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2015-10-16 00:52陈小珂
中外医疗 2015年25期
关键词:膀胱肿瘤开放手术

陈小珂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和开放手术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从2013年1月—2014年6月来该院进行膀胱肿瘤手术的患者中选出62例,分为两组,对比组采用常规开放性手术方法;研究组进行腹腔镜下的膀胱根治性切除手术。分别记录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数据,并将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膀胱肿瘤的过程中应用腹腔镜下的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膀胱肿瘤;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开放手术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9(a)-0073-02

Comparison of Short-term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ocopic Radical Cystectomy with Open Surgery for Bladder Neoplasms

CHEN Xiao-k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xiang Medicine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Province, 45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atively analyze the short-term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ocopic radical cystectomy and open surgery for treatment of bladder neoplasms.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bladder neoplasms who underwent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3 and June 2014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conventional open surgery, while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laparosocopic radical cystectomy. We recorded and comparatively analyzed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complications, operation duratio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other related data.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were less, the anus exhaust and resumption of oral intake were earlier,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shorter, and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was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all the differences abov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ladder neoplasms, laparosocopic radical cystectomy has higher efficacy but lower rate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Key words] Bladder neoplasms; Laparosocopic radical cystectomy; Open surgery

膀胱肿瘤是危险人类健康的主要肿瘤类疾病之一,该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腹腔镜下肿瘤根治术与传统开放式手术之间的差异,利用这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该研究随机选取的患者是从2013年1月—2014年6月该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出的,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应用腹腔镜下肿瘤根除手术和开放式手术方法,了解这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的效果[1],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分析的对象是从2013年1月—2014年6月该研究选出的62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3例,患者的年龄46~81岁不等,平均年龄(65.32±10.07)岁。其中有20例患者是原发性肿瘤,11例患者为复发性肿瘤。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5例,患者的年龄41~80岁不等,平均年龄(64.72±10.01)岁,27例原发性肿瘤,4例复发性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将6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性手术方法,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进行腹腔镜下的膀胱根治性切除手术,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

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静脉联合麻醉方法进行处理,于患者肚脐下缘切口,穿刺插入气腹针,将5 mL的生理盐水注入到患者腹腔内,并对肉眼可见的气泡进行回抽。穿刺成功之后,利用无创钳推开患者的肠管,寻找其输尿管,将输尿管进行结扎和切断,保留足够长的输尿管。寻找患者的前列腺,对其进行钝性分离,并将腹腔镜转移至患者腹腔壁的下部,对其膀胱进行观察。通过预置的导尿管向患者膀胱内注射50 mL的吡柔比星葡萄糖混合液,使患者的膀胱能够充盈,并使患者的膀胱轮廓更加明显。切开膀胱上的筋膜,对耻骨前列腺韧带进行暴露,并将其切断,游离膀胱侧韧带和前列腺韧带,将其切断,保留周围的神经和血管组织。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清除患者髂血管和淋巴结。对照组患者则仅进行常规的开放式手术,利用全身麻醉方式,直接对患者病灶进行清除。

1.3 临床效果判定标准

在该次分析研究中,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3类,其中患者在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恢复效果较好,并且未发现有肿瘤细胞转移情况,患者的生活和排泄未受到影响,则视为疗效显著;患者在治疗后其相关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未发现有肿瘤细胞转移情况,患者的生活和排泄受到较小的影响,则视为治疗有效;如果患者在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未见好转,并且肿瘤细胞发生转移,则视为治疗无效。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完成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和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将其汇总制成如下表格。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从表1当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两组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从表2当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略高于对比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x±s)

2.3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

由表3当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比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x±s),d]

2.4 两组患者输血率和并发症率

从表4当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患者输血率和并发症率对比[n(%)]

3 讨论

该研究利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术来治疗膀胱肿瘤的患者,其中包括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和开放式手术,其具体方法如下:

3.1 开放式手术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取平卧仰卧位,并在患者身下铺无菌巾。其次,在患者下腹部上利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并于正中入刀,取大约25~30 cm的切口,将切口沿肚脐的左侧向上进行延伸,沿着髂血管分叉处寻找患者输尿管,并在靠近膀胱的位置做标记,在其远端结扎,并将标记处切断,放入导尿管。第三,在膀胱的顶部切开覆盖的腹膜,切断患者脐正中韧带,并将其缝合止血,将膀胱与腹膜完全分离。第四,分离膀胱的下部,寻找患者的输精管,并与输尿管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结扎和切断。对前列腺精囊进行分离,并在膀胱的颈部切开筋膜。第五,膀胱侧韧带和前列腺韧带,将其切断,并保留该位置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切断尿道,并将膀胱和前列腺整体切除。最后在患者的右下腹部处切一小口,并进行回肠代膀胱再造术,手术完毕[4-5]。

3.2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方法

患者采用静脉联合麻醉方法进行处理,患者取仰卧位,头部要略低于足部,手术床的倾斜角度为30°。于患者肚脐下缘切口,利用弯钳对患者腹部皮肤进行固定,穿刺插入气腹针,将5 mL的生理盐水注入到患者腹腔内,并对肉眼可见的气泡进行回抽。穿刺成功之后,为患者建立人工气腹,在患者穿刺点处置入规格为12 mm的Trocar,并同时置入腹腔镜,对患者肚脐下2~3 cm处进行观察。在患者左右髂前上棘的上方分别放置两个12 mm和5 mm的Trocar,调整患者腹部的气压,大约控制在12~15 mmHg,利用无创钳推开患者的肠管,寻找其输尿管,将输尿管进行结扎和切断,保留足够长的输尿管。寻找患者的前列腺,对其进行钝性分离,并将腹腔镜转移至患者腹腔壁的下部,对其膀胱进行观察。通过预置的导尿管向患者膀胱内注射50 mL的吡柔比星葡萄糖混合液,使患者的膀胱能够充盈,并使患者的膀胱轮廓更加明显。切开膀胱上的筋膜,对耻骨前列腺韧带进行暴露,并将其切断,游离膀胱侧韧带和前列腺韧带,将其切断,保留周围的神经和血管组织。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清除患者髂血管和淋巴结。将患者的膀胱全部切除,行回肠代膀胱术,手术完毕[6-8]。

从该次研究当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637.02±301.73)mL、术中输血量(405.62±224.76)mL、术后输血率(6.45%)、术后并发症率(25.81%)、肛门排气时间(3.91±0.92)d、恢复进食时间(5.22±1.07)d以及住院时间(25.43±11.42)d均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相关报道显示,利用腹腔镜下对膀胱进行根治性切除的并发症几率大约在15%~30%之间,而治疗有效率则是在95%以上,该次研究结果符合许可慰等[8]的研究内容。根据该次研究显示,利用腹腔镜下对膀胱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而随着现代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手术必将会朝着更加微创、更加安全的方向进行发展。同时,现代人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将治疗后所承受的痛苦程度当做衡量医疗服务治疗的重要标准,而微创治疗就能够大幅度降低患者术后的痛苦。因此,在对膀胱进行手术时,应该尽量为患者选择腹腔镜下手术方式,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 黄健,黄海.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尿流改道术热点问题探讨[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2010(2):96-101.

[2] 张旭.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0-148.

[3] 黄健,黄盖,林天歆,等.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腹腔镜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J].中华外科杂志,2010(24):1870-1874.

[4] 韩苏军,张思维,陈万青,等.中国膀胱癌发病现状及流行病趋势分析[J].癌症进展,2013(1):112-113.

[5] 张建军.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应用进展[J].实用癌症杂志,2011,24(6):680-682.

[6] 汪清,杨建昆,张宇.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36例报告[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4(3):200-202.

[7] 徐克龙,李炯明,刘建和,等.预先结扎髂内动脉分支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3,28(5):371-372.

[8] 许可慰,黄健,林天歆,等.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技术改进[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2010(3):195-199.

(收稿日期:2015-06-07)

猜你喜欢
膀胱肿瘤开放手术
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出血分析及防治
输尿管结石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
跟骨骨折两种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初步分析
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经皮肾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部分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比较
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