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泉煤矿1013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研究与探讨

2015-10-13 07:00张伟军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20期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技术措施

张伟军

摘 要:本文介绍了断层的形成及判别,以及1013综采工作面的概况。在过断层前和过断层期间,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和保护方法,避免了处理不当对生产和人员安全造成的影响,并对实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措施;保护方法

1 断层的形成及判别

断层是在地质应力条件下的微裂隙经过逐步发展而形成破裂面,经过相互滑动后形成断层面。根据滑动方向的不同,可分为正断层和逆断层。正断层由张应力和剪应力共同作用而成,断层面表现出较大的倾斜角。由于上下两个盘面不产生挤压作用,张裂的变化和延伸均较小,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而逆断层由于受到压应力的作用,上下楼盘处于挤压的状态,断层的倾斜角较小,所形成的褶皱和延伸也较大。同时,在地应力的作用下,断层通常以成组的复杂形式出现,煤岩层的完整性破坏较大,给煤矿的开采带来了较大的难度[1]。对于断层小于煤层厚度的情况,能够通过直观的方式判别煤层的断失位置。而对于断层落差较大的情况,常采用钻探法、标高对比法和煤岩层对比法对断失煤层位置进行判别。

2 1013综采工作面概况

榆树泉煤矿1013综采工作面位于矿井井田西部,地面向斜轴部疏干井以南220~440m的范围内,地势总体为西高东低地形,区内最高处位于工作面的西南部,海拔高度1886.5m,最低处位于1013试采工作面的东部,海拔高度1850.0m,地形起伏较小。工作面以外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季节性冲沟,东部为卡日牙合厄尼阔坦冲沟,西部为无名冲沟,均为南北方向,地势较为平坦。该工作面的煤层为侏罗系含煤上段下10煤,煤层的厚度和倾角较为稳定,而煤层本身及顶底板存在裂隙发育,地质构造相对简单。

工作面位于井下南采区回风上山西翼,为南采区的首采工作面。东部与主井留有60 m的保护煤柱,南部为原榆树泉煤矿和榆树沟煤矿的采空区,之间留设30m隔离煤拄,西部至下10煤层井田边界留有20~47m的保安煤柱;北部为南采区未开采区域以及北采区未开采区域。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进行处理,同时采用掘进揭露二条正断层,断层的落差较大,最大落差可达5.4m。由于落差斜交于整个工作面,在走向上可影响到72m,对工作面的回采影响较大。

3 过断层技术措施

3.1 过断层前的保护措施

综采工作面在过断层期间,必须要充分考虑施工方法和组织的科学性,以确保其安全。在过断层前,采用液压单体支柱的同时,配合使用铰接顶梁对材料道进行超前保护。对于断层倾斜角较大的情况,应采用小于30°的下山掘和大于17°的上山掘分别进行。在断层处,可利用接顶套棚的方式作为保护措施。在距离材料道断层处越来越近时,巷道最矮处的下沉量变化幅度较大,导致顶板承受比较明显的压力。

为了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需在原先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再进行补打木垛、并采用锚杆锚索,以增强对顶板及两侧的支护强度。同时,为了避免断层在回采期间暴露于工作面,可将工作面适当调斜、加快机尾的推进度,明确推进作业方式和机尾超前的距离。使用防滑千斤顶,按照机尾和机头进刀2:1或3:1的比例进行工作面的调斜,保证机尾超前距离在约10m时,工作面与断层之间的倾斜角大于20°。

3.2 过断层期间的技术方法

工作面在过断层期间,需采用高度适宜的支柱进行打柱拉架。拉架前应将输送机带空闭锁,采用逐架操纵的方式进行,以确保支架的顶梁应当与顶板接触的紧密。在回采过程中,断层变化情况复杂且容易出现突然暴露的情况,应当尽可能缩短空顶的时间。当出现突然暴露情况较多时,要及时进行返空刀和移架支护,对机尾进行反复摩擦,直到破碎带处的顶板恢复稳定。同时,由于工作面的中部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应在断层的破碎带处加快推进的速度,以减少该处顶板的压力[2]。此外,对于宽度较大的顶板,需采用大直径的木梁和单体液压支柱,架设走向棚以满足临时支护。

随着工作面的逐步推进,输送机头升高、落煤距离增大,运输巷不再具备足够的安全出口宽度,需要及时缩短输送机出煤墙的距离。并且,由于输送机机头升高,出煤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大块的煤外甩,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隐患,因此需加高挡煤板的高度。工作面由溜尾采用迈步式上爬,每进一刀上爬一定距离,可采用分段上爬的方法来控制上爬的量[3]。受到断层本身的构造影响,运输巷会出现幅度较大的落差,容易导致转载机无法正常通过。采用人工挑顶和制作人工假底的方式,并对巷道超高部分进行支护,能够有效地减少巷道落差。从而保证转载机的通行顺利,直到运输道完全通过断层。

4 实施效果评价

根据榆树泉煤矿1013综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方案设计,采用了具有针对性的过断层技术措施。确保了工作面安全顺利地通过了断层,防止了事故事件的发生,有效地降低了开采成本、避免了损失。打柱拉架、锚杆锚索、人工挑顶等措施,保障了工作面和设备运行的安全,提高了推进的速度。不仅争取了宝贵的开采工作时间,还提高了煤矿的产量,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对于工作面相关倾斜角的控制,为工作面的正常开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迈步式上爬技术,在降低断层压力的同时,提高了过断层的速度、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对于落差较大断层的处理和保护,进行了有意义的技术探索,为今后攻克更加复杂的技术难题积累了经验。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挡煤板高度的增加,有效地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建波.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研究与探讨[J].科技信息,2009(31).

[2]吕伦宝.综采面过断层开采技术研究与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06(05).

[3]郭守泉,彭永伟.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综述[J].煤矿开采,2008(08).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采工作面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防治瓦斯超限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综采工作面过空巷技术研究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浅谈如何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措施
浅谈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
综采工作面支架对接技术的应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