持不小于檐高的2.5倍时,可满足日照、通风、排污、防疫防火等要求。

2.5建设规格与要求

单列式牛舍只有一排牛床,跨度小,易建造;双列式有两排牛床,头对头式饲养,中间为送料通道。

散养户和家庭牧场一般采用单列半开放式建筑结构,规模化养殖场可采用双列式结构,建造时要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做到布局紧凑、节约用地、兼顾改造。参考建筑参数为,单列式跨度以6 m为宜,双列式为以11 m为宜,牛舍长度一般为以30 m~40m为宜,具体视养殖规模而定。

牛舍地基与墙体:基深0.8 m,宽0.4 m,砖墙厚0.2 m,牛舍前墙高2.2 m,后墙高2 m。牛舍内墙的下部设墙围,防止水气渗入墙体,提高墙的坚固性、保温性;门设在牛舍前面(正面)的中央。门高2 m,宽2.4 m;前墙大门两侧各设1个换气窗,高2 m,宽0.2m,窗台高距地面1.2 m。牛舍背面(后墙)设计换气窗,窗户规格为:高0.6 m,宽0.8 m;牛运动场靠近牛舍南面墙体,围墙高度1.2 m,为砖混结构,墙基为石头垒砌,上面用砖砌。牛舍运动场门1.2 m×1.2 m。

饲喂通道宽2.0 m~2.5 m,高度应与“U”型饲槽外沿持平,高出牛槽底部50 cm,以1.5%的坡度延伸至前沿墙底部雨水出口;牛床一般为1.8 m~2.2 m,宽度为繁殖母牛1.2 m~1.4 m、育肥牛1.0 m~1.2 m,坡度为1.5%;拴牛横杆距地面高1.2 m;清粪通道宽1.20 m,向粪尿沟坡降2%;运动场面积是牛舍建筑面积的2倍左右,围栏以水泥立柱及钢管建造,栏高为1.2 m~1.5 m,栏柱间距为2 m~3 m。为便于牛进出运动场,牛舍每侧设1道门,门宽2.5 m,门高2 m。各类牛占用牛舍及运动场面积见表1。

表1  牛舍及运动场面积

3 牛舍环境控制

在畜牧业生产中,环境因素对动物的影响通常占20%~35%[6],仅次于饲料效应,可见创造适宜与动物生产的环境十分重要。肉牛舍的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局部小环境,本文就影响肉牛生长发育的可人为控制的局部小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有害气体等作简要分析。

3.1牛舍温热环境控制

环境温度是影响肉牛健康和生产力的首要温热因素,高温或低温都会对肉牛产生应激,增加动物的维持需要,是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下降[2,4]。肉牛的适应温度为5~15℃,夏季平均气温在25℃以上时,采食量、日增重都明显下降,冬季平均气温在 -10℃以下时,饲料报酬明显降低[4]。牛舍中的湿度主要来自空气中的水汽、牛的呼吸、粪尿蒸发、冲刷地面的自来水等,当温度在适应范围内,高湿对牛体的影响不大,但在高温高湿情况下,阻碍牛体蒸发散热;在低温高湿情况下,水汽在舍内各接触面上大量凝结,使建筑物变潮,寒冷季节室温进一步下降,牛易发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或冻伤。牛舍适宜的气温和湿度可参考表2[7]。

表2 牛舍温热环境要求

3.2牛舍自然采光的控制

光照是牛舍小环境的重要因素,牛舍一般以自然采光为主,拉萨周边牛舍以坐北朝南为宜,双列式牛舍南侧棚顶于棚脊处矮北侧0.50 m~0.80 m,中间空隙设玻璃窗,冬季阳光直射入舍内,可显著提高舍内温度。

3.3牛舍内有害气体控制

牛舍内的有害气体超标是构成牛舍环境危害的重要因素。牛舍内有害气体主要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吲哚、带有粪臭味的气体等等,对畜禽危害最大的是氨气,而毒性最强的是硫化氢气体。这些有害气体如长期滞留在牛舍内,可引起眼炎和呼吸道炎症,使采食量降低,消化率下降,体质变弱,抗病力和生产力下降,从而给肉牛养殖场(户)给养殖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牛舍氨气浓度应控制在20 ng/m3、CO2为1 500 ng/m3、H2S为10 ng/m3[8]。要减少有害气体及恶臭的产生,在生产中要采取事先做好合理的牛舍设计、控制饲养密度、加强舍内通风换气、化学药品杀菌消毒及保持牛舍内环境的清洁干燥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抑制或减少有害气体产生。

3.4牛舍通风系统

拉萨周边肉牛散养户牛舍一般以简易的暖棚,通风良好。

规模化肉牛养殖场(户)建造牛舍时,牛舍的通风换气必须作为建造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通风系统直接影响牛舍内温度、湿度、表层湿气浓缩度、恒温系数、气流速度、污浊气体浓度、浮尘浓度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水平。通风系统进行气体交换的同时也为牛群提供了氧气,并带走或稀释有害的粉尘、难闻的气体、通过空气传播的致病菌以及降低空气湿度。

通风系统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类。自然通风系统是依靠自然风和牛舍内外的温差来实现通风换气。机械通风系统是通过风机来进行舍内外气体交换。两种通风方式都要求牛舍有尺寸合适的通风口才能实现内外空气的充分流通。通风系统可以人工控制也可以采用机械控制。机械式通风系统的控制通常是用温度调节装置来完成的,而自然通风系统一般需要人工控制牛舍通风,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式通风。

炎热季节,加强通风换气,有助于防暑降温,并排出牛舍内有害气体,改善牛舍还清卫生状况,风速越大,降温效果越明显。寒冷季节,大部分牛舍封闭,易造成舍内湿度过大,有害气体聚集,是肉牛的抗病力减弱,尤其对于犊牛,易患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因此,通风对牛舍十分重要,牛舍可设落地窗、屋顶天窗、通风管、风帽、风机等方法来加强通风。

4 结语

在高海拔地区牛舍设计中,研究人员多从冬季提高舍内温度有利于肉牛日增重方面推荐对牛舍采用一定的保温措施。但是冬季牛舍过度保温可能导致舍内通风不足、湿度过大、有害气体滞留,从而引起牛不同程度的患有皮肤病、感冒等疾病,生产性能下降,严重影响肉牛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温暖而湿度大的条件利于霉菌、细菌、腐朽菌的滋生,引起牛舍结构中的木质腐朽和铁质腐蚀。肉牛怕热不怕冷,若新建牛舍的主题结构材料以钢结构为主,应做好通风,避免牛舍过度潮湿,即牛舍冬季不应过度保温。

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海拔3 650 m,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全年多晴朗天气,降雨稀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具有肉牛生长适宜的环境温度,在牛舍设计时,把握“给牛创造适宜的生活、生产环境,保 障牛的健康生长和生产的正常运行”的原则,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技术措施的 实施。牛生产工艺包括牛群的组成和周转、运送草料、饲喂、饮水、 挤奶、清粪等,也包括测量、称重、人工授精、消毒、防疫、生产护理 等技术措施;根据防疫要求合理进行场地 规划和建筑物布局,确定畜舍的朝向和间距,设置消毒设施,合理 安置污物处理设施等;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 下,畜舍修建还应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设备投资,以降低生产成 本,加快资金周转。因此,畜舍修建要尽量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条件 (如自然通风、自然光照等),尽量就地取材,采用当地建筑施工习 惯,适当减少附属用房面积。

因此,肉牛舍的建造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环境控制,最大限度地保证肉牛健康,有效发挥肉牛生产,获得优质高效低耗的绿色肉牛产品。

[1]卢广林,陈晓霞,杨文艳,等.遗传基础与日粮营养源结构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1,(11):1-3.

[2]李倩.环境应激对育肥肉牛行为和细胞免疫以及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

[3]孙凯佳.热应激肉牛营养与环境调控技术及其行为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1.

[4]汪银锋,李素平,高腾云,等.肉牛舍温热环境对肉牛生理指标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09,(3):56-59.

[5]王艳阳.畜牧业工程建设项目编写参考[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95.

[6]崔 杰,薛 冰,张庆治.牛舍的环境控制[J].辽宁畜牧兽医,2003(4):14-15.

[7]陈幼春.肉牛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306-309.

[8]NY/T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0.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 for Beef Cattle around Lhasa City

BASANG-Zhuzha1, ZHAO Li1, CHEN Xiao-ying1, LAN Lan2, WANG Yan-jun3,DANZENG-Luosang1, MA Jin-ying1*

(1.DepartmentofAnimalScienceandVeterinaryMedicine,TibetanAutonomousPrefectureAcademyofAgriculturalandAnimalHusbandryScience,Lhasa,Tibet850009,China;2.InstituteofAnimalScienceofGanzistate,Kangding,Tibet626000,China;3.Agriculture&AnimalHusbandryandTechnologyBureauofDanbaCounty,Danba,Tibet626300,China)

To solve the factors of cowshed and environment influencing beef cattle breeding around Lhas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beef cattle farm layout principle, cowshed design and barn environment control, and so on based on the surrounding natural environment in Lhasa,. Then, this paper optimized the cowshed suited for beef cattle production around Lhasa, and proposed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barn environment. It gave farmers a good reference to build cowshed around Lhasa.

Lhasa; beef cattle breeding; cowshed; environmental control

2015-02-11修改日期:2015-05-21

巴桑珠扎(1978-),男,西藏昌都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黄牛改良与奶牛生产。Email:157493385@qq.com。

马金英(1971-),女,山东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原畜禽安全生产。Email:510011327@qq.com。

S823.4+6

A

1001-9111(2015)05-0091-04

猜你喜欢
牛舍拉萨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肉牛口炎咋防治
拉萨舰,入列
第三届藏戏传承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Aresearchon lexical density-acase study of oral English teaching papers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潮湿环境对肉牛的危害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