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盛大开幕

2015-10-09 09:49
新疆人文地理 2015年8期
关键词:喀纳斯旅游节冰川

8月8日,中国·新疆-2015“大阿尔泰”国际体育旅游节将在富蕴县民俗文化活动中心盛大开幕。这次集体育、旅游、摄影、商品展销为一体的国际性盛会,将使富蕴县体育、旅游发展水平快速攀登上新台阶,激发全民参与哈萨克传统文化运动的热情,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对促进县域文化旅游综合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据了解,“中国·新疆-2015‘大阿尔泰国际体育旅游节”是环阿尔泰山脉四国六方定期举办的大众综合性体育旅游活动,包含各类非奥运项目的野外体育项目,主要邀请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阿尔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东哈州、蒙古国科布多省、巴彦乌列盖省运动员和青少年参加。

本届中国·新疆-2015“大阿尔泰”国际体育旅游节旨在促进中俄哈蒙四国六方的文化交流,打造大阿尔泰国际旅游品牌,建设“环阿尔泰山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同时以“两点、两圈、两区、一轴、一中心”(“两点”即喀纳斯、可可托海两个5A级景区;“两圈”是指通过喀纳斯景区辐射带动以五彩湾、冲乎尔、也拉曼等景区为重点的西部旅游圈,通过可可托海景区辐射带动以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五彩城、三道海子等景区为重点的东部旅游圈;“两区”即吉木乃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青河边境经济合作区,使之成为带动跨境旅游的主力军;“一轴”即形成从福海—北屯—阿勒泰市由南向北这条轴线,并使之成为阿勒泰新兴的旅游集散地;“一中心”就是把阿勒泰市打造成为区域发展中心)的旅游业发展格局为出发点,弘扬哈萨克传统文化,打造新的地方旅游文化新品牌,营造传承记忆、全民同乐、共享成果的文化氛围,实现全民参与发展旅游业,推动富蕴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据悉,中国·新疆-2015“大阿尔泰”国际体育旅游节将于8月6日-7日报到,8日举行开幕仪式,8月12日举行闭幕仪式、8月13日离会。比赛内容包括漂流、攀岩、滑翔伞等十余项体育比赛项目,以及哈萨克式摔跤(库热斯)比赛、押加比赛、掰手腕比赛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预计参赛总人数为500人。另有速度赛马、赛走马、马上叼羊、马上拾银等多项哈萨克民俗文化表演活动。

在中国·新疆-2015“大阿尔泰”国际体育旅游节期间,还将举办“和·美”阿尔泰国际摄影大赛和环阿尔泰山区域国际商品展销会。

(胡金良)

新疆阿勒泰可可托海当选“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7月26日被中国航天基金会授予“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可可托海位于富蕴县东北部的阿尔泰山间,是依托稀有金属发展起来的工业城镇,境内三号矿脉蕴藏着钽、铌、钾、锂、铍等84种矿物,素有“世界地质圣坑”“天然地质博物馆”的美誉。从这里开采的矿石,为我国“两弹一星”工程提供了珍贵原料。

中国航天基金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个单位组成,以为中国航天事业服务,提高全民航天意识,支持航天技术开发,促进航天事业发展为宗旨。

授称仪式上,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启代表中国航天基金会授牌,并向可可托海赠送了象征航天精神的火箭模型。阿勒泰地委负责人表示,可可托海2014年已成为自治区干部红色教育基地,今后更将以“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契机,挖掘整合各方资源,激励更多人奋发图强、励精图治,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喀什噶尔老城景区荣升“国家5A级景区”

近日,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全国旅游援疆工作会上,喀什噶尔老城景区经前期评定、网上公示后,正式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在援疆会现场为景区授牌。截至目前,新疆5A级旅游景区已达9个———天山天池景区、喀纳斯景区、葡萄沟景区、那拉提景区、可可托海景区、天山大峡谷景区、博斯腾湖景区、金湖杨景区、喀什噶尔老城景区。

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成立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商贸开拓之路,文化交流之路,今天更成为举世瞩目的旅游合作之路。在国家旅游局的支持指导下,来自丝绸之路沿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山东、河南、山西、四川、重庆、云南、广西12个省市区和新疆建设兵团的代表,汇聚在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嘉峪关,共同发起成立“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

各联盟成员将以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为己任,致力建设丝绸之路旅游共同体,竭力推进品牌共塑、产品共建、线路互连、市场互动的区域旅游一体化,为波澜壮阔的“一带一路”建设再谱新的篇章,再铸新的辉煌。

新疆喀纳斯首次发现古地中海遗迹

7月28日上午,新疆喀纳斯景区在乌鲁木齐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最新发现———古地中海海底遗迹,并与国际市民体育联盟中国总部(CV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喀纳斯景区将按照国际步道规划理念对前往古地中海海底遗迹的户外线路、步道进行规划。

据了解,2015年6月26日至28日,喀纳斯景区管委会对宝勒巴岱山进行了“喀纳斯冰川探险”为主题的针对性考察,由喀纳斯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老护林人康剑带队,冰川学者王飞腾、新疆户外探险人杨军、喀纳斯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孙吉舟等一行13人组成考察队,从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勒巴岱峰东部骑马进入,历经原始密林、高山草原、冰川谷等,最终到达白哈巴村。科考队沿途考察了宝勒巴岱峰南部冰川地貌、喀纳斯植被垂直分布情况,并在距离喀纳斯湖出水口约18公里西南方向首次发现了古地中海海底遗迹。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阿尔泰山冰川积雪与环境观测研究站副站长王飞腾介绍,这次发现的古地中海海底遗迹,属于比较典型的海相沉积岩,距今大约有一亿年。它的形成是随着地壳板块的运动,阿尔泰山的隆起,特别是进入第四纪以来,冰川发育之后,冰川会覆盖在岩石之上,随气候变暖、冰川退缩,大量海底沉积岩石逐渐被冰川作用破坏掉,但由于这块遗迹所处位置比较特殊,正好处于冰川山脊的鞍部,因此受冰川作用力很小,才得以完美保存。此次古地中海海底遗迹的发现,对研究第四纪冰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喀纳斯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康剑介绍,此次古地中海海底遗迹的发现,对喀纳斯景区旅游产品的内涵是一种提升和延伸,丰富了喀纳斯景区的旅游产品。将其开发为新的旅游线路,生态保护需提前介入,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每年都会对景区动植物种群分布、地质变迁等进行巡护考察,对线路进行针对性研究,保护区内,游客对地质构造、野生动植物有哪些影响,都在有效监控下。据悉,古地中海,又称特提斯海,1893年由奥地利地质学家E.修斯提出。学者们认为,在早二叠纪时,古地中海是北方劳亚古陆和南方冈瓦纳古陆间长期存在的古海洋,由于类似其残存的现代欧洲与非洲间的地中海,故称古地中海。亿万年前,现在的阿尔泰山脉属古地中海。之后,古地中海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时期,并且形成海相沉积岩层。进入第三纪和第四纪的造山运动,阿尔泰山断块逐渐隆起,成为现在高峻的山脉。endprint

猜你喜欢
喀纳斯旅游节冰川
新疆吉木乃:萨吾尔冬牧文化旅游节开幕
为什么冰川会到处走?
冰川会发出声音吗?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国际旅游节在福州正式开幕
第九届鸽子花生态旅游节在荥经县颛顼广场开幕
喀纳斯,传说中的父亲
在路上
喀纳斯的河
冰川
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