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电6C系统的运用和改进

2015-10-17 16:54贾顺社
关键词:接触网供电监测

贾顺社

摘 要:本文通过对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在推广运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总结,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不断完善各项功能,对实现牵引供电系统全方位、全覆盖的综合检测监测,指导铁路供电设备维护、维修和修程修制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牵引供电;6C系统;运用;措施

1 概述

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包括高速弓网性能综合检测系统、接触网安全状态巡检系统、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系统、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系统、接触网与受电弓滑板监测系统、接触网及供电设备地面监测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对高速接触网悬挂参数和弓网运行参数的检测,对接触网悬挂、腕臂结构、附属线索和零部件的检测,对接触网参数的实时检测,对动车组受电弓滑板状态及接触网特殊断面和地点的实时监测,对接触网运行参数和供电设备参数的实时在线检测等。

2 6C设备的日常管理使用情况

2.1 铁路局接触网检测车每季对管内所有的电气化线路进行检测,4C装置同时进行检测和运行,在当日检测结束后,对1C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将超限数据通知相关供电段进行复测处理。并向各供电段提供详细的检测数据、检测曲线图以及监控视频等资料,以方便供电段进行缺陷查找和处理。检测结束后一周内,由供电检测所进行详细分析并出具接触网动态检测分析报告。

以2014年四季度为例:本次共完成电化区段检测任务4534.283公里,检测发现超限数量7564处。

①对本次检测出的平顺性及弓网受流性能超限,进行了分类别分布情况统计如下。

图1

其中典型超限问题如图:最大跨内高差556mm。

4.2 2C设备问题较多

一是体积偏大占用空间。2C设备使用时需将摄像头及存储数据的笔记本摆放在司机工作台上,基本上占去司机工作台一半的位置,容易影响司机正常操作和瞭望。尤其是和谐2型机车,司机工作台上几乎没有可以放置2C的地方,司机对使用本设备进行监测意见较大。

二是无检测基础数据。目前2C设备检测时无基础数据,需检测人员根据现场实际对区间站场进行人工设置,如检测人员不熟悉现场设备则影响到后续按车间进行数据剪切分配。

建议:一是建议将摄像头改为可以自动调节曝光度、自动调焦的摄像头,并增加红外功能,确保正常、反光、光线较暗时均能清晰拍摄到图像。

二是对2C设备增加基础数据库,格式可参照1C检测车基础数据。

4.3 3C没有自动报警功能

地面接收平台不具备自动报警功能,需人工登陆系统,对报警数据进行分析,不便于及时发现设备隐患,特别是无法对弓网运行中存在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鉴别。

建议:增强地面分析软件功能,做到及时报警。

4.4 4C设备图像研读细节需进一步改进

①建议使异常判读(辅)和主画面在同一界面,单击画面可实现暂停再单击再次播放,提高看图效率。

②看画面时经常出现误关掉画面,不知道看到多少帧,需增加确认功能或记忆功能。

③设置断点,实现一个车站、一个区间自动生成一个文件,便于拷贝和观看。

④考虑调整相机位置,目前部分曲线外侧软定位、反定位线夹拍不到。

4.5 5C设备没有地面分析软件支持。

4.6 电连接状态监测装置需改进

一是电连接状态监测装置原理为测量电连接电阻值,只能反映有无虚接情况,但不能反映出电连接温度,无法代替红外线测温工作。

二是电连接状态监测装置终端为瞬时接受数据,只有即时数值,无法保存历史数据,若不立即保存数据,则无法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但实际中人工无法做到及时保存数据。

三是手持终端数据可存储当时路局监测数值,但只能显示接收电连接的编号,需人工查询才能确认具体位置,无法提前导入基础信息,不便于缺陷管理。

5 推广运用6C系统的几点思考

5.1 建立完善6C数据处理中心。

自6C设备应用以来,各个系统分散独立,不能形成有机协调统一的整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厂家正在大西供电段建设6C数据处理中心,6C数据处理中心的建设,将把6C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有机关联,形成6C管理人员及时检测、检测数据及时下发,车间管理人员及时分析反馈处理的有机整体,6C数据处理中心的投运,将大大提高6C设备的应用效率。2015年计划重点利用6C数据处理中心這个纽带,将6C设备的作用落到实处。

5.2 加强6C系统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6C系统的利用率,2015年对1C、4C设备发现的缺陷及时安排各供电车间复核处理;每月利用2C设备对管内设备进行检测,及时分析并对发现的缺陷及时安排处理;及时查看C3、C6系统,发现问题及时安排相关供电车间进行处理;供电调室通过C5系统及时监控弓网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

5.3 加强6C检测发现问题的复核处理工作。

定期梳理6C系统发现的各类设备缺陷,定期下发安排,及时处理6C系统发现的设备缺陷,确保供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6 结语

通过对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的推广运用,摸索和总结经验,完善日常运用管理制度,不断改进设备性能,逐步对已有的分散检测、监测设备进行功能完善、技术集成,形成分层分布式结构,使之成为具有综合处理功能的安全检测与监控平台。通过调度指挥中心信息系统可对各装置进行数据集中、信息共享,有机融合数字化和可视化的检测信息,指导铁路供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维修,实现牵引供电设备修程修制的彻底改革。

参考文献:

[1]铁运[2012]136号《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总体技术规范》的通知.

[2]2C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技术条件.

[3]3C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技术条件.

猜你喜欢
接触网供电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为开通打下基础!这条国际铁路完成接触网平推验收
战洪魔保供电
接触网设备“运、检、修”分离改革的探讨
高速铁路接触网研究进展
接触网避雷器接地系统分析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2050年澳大利亚或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
2050年法国或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