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防治南瓜、苦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2015-10-13 07:42朱金玮易文勇熊正家
上海蔬菜 2015年6期
关键词:白粉病苦瓜悬浮剂

周 秦 朱金玮 易文勇 熊正家 朱 璞

(1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所 321017;2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植物保护·

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防治南瓜、苦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周秦1朱金玮2易文勇2熊正家2朱璞1

(1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所321017;2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露娜森)是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高效、低毒、内吸广谱性杀菌剂。为验证其对南瓜和苦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我们分别设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45mL/667m2、30mL/667m2和10mL/667m2处理,开展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露娜森3个不同剂量处理(10mL/667m2、30mL/667m2和45mL/667m2)对南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1.32%、91.17%和95.82%,对苦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5.46%、83.84%和86.96%,对两种作物的白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白粉病;防效

白粉病是南瓜、苦瓜、黄瓜等葫芦科作物上的重要真菌性病害,病原主要包括瓜单囊壳(Podos⁃pharea xanthii)和二孢白粉菌(Golovinomyce cichora⁃cearum)两属,我国以瓜单囊壳危害较为普遍。白粉病病原菌可侵染寄主植株的叶片、茎和花,导致作物产量降低、品质变差,经济损失严重,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措施防治白粉病。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露娜森)是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高效、低毒、内吸广谱性杀菌剂,为验证其防治南瓜和苦瓜白粉病的试验效果,我们特开展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为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露娜森),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提供;40%氟硅唑乳油,由美国杜邦公司提供;12.5%四氟醚唑水乳剂,由杭州宇龙化工有限公司提供。供试南瓜品种为金栗,苦瓜品种为碧绿。

1.2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石门农场连栋大棚内,南瓜白粉病和苦瓜白粉病易发。防治南瓜白粉病试验设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0mL/667m2、30mL/667m2、45mL/667m2,40%氟硅唑乳油2.25mL/667m2以及清水对照,共5个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试验田块南瓜生长良好,用药时未出现白粉病,小区面积为15m2,重复2次,随机排列。分别在9月26日、10月9日和17日采用工农-16型喷雾器人工喷雾,以喷湿为度,667m2用药量45kg。防治苦瓜白粉病试验设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45mL/667m2、30mL/667m2、10mL/667m2,12.5%四氟醚唑水乳剂3.75mL/667m2以及清水对照,共5个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试验田块苦瓜白粉病发病较重,分别在11月2日和12日施药。

1.3调查统计方法

防治南瓜白粉病试验,于第3次用药10d后调查白粉病发生情况,每处理随机调查10株,每株分上中下取3片叶,记录发病叶数及严重度,计算各处理病叶感染率及病情指数,分析该药剂对南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防治苦瓜白粉病试验,用药前调查病叶率及病情指数,第2次用药后10d调查病叶率及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

南瓜和苦瓜白粉病对叶片危害的严重度按如下分级方法: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1%~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0%以上。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种不同剂量(10mL/667m2、30mL/667m2和45mL/667m2)防治南瓜白粉病,第3次施药后10d的田间防效分别

表1各参试药剂对南瓜白粉病的防效

病情指数234α=0.05防效(%)处理清水(ck)42.8%氟菌·肟菌酯10mL/667m242.8%氟菌·肟菌酯30mL/667m242.8%氟菌·肟菌酯45mL/667m240%氟硅唑2.25mL/667m281.32 91.17 95.82 89.40 1 25.98 4.58 1.30 1.08 0.85 15.93 2.99 0.85 0.81 2.96 27.66 6.15 3.92 0 3.23 20.60 3.12 1.89 1.85 2.50平均22.54 4.12 1.99 0.94 2.39 b a a a a

达到81.32%、91.17%和95.82%,40%氟硅唑乳油常规剂量(2.25mL/667m2)防效为89.40%,试验药剂的低中高剂量的防效与对照药剂常规剂量防效差异不显著(α=0.05,经新复极差测验差异不显著),防效优异。由表2可知,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 3种不同 剂量(10mL/667m2、30mL/667m2和45mL/667m2)防治苦瓜白粉病,第2次施药后10d的田间防效分别达到75.46%、83.84%和86.96%,12.5%四氟醚唑水乳剂常规剂量(3.75mL/667m2)的防效为67.00%,试验药剂的中高剂量的防效与对照药剂常规剂量防效差异显著(α=0.05,经新复极差测验差异显著),防效优异。

表2 各参试药剂对苦瓜白粉病的防效

3 结论

白粉病的发生与大棚的温湿度、作物品种、作物生育期等密切相关,在利用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防治南瓜和苦瓜白粉病时,应在植株花期前、白粉病未发生时做好预防工作。本试验结表明,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作为拜耳公司最新研发的高效、低毒、内吸广谱性的杀菌剂,在防治南瓜、苦瓜白粉病过程中未对植株产生任何药害,且对南瓜、苦瓜白粉病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生产中用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防治南瓜和苦瓜白粉病的推荐剂量为30~45mL/667m2,每隔7~10d施药1次,共施药3次。

猜你喜欢
白粉病苦瓜悬浮剂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种植苦瓜抓哪些管理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吃苦瓜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