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学院化发展背景下全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2015-10-09 20:15周艳红李春平
科技资讯 2015年19期
关键词:教学

周艳红 李春平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临床型医院、研究型医院及学院型医院已经成为学者根据医院的功能特点提出的新的分型方式,而学院型医院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大学附属医院的发展目标。学院型医院强调医疗、科研和教学协调发展,既行使医院职能又承担教学任务。“医教协同”为医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文章提出在医院学院化发展过程中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指出当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医院学院化 全程教学 教学质量保障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a)-0159-02

Abstract:"the synergy of hospital and institute"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reform of medical education,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in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ospital institute tendency,points out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and puts forward improving measures.

Key Words:Hospital institute tendency;Whole process teaching;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Teaching

党的十八大报告及《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院校的学生培养都提出了“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医学高等教育的学生培养包括理论及实践技能的培养,主要由学校及各附属医院承担。如何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是高等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的管理者们积极探讨的问题。

“医教协同”为医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李克强总理指出“医教协同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刘延东副总理多次就“医教协同 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作出重要批示。

1 医院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是学院型医院的特征之一。“努力培养和输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高端医学人才是学院型医院的重要任务之一[1] 。”学院型医院是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强调医疗、科研和教学协调发展,既行使医院职能又承担教学任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临床型医院、研究型医院及学院型医院已经成为学者根据医院的功能特点提出的新的分型方式,而学院型医院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大学附属医院的发展目标。更多的附属医院愿意承担本科医学生的全程教学任务,包括临床理论课教学、临床见习、毕业实习全过程等。

学生在附属医院接受跟校本部一样的理论及见习内容,教学质量如何保证成为必须探讨的一个问题。

2 教学保障体系建设的标准

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一般包括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六个方面。每一方面都包括子标准,子标准概括起来又分为硬件及软件要求。比如师资队伍建设的评价标准包括任课教师数量、任课教师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师德师风建设等,其中具备任课教师资格的任课教师数量是硬件要求,应首先满足,其余标准应逐步完善。

医院不同于学校,教学保障体系的建设应遵从从基本到完善,从硬件到软件,分层次有重点的建设。

3 医院教学保障体系建设现状

3.1 师资队伍基本建成,教学资源基本保证

附属医院在申请成为全程教学基地时,师资数量及教学硬件设施都是完备的,但不可忽视的是一直承担临床带教任务的临床医师虽然有经验,通过了教师遴选及教学基本规范培训,但他们没有教育学的背景,因此教学与学术水平也仅仅停留在“经验性教育”上,在理论授课设计上离大学老师还有一定距离,有待提高。学校在这方面的支持相对充足,开展了骨干教师培训、专家评教、教师轮训等师资培养活动。

医院的教学资源在教室、多媒体、图书资源等方面是可以满足教学需要的,学校在远程信息方面也给予了支持,但有些医院的分管领导只看重申请成功、挂牌成功,认为申请成功或挂牌成功就是该项目发展的终点,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医院学院化发展的实质及内涵,造成被动、守旧的执行教学职能。

3.2 加强学生发展指导,着重学生培养过程

医院执行学校统一下发的教学大纲,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校本部是同步的,“从教学检查情况及学生反馈中可以看出,学生见习时间充足,能将理论与实践实时连接,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2],但同时反馈出医院生活单调,只有“见习和听课”[2],这显然暴露了医院在学生发展方面的弊端,学生无法在医院环境中获得全面的发展指导服务,综合素质培养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对自我成长及学习的满意度不高,另一方面,形成性评价是目前高校使用最多的评价方式,参考标准包括单元测试、参加教学活动情况评价、小组学习及专题讨论等,但医院的教研室及任课教师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3.3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运行效果有待检测

医院在分管教学副院长下设综合管理的科教(研)科,下设各科教研室,通过听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试讲制度、教学督导制、调停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等管理、监督教学质量,各教研室遵照执行以确保教学质量。

但在实际操作中,建设、监控等环节还有待改进。在建设环节组织机构、管理规章和运行机制还不健全或建立但执行力低,质量职责不明确;制度范围未能覆盖全过程和全体人员;重分工轻合作;没有质量标准或者有而不执行。在监控环节表现在监控机制不健全,甚至因为人力原因,管理和监控部门重叠;缺乏评教、评学;未开展课程、专业和医院评估。在信息反馈环节主要是有信息收集,少信息分析,弱信息反馈,有错不改。在改进环节重检查、轻控制、缺改进,没有形成闭合循环等。

4 改进措施

4.1 加快建设步伐,端正教学态度

医院应自上而下充分贯彻医院学院化发展方向,有效改善固有的医疗优于教育教学的观念,理清教学、医疗、科研三者的关系,统筹兼顾、互相促进。“教学相长”本就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客观规律,附属医院应以医疗为基础,教学为中心,医疗主体的发展能为教学提供有利条件,为科研提供新的课题;教学是中心,只有良好的教学质量才能为医疗、科研培养优秀人才,优化医院师资;科研是导向,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能丰富教学,有效推进教学改革和医疗新技术革新。

4.2 完善质保体系,严格检查评估

附属医院的质量保障多由临时抽调人员或原医(科)教科兼任,弊端在于专业人才匮乏,制定制度部门就是审核监督部门,造成职权上的矛盾,不利于监督、发现、改进问题,就算发现问题执行力也不高;不利于前瞻性的从医院自身特点出发,在校本部相关文件及指令下制定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

4.3 严格质量标准,坚定优胜劣汰

医院承担的是与校本部同样的教学任务,所以学校方面一定要坚持以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的内在要求全面指导医院的教育教学建设[3] ,要以同样的质量标准检查教学,教学检查还要有针对性,比如反馈改进专项检查等。校方对在教学工作方面表现优秀的医院和管理人员应给予奖励,对在教学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通报和改进帮助,对不合格医院应取消资格。

总之 ,医教协同是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培养有效临床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完善的师资力量、对学生培养过程的监控及检查评估体系的有效运行是对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探索及实践。相关人员应加强探讨和研究 ,促进这一高等医学教学模式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伟岗,韩德民.学院型医院建设[J].中国医院,2015,19(3):11-13.

[2] 周艳红,李春平,窦忠. 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师资队伍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9):1368-1369.

[3] 王锦帆.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1):50-51.

[4] 杨志安,沈燕英,黄爱萍,等.构建学院型医院的实践[J].中国医院,2009(3):25-27.

猜你喜欢
教学
“对比”:让学习走向深刻——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
《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教学设计(Part B)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组合》教学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