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造林及中幼林抚育技术研究

2015-10-15 20:06赵国珍
科技资讯 2015年20期
关键词:幼林松土落叶松

赵国珍

摘要:幼林抚育是在幼林郁闭成林之前,植树造林之后,通过人为方式将林地环境予以盖上,并且将林地的种种灾害予以消除,进而加强植树造林质量,巩固植树成活率。落叶松为松科落叶松属,乔木。喜光性强,性极耐寒,较耐庇阴,在年降雨量600-900mm处生长良好,喜欢湿润凉爽气候,因落叶松具有适应性极强、生长快、干性直,材质优良等优点而被广泛的种植。本文从造林技术、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三个方面对落叶松造林及中幼林抚育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让幼林健康成长。

关键词:落叶松造林中幼林抚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S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随着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不断推广,落叶松以其自身的诸多优点成为了最主要的造林和绿化的树种,被广泛的种植。幼林抚育就是在植树造林之后,以人为的方式来改善林地的环境和条件,从而消除林地存在着的自然灾害,从而提高指数造林的质量,是巩固植树造林树木成活率的一项重要的技术。

1 造林技术

1.1选地

首先,落叶松适宜于生长在阴坡以及半阳坡,并且是土层比较厚的土地,这就要求造林地的土壤要疏松并且透气性良好,不能选择比较黏重的湿地。其次,落叶松的适宜生长在微酸性或者是中性的土壤中。最后,对于落叶松造林之前的整地环节中需要根据造林的季节进行选择,至少要在造林的半年前进行整地。而整地的方式一般会选择穴状、带状或者是鱼鳞坑。

1.2造林时间

落叶松造林的时间一般会选择在春秋两个季节,要掌握好时间,一般在春季造林要选择土壤刚刚解冻顶浆时进行,对于秋季造林一般会选择在秋末初冬,树木落叶以及土壤结冻之前的时候。

1.3幼苗的选择

对于落叶松造林的幼苗一般选择两年生的幼苗,并且幼苗要根系饱满发达,无病虫害和损伤,幼苗要在20厘米左右。选好的幼苗要进行保护并在起苗、包装、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保证根部不会失去水分,从而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1.4栽植

首先进行开缝栽植,要求在整好的造林地上进行造林,选用造林锹进行工作,并在开缝的过程中采用“三锹半”的方法,最后去除锹眼,完成栽植树苗,并使树干保持正直,深浅适当,附上覆土等步骤,就完成了幼苗的栽植。

2抚育及管理

2.1化学除草

偶尔性的对落叶松进行除草并不能控制杂草的生长,如果对大片的落叶松树林进行经常性的除草,不仅消耗的劳动力多,而且还会花费大量的资金,这种弊端就要求栽植带内人工进行扩穴除草,在带间使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的方式,从而从根本上杀死刚刚萌芽的杂草。对于杂草较多的地方应该加大除草剂的使用量,但是靠近树苗的部分应该使用人工进行小心的喷洒除草剂,以避免除草剂损伤到幼落叶松林,从而保证落叶松林的优质成长。

2.2松土除草

及时的对落叶松幼林进行松土可以有效的保证幼林的成活和迅速成长。首先,必须对松土的年限和次数进行规定,根据林地的具体的情况、树种的特征以造林的密度等方面进行规定,一般在三到五年即可。因为在造林的初期幼林的抵抗力较弱,就需要及时的对幼林进行松土和除草,抚育的次数应该较多,而后期随着幼林的生长,抵抗力逐渐加强,可减少松土除草的次数。

对于松土除草的季节也应该进行规定,应该根据落叶松幼林的生长规律,养分的水平和土壤的水分决定除草的季节。针对于落叶松林,一年有两个生长的高峰期,分别是每年的五月至六月,八月至九月,应该在生长期到来之间及时的进行松土和除草。要保证疏松土壤,除掉杂草,避免伤害树根。

2.3林地水分的管理

因为落叶松幼苗对于土壤水分的供给程度要求较高,但是用人工的方式对落叶松林进行灌溉不仅耗费劳动力、成本高,而且水源不便,不易实现。所以要对落叶松林的天然降水和土壤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应该扩大整地的深度和面积,这样就能够使土壤积蓄较多水分,尤其是在土壤的水分较差的地段,是否合理进行整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及时的除草,使杂草吸收土壤的水分量变少,保证了土壤的水分含量。并且让幼林尽快郁闭,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太阳对地面的直接照射,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并且还有利于截留降水,给落叶松林吸收土壤的水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4进行全面的割灌

对营造好的落叶松林进行全面的灌溉,将林内所用影响林木生长的杂草灌木全部清除掉,并将割下的灌木和杂草放置在穴下沿地方,保证了落叶松幼苗能够充分的吸收阳光和进行通风。

全面的灌溉时间不宜过晚,应该在六月下旬开始进行,在灌木杂草遮蔽落叶松幼树的三分之二之前开始,因为如果灌木杂草生长到幼树的三分之二以上就会影响落叶松的正常生长,过早或者过完的割掉灌木丛会对落叶松幼苗吸收阳光受到一定的影响,也会对落叶松幼苗的通风情况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因为光照和通风导致落叶松幼苗没有正常的健康生长,而盲目的全部割掉杂草和灌木,就会导致落叶松幼苗在庇荫的环境下突然变成暴晒而造成大量的落叶松幼苗死亡。一般在造林的五年后,可免去全面灌溉,不用再对幼林进行抚育。

3病虫害防治

3.1落叶松毛虫

防治落叶松毛虫的措施主要包括人工防治和化学防治良种措施。其中人工防治主要是在每年十一月下旬到次年的三月下旬在落叶松毛虫严重发生的地方进行重点防治,在毛虫越冬的场所如石块下、树皮缝中以及杂草从中进行人工的捕捉然后集中的烧毁或是用化学农药进行杀灭,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落叶松毛虫的密度。另外一种措施是化学防治,即用背负式机动喷雾机进行喷洒,喷雾剂一般是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0-1500倍液,防治的效果可高达95%以上。通过以上两种措施进行配合防治落叶松毛虫,能够有效并大量的减少落叶松毛虫的数量,使落叶松幼苗能够健康成长。

3.2落叶松落叶病

一般发生在落叶松的根部,首先是落叶松叶的尖端或是中部出现黄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变成红褐色,然后在红褐色的斑块上会生成小黑点,严重时会出现使整个针叶变成褐色,整个树冠类似于被火烧后的样子。到八月下旬就会出现大量的落叶,如果连续几年出现落叶松落叶病,就会严重影响落叶松的生长。所以,应该用10%百菌清油剂进行地面喷雾,或者采用50%代森铵600-800 倍液进行喷洒,可以有效的防治落叶松落叶病。

3.3落叶松枯梢病

6到15年的幼树经常会发生落叶松枯梢病,且比较普遍。一般落叶松枯梢病发生在七月的上旬,中下旬发病情况更为明显。发病的落叶松一般都是从主梢开始然后由林冠上部向下部蔓延,如果每年都发生落叶松枯梢病则会严重影响落叶松的生长直至甚至停止生长。所以,在发病的落叶松林中进行喷洒70%甲基托布津500-600 倍液或喷75%百菌清500-100 倍液,一般在六月至八月进行喷洒,没半个月喷洒一次,效果最佳。

4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落叶松幼苗的抵抗力较弱,就需要在幼苗的栽植之前应用合理的造林技术给幼苗的生长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在幼苗栽植后加强对幼苗的抚育和管理,保证幼苗健康成长,最后在整个幼苗生长的期间内,应该及时有效的病虫害进行防治,从而促进幼苗的优质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宏全,孙晓梅,张守攻,等.暖温带中山区日本落叶松纸浆用材林整地和幼林抚育技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11):24-26.

[2]侯丽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抚育效益分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35(2):63—64.

[3]张卓文,王永健,等.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分类及其生态位特征[J].华中农业人学学报,2012,31(6):686-692.

猜你喜欢
幼林松土落叶松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动力学分析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快乐佳县人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神奇的落叶松提取物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有限元分析*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松土对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
毛竹幼林四季管理技术
铝胁迫对2种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