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产生根源及对策探讨

2015-10-19 03:38任鸿飞
河南科技 2015年21期
关键词:退休年龄缺口人口老龄化

任鸿飞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社管中心, 河南 洛阳 471009)

我国当前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产生根源及对策探讨

任鸿飞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社管中心, 河南 洛阳 471009)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面临基金缺口巨大、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等难题,该问题主要是由转制“欠账”、人口老龄化冲击、退休年龄偏低、企业逃费、基金挪用以及增值保值效率低下等诸多原因所导致,根据养老金缺口形成原因,并参考欧美等发达国家先进经验,进行应对措施制订时,需要认真研究国外应对措施在我国的适用性,加剧企业负担的措施可能适得其反,需慎重而行。

养老保险制度;基金缺口;人口老龄化;企业逃费

1995年,我国确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新模式,经过20多年的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存在转制成本巨大、基金管理体制不健全、人口老龄化冲击等问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巨大,使现行养老保险制度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

养老金缺口问题也是世界性难题。由于发达国家比我国更早地进入老龄社会,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后,养老保险基金亏空和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困难问题就已经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1,2],并得到持续、深入研究,但时至今日,仍困难重重。以美国为例,2001年美国社保公告预测,如果不削减社保支出或者提高工薪税,社保基金将从2017年开始出现赤字,2041年完全耗尽。

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资金筹资模式和资金统筹层次,针对我国目前现状,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剖析和探讨,对于对症下药和解决该问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 当前养老基金缺口现状及趋势

我国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转变为“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后,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转制成本和当期缺口。以河南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当期缺口为例, 2008年为38.5 亿 元 , 2012 年则增至 58 亿元,2008-2012年当期缺口均在30亿以上,如图1所示[3],2008年至2012年年均增长率达 10.8%。

图1 河南省基本养老保险当期缺口

河南省基金缺口巨大情况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全国基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1999年为100多亿元,2003年增至400多亿元[1]。

另外,我国现行的“统账结合”部分积累制采取的“混账管理”,当社会统筹基金不足以支付当期的养老金时,直接动用个人账户积累基金,造成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且“空账”规模巨大, 2006年底增至9000亿[4],2008年底高达1.4万亿元。全国空账规模演变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全国个人账户空账规模演变

2 养老基金缺口产生的根源

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巨大的原因很多,一般认为包括以下方面:

(1)“欠账”-转制成本未得到较好解决;

(2)人口老龄化冲击;

(3)退休年龄偏低以及提前退休;

(4)企业逃费;

(5)基金挪用以及增值保值效率低下。

以上原因,概括而言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使得基金支出增加(如覆盖范围增大和人口老龄化);第二类是使得基金收入减少,如企业逃费和基金利用效率低下,甚至挪用;第三类是同时具有双重作用,如提前退休等。

以下重点对第一类中的人口老龄化和第二类中的企业逃费和基金增值问题进行分析。

2.1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范围内的自然现象,对于我国而言,因“未富先衰”,“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的冲击尤为严重。2000年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2009年达8.5%。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演变如图3所示。由于我国总人口数字庞大,老年人的绝对人口数字也惊人,如2009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将近1.4亿。导致了老年赡养率的不断提高,1997年以后,老年赡养率基本超过30%,目前基本上是3位在职职工供养一位退休人员。

而且据预测,未来我国老龄化仍将持续发展,2030年将达到14.4%,2050年将达到惊人的19.9%[5]。

欧美国家社会老龄化是与城市化和工业化相伴出现的,当进入老龄社会时,一般工业化程度较好,养老保险体系逐渐完善,积累过程较长,属于“先富后老”。而我国目前仍未实现工业化,社会劳动生产率较低,经济欠发达,“未富先老”。

2.2 企业逃费

依据2002年至2010年劳动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企业保险金逃费金额如图4所示。图4说明虽然政府针对企业逃避养老保险缴费问题逐年加大监督审查力度,但企业逃费现象还是屡禁不止。

图4 2002-2010年逃费金额

企业多采取瞒报、少报用工人数、拒绝缴纳和拖欠、减少缴费基数等方式来逃避缴费。

企业逃费主要原因是:(1)少缴费,以降低生产成本;(2)由于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等,很多企业效益下降,处于半停产、停产、甚至破产状态,客观上无力支付职工的养老保险费;(3)当前就业竞争激烈,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地位不平等;(4)对违规企业惩处力度不够。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的企业逃费,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顺利征缴,致使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减少,从而降低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

2.3 基金监管不规范,保值增值困难

据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清理回收挤占挪用基金160多亿。从投资运营机构层面看,社保基金收益率过低,如2008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仅为2%左右,而同期通货膨胀率则为6.8%。这意味着,基金不仅没有增值反而贬值了。

3 破解养老基金缺口的根本途径和对策

根据以上对养老金供给不足和需求增长现状的原因分析,要保证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运行,需要在两个方面解决方面着手解决:

一是减少基金支出,主要措施包括当前争议较大的延长退休年龄,严格控制提前退休。这是当前讨论比较多的解决措施之一。赞成者多基于国外对于退休年龄的规定和变化趋势,见表1[6]。

表1 某些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

二是增加基金,主要途径包括:

(1)国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多渠道解决转制成本问题。应明确政府作为主导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的基本认识,对于弥补基金缺口责无旁贷。这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采取的做法,如加拿大的基本养老金是财政投入,挪威的养老报账费用的20%是财政投入,日本采取的是任何赤字、管理费用和全国养老金支出的1/3是由财政投入的。

(2)多渠道充实养老保险基金,如划拨国有资产、发行彩票、开征社会保障税等。

(3)增强缴费意识,强化征缴责任

(4)加强基金管理,提升基金保值增值能力。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规范,我国已具备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多元化的基本条件,除投资于股票、债券等方面外,还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如大型基础设施与公共工程项目短期收益率不是很高,但具有长期的较稳定的收益,且安全性较高,比较适合社会保险基金进行中长期投资。

4 结语

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巨大的难题,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很多研究者提出了延长退休、开征社会保障税、加强监管等措施,尽管这些措施在欧美国家貌似有效,但需要注意到这些措施在我国是否适用,毕竟我国属于“未富”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社会生产效率较低,大多数企业缺乏有效技术壁垒,利润水平较低,加重企业负担的措施从现实和长远看,必然进一步导致逃费现象加重,从而导致与预期目的相悖。加大财政投入,拓宽基金筹措渠道,提高基金增值能力宜为根本手段。

[1]解晓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0.5

[2]马凯旋,侯风云.美国养老保险制度演进及其启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8-95

[3]李建宾. 河南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变化情况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4,2:27-28

[4]王利军,中国养老金缺口财政支付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

[5]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

[6]穆怀中.社会报账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报账出版社,2007

F842.6

A

1003-5168(2015)11-180-02

猜你喜欢
退休年龄缺口人口老龄化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必须堵上尾款欠薪“缺口”
堵缺口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我国医学物理师缺口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