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细作巧夺天工

2015-10-15 08:21杨晓钟
雕塑 2015年4期
关键词:徽州雕刻家具

杨晓钟

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prosperity of economy and trade in Huizhou lead to the prosperity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furniture art. During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here was a kind of unique furniture art named red lacquer furniture,it is a kind of folk furniture that contains the features of architecture,sculpture,painting,lacquer,metal craft,and it was well-welcomed during that time.This article contains discussion of one typical red lacquer wardrobe,and to analysis the history,culture and artistic value of red lacquer furniture.

中国的家具文化历史悠远,门派众多。而家具从风格样式以及装饰的演变,逐渐随着人们的居住和起居习惯的改变而不断在变化和发展。自隋唐以来,中国家具的种类和用途逐步被细化,及至宋、明时期,家具文化的发展已日臻成熟并逐步走向家具艺术的顶峰。

中国古代传统的道德规范中,礼法、尊卑、秩序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家具的制作和使用存在着严格的等级观念、规范和要求。也正因如此,明清时期,尤其是早期的一些家具,往往只有属于皇家或贵族阶层所拥有的家具,才得以流传下来,而被普通百姓所使用的民间家具的种类,则流传寥寥。清王朝的衰亡和中华民国的诞生,使这种家具使用和制作观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是一个在政治制度、思想领域、文化、经济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家具的设计和制作无疑也同样受到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地域环境和文化水土之间的差别,催生了不同的家具文化,从而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家具艺术作品风格的形成。

自古徽州便是一个拥有着良好文化传统的富饶地区,明清以来,由于茶叶贸易的繁荣,更是令其富甲天下,经济的成功带来的便是大兴土木和房屋的建造,徽派建筑的砖木结构、形制以及木、石、砖雕的极度成就,成为了徽州艺术的象征。除此以外,清末、民国初期,徽州地区还继承和发展了一种独特的家具艺术品种——朱漆家具,这是一种集建筑、雕刻、绘画、漆艺、金属工艺于一体的在民间被广为流行的一种民间家具。这种家具是徽州人在嫁女之时必备的成套家具,包括:“满顶床”、大衣橱一对、小衣橱、鞋箱一对、盆架等,这些嫁妆皆为卧室家具,全部以朱漆油饰,金粉彩画,并配以黄铜配件,俗称“一房红”。

一、朱漆家具盛行的多种原因

朱漆家具盛行时间较短,但也曾流行一时,分析起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经济原因

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乾隆末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无论营业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与资本,都居全国各商人集团的首位。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城乡,最远到达西欧葡萄牙等地。安徽歙县,在其民国县志中也提到“歙地宜茶”,至光宣间,计茶叶输出者已达三万数千担,是我国古代茶业最后的一个发展高峰。茶叶贸易带来的丰厚利润,给家具的生产、使用、创新奠定了经济基础。

2.受程朱理学的思想影响

南宋朱熹倡导理学,认为穷理之要,必在读书,促进了徽州读书好学风气。理学家对理欲、心物、义理、天人等概念的意义、关系的追问和逻辑论证,提升了徽州文化的理性思维及传统。强调“天理为义,人欲为利”,颂扬“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思想,徽州商人则以“仁义礼智信”作为商业伦理信条。这都为家具的文化内涵起到了支撑作用。

3.受先进的思想和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

清王朝鸦片战争失败的影响导致西方文化及宗教思想进入中国,对于徽州文化的影响也是同样存在的。民国时代的思想解放及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对徽州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巨大,在当时民间生活方式上均有所体现,朱漆家具在这个阶段出现蓬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崭新形式的创新性家具品种。由于对外开放贸易往来的机会扩大,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意识形态会被徽州民间商贾最先接触到并被更早地引进融合,朱漆家具这种新的艺术表现风格将徽州家具的审美和制作技巧强烈地反映出来,朱漆家具作品中出现的西洋造型及带有异域风格的纹饰,正是这种中西合璧的典型范例。

二、朱漆家具的用材与装饰

朱漆家具是徽州民间家具的典型和极具特色的创新品种。朱漆家具不像传统意义上的硬木家具,更不是皇家及权贵所专用的高等级传统硬木家具。它的使用人群属于富裕的商人、地主等中产阶层,更具民间性质。在用材上比较随便,基本是就地取材。徽州这一地区大量生长的树种以杉木、樟木、柞木、红楠、香榧、马尾松等为主。用材虽然不是非常讲究,但工艺制作却非常精良,拥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朱漆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包括浮雕、透雕、描金漆画、玻璃内画等,家具上玻璃内画的使用更是创新的设计。整体内容题材主要为民间传说、戏文故事、花鸟瑞兽、龙狮马鹿、名胜风光、民情风俗、渔樵耕读、明暗八仙和博古吉图等。其雕刻技法一般多为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多种技法和髹漆、描金、镶嵌等装饰手法并用,从中可看出汉唐以来我国装饰雕刻艺术的传承脉络,同时也反映出徽州文化中其他艺术门类如徽州建筑雕刻、新安画派、徽州砚雕等艺术样式对朱漆家具装饰、雕刻风格的影响。

三、精工细作的朱漆家具

朱漆家具不设置于厅堂,而是内室所用的比较私密的家具。家具外观使用朱红色,可以体现出温馨的感觉,加之一般是婚嫁时作为陪嫁的家具,红色又代表了喜庆吉祥,因此朱漆的运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朱漆家具上的装饰也会使用描金作为装饰,红色与金色交相辉映,突出了热烈喜庆的气氛。装饰中还运用玻璃内画,多为花鸟题材,加增了内室家具的亲和感与时尚感,也丰富了实用性家具的艺术形态与文化内涵。不仅如此,朱漆家具还与徽派建筑沉稳大气、雕梁画栋的建筑风格相映成趣,共同构建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自然与人文相和谐的环境空间。

本文图中所示的这件朱漆衣橱作品,是一件难得的装饰精良的徽州民间家具。(见图)家具高190cm,宽94cm,深46cm, 是一件上下两段式的组合柜体,(上2/3,下1/3)既可分开放置,也可组合立起,此法有利于日常的拆装、搬运。衣柜前部通体精雕细刻,饰以朱漆,配以描金和玻璃彩画。柜侧翼髹以深棕色漆,无装饰。该家具木材选用松木、杉木。衣柜上部为双开门,内设隔层,设计了两个暗抽屉。中部与上部一体,被分成上小下大的4个部分,上面两个无拉手窄屉,下面两个明抽屉,中间以镂空浮雕装饰带隔开。柜体下部分为左右分配,左为对开门设计,右为两明屉和一个封板,封板也做成抽屉形制。受当地建筑风格的影响,衣柜以大木作的方法制作,4立柱为透榫,大气结实。门板及3面皆为实木嵌板。家具腿部高企,在长期受潮湿气候影响的南方地区,此设计可以起到防潮的作用。

这件朱漆衣柜的最大艺术特色除结构的特点之外,就是它的正面装饰带的艺术处理,民间艺人在设计装饰的分区上非常用心。上部柜体主要是两扇柜门,由于门扇比较大,在单扇门的装饰上被巧妙地划分成4个区域:

1.上面的区域处理成镂空形式,纹饰为西洋柱式,柱头为3层连带葫芦形拱券,中间以镂空方式雕刻对称花鸟纹样,在柱子上面雕刻浅浮雕二方连续万字纹。这一区域较为特别的是上檐的仿建筑房檐椽子结构的造型装饰,在此处可以看到西方建筑文化和略带伊斯兰文化的综合影响,衣柜制作者进行了包容性的设计。在柱式的空隙处采用玻璃内画花鸟纹的形式加以装饰,这在当时应当是极其时尚的制作手法。门的中部装饰被划分成左右两部分,左侧细长,与另一扇门对称以行楷镂空雕刻为一副对联“生产多结胜利果,合欢初开自由花。”从文意上可以看出民主自由思想在当时的积极影响。中部最大的面积是一幅精美的镂空雕刻浮雕戏文图,画面放在两个西式柱子之间,上方为风鸟花卉浅浮雕及装饰带。门扇下方同样为一块长方形戏文镂空雕刻装饰带,内容刻画的大致是《隋唐英雄传》中的《双雄会》的故事情节。门上的4块浮雕是这件衣橱最精彩的艺术亮点之一,浮雕以古代故事为素材,手法采用徽州木雕特有的手法,精准细腻。动态造型大胆夸张,不受现实形体的影响,构图饱满。画面人物之间的关系主次分明,相互呼应,雕刻人物尺寸虽小,但从中可以欣赏到雕刻艺人对包括铠甲等细节内容的处理,以及对戏剧性人物形象生动细致的刻画和灵活巧妙的雕刻技法。浮雕中的戏曲人物面部刻画尤为精彩,个性分明,虽有民间雕刻的程式化手法,但每个人物形象各不相同,性格各异、栩栩如生。人物间用荷花、桃花、竹枝纹样串联,这些都是寓意吉祥的花卉,花大过头的处理并没有比例上的不适之感,这也是民间雕刻的可贵之处。浮雕作泥金处理,使柜体整体外观显得富丽华贵。

2.衣橱的中部被处理成为4个部分,上部为两个窄而宽的无把手暗屉,上饰以万字纹。下部为两个较大的明抽屉,抽屉表面作椭圆形图案,饰以浅浮雕万字棱花纹。四角浅刻干枝梅。配以如意铜钮。在4个抽屉的中间及两旁镂空雕刻了连续的浮雕装饰带,内容为戏文人物及吉祥花草,雕刻两个兵士左右对阵,后为将官,穿盔戴甲,座下战马。此内容应为《战太平》,故事讲的是明朝朱元璋的大将花云与陈友谅在当涂(今安徽)作战的情景。人物雕刻细腻生动,其中面部、头盔、甲胄雕刻明确,层次分明。雕刻内容上地方民俗文化情结突出,艺术表现性极强。

3.衣橱的下半部分与上半部分可以分开摆放,下部分可作为矮柜使用,构思巧妙。柜体下半部分与上半部分被民间艺人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很明显,上半部分是视觉的重点,而下半部分则是一种呼应,使柜子的主次感分明,整体和谐。下部分柜门与抽屉在兼顾实用性的同时也兼顾了整体视觉的感受,比例划分合理,在平衡中求变化。在雕刻上采用浅浮雕描金形式,纹样与上部分呼应,门面采用西洋柱式如意拱门,凸起雕刻了吉祥花卉纹样、万字纹及描金处理。右边为两个明抽屉及一块挡板,花纹为3个不同的浅刻图案框:扇形、如意形、双菱形。形状内外饰以吉祥花鸟纹样,既复杂又统一。另外,柜体在所有框架外露的部分,均运用棱线描金勾勒,增强了柜体的结构感和装饰效果。

总观此柜,它是一件做工考究,结构、比例分配严谨,雕刻技艺精湛、整体效果与设计在视觉上主次分明,实为一件不可多得的徽州朱漆家具,是一件研究清末民国初期中国徽州地区民间家具艺术风格特色的珍贵范本。

猜你喜欢
徽州雕刻家具
无梦到徽州
徽州人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家具设计·互动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走徽州
雕刻时光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