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桥水库大坝设计方案比选

2015-10-20 06:40范志强
山西水利 2015年2期
关键词:主坝坝坡坝顶

范志强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1 工程概况

金桥水库是一座小(一)型水利工程,总库容119.2万m3。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有主坝、副坝、泄洪闸、进水闸等。主坝位于河流交汇处的下游,与河流走向基本垂直;副坝分为左岸、右岸副坝,依两岸地形布置;泄洪闸布置在主河槽,为3孔开敞式闸;进水闸2座,分别布置在左右两岸,即主坝的左右两端。

2 坝基地质情况

水库主坝坝基主要为低液限粉土和不良砂。坝基下结构松散的不良砂层透水性中等,低液限黏土层具弱—微透水性,可作为隔水层。坝基主要存在渗漏、渗透稳定、基坑涌水及级配不良砂层的震动液化问题。坝基需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伸入低液限黏土层2 m以下,并设排水棱体于坝后,降低坝体浸润线。

主坝坝肩处岸坡均为土质,其上部为结构松散,弱透水性的低液限粉土,下部为结构较密实,弱—微透水性的低液限黏土。

左、右岸副坝坝基为结构松散的低液限粉土和级配不良砂层,下伏具有相对隔水性的低液限黏土,地下水位埋深0.2~0.5 m。坝基应采取措施消除震动液化。

3 坝基处理

3.1 防渗处理方案

本工程仅有主坝坝基存在渗漏问题,需采取防渗处理措施。坝基防渗分为垂直防渗和上游防渗铺盖,作为以供水为主的北方小水库,应选择垂直防渗,垂直防渗又分为明挖回填截水槽、混凝土防渗墙、灌浆帷幕等,本工程级配不良砂层最大厚度3.9 m,因此选择明挖回填截水槽方案。

3.2 坝基地震液化处理方案

本工程主、副坝坝基均存在地震液化问题,对判别可能液化的土层,应挖除换土,在挖除比较困难或很不经济时,可采取加密措施,对浅层液化土层宜采用振动压密,对深层液化土层宜用强夯方法加密。

该工程液化土层属浅层,若采用较为彻底的挖除换土法,坝基处理工程量偏大,不太经济。对于浅层,以振动压密和重锤夯实较为经济和有效,但其有效深度在1~2 m之间,不满足本工程要求的深度。

因此本工程采用围封方式解决坝基液化问题。

时效需求是物流企业必须重视的重要需求。快递的延误问题也是很多快递行业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是顾客评价快递行业的重要方面。要做到顾客满意度高的快递企业,SF就要不断努力提高服务的时效性。

3.3 坝基处理设计

结合坝基防渗截水槽、泄洪闸闸基砂层挖除换土,在主坝下游坡脚处坝基砂层开挖一条围封土槽,将主坝坝基砂层封闭。

为配合主坝坝基围封,上游截水槽位置设在上游坡脚处坝基砂层,不满足距上游坝脚1/3~1/2坝底宽度处的要求,因此在截水槽下游面铺设土工膜,并沿砂层顶面延伸至距上游坝脚1/3~1/2坝底宽度处。土工膜选用两布一膜长丝复合土工膜,膜厚0.5 mm,渗透系数不大于1×10-12cm/s。上游截水槽及下游围封槽底宽分别为2 m和1.5 m,上下游两侧边坡均为 1∶1.5。

副坝采用围封方式解决副坝坝基液化问题,由于副坝坝基下游侧为低液限粉土,仅在副坝坝基上游侧开挖围封槽,围封槽底宽为2 m,上下游两侧边坡均为1∶1.5。

4 坝体设计

4.1 坝型选择

金桥水库坝址河道断面呈“U”型,河底宽约50 m,河底高程1 004 m左右。坝址两岸为黄土台地,两岸岸坡较缓,坝基为砂层和土层,因此不适合修建重力坝。

另外,坝址附近没有石料场,最近的石料场位于鹅毛河出山口的小磨村附近,距坝址约15 km,从坝址地质条件和主要建筑材料的采运等方面分析,也不合适修建堆石坝。

坝址附近土料遍布,其中坝址上游左岸的土料场储量丰富,质量能达到防渗体土料技术要求,且开采和运输方便。因此,从主要建筑材料的采运、施工、投资等方面分析,修建碾压均质土坝较为合理。

因此,选定大坝为碾压均质土坝。

4.2 主坝设计

主坝为均质土坝,长245 m,坝顶高程1 011.50 m,坝顶宽6 m,最大坝高7.5 m。

坝顶上游侧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护墙,高出坝顶0.6 m,墙顶高程 1 012.10 m,L 型钢筋混凝土防护墙总高度 1.25 m,厚度 0.2 m,为 C25 钢筋混凝土结构,每隔10 m设沉降缝道。

坝顶下游侧设路缘石,坝顶路面为C20混凝土路面,厚0.2 m,混凝土路面下分别铺设碎石基层(200 mm)、粉煤灰垫层(250 mm),并留有下游坡排水沟进水口。上游坝坡1∶3,由上至下为干砌石护坡(300 mm)、碎石垫层(25 mm)和砂垫层(250 mm),防护范围从死水位1 006.00 m至坝顶。下游坝坡1∶3,采用0.1 m厚草皮护坡,其下设0.3 m厚腐殖土,同时在下游坡面设混凝土菱形框格和矩形混凝土排水沟,在贴坡排水顶面(高程1 007.00 m)设纵向排水沟一道,在桩号 B0+059.00 和 B0+187.00 处及桩号 B0+116.00 和 B0+129.00 处(泄洪闸两侧)、两侧岸坡处设横向排水沟,共设横向排水沟6道(包括边沟)。排水沟尺寸为 0.3 m×0.3 m(宽×深),采用 C20 混凝土结构,厚15 cm。为方便下游坝面交通,在桩号B0+059.00和B0+187.00处的横向排水沟一侧设上坝台阶,为C20混凝土结构,宽0.8 m,台阶底板厚0.2 m,每个踏步的高度、宽度分别为 0.12 m,0.36 m。

在下游坡脚处设置以贴坡排水为主的综合式排水,坝内褥垫伸入坝内 10 m,厚0.5 m,坡外在1 007.00 m高程以下采用贴坡排水反滤层砌护,反滤层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中粗砂(厚300 mm)、砂卵石(厚300 mm)、干砌块石(厚300 mm)。

坝体填筑压实度不小于0.96,与坝体连接的岸坡边坡按缓于1∶2控制。

4.3 副坝设计

副坝为均质土坝,包括左岸副坝和右岸副坝,副坝总长度1 150 m,其中左岸副坝长550 m,右岸副坝长600 m。

副坝坝顶高程1 011.50 m,坝顶宽度6 m,左岸副坝最大坝高5.3 m,右岸副坝最大坝高4.0 m。在副坝的上下游两侧设路缘石,中间为0.2 m厚的混凝土路面,混凝土路面下设2层0.25 m厚砂砾石垫层,并留有下游坡排水沟进水口。

副坝上游坝坡1∶3,采用0.3 m厚干砌石护坡,其下设0.25 m厚碎石垫层和0.25 m厚砂垫层,防护范围根据地形从实际地面至坝顶。下游坝坡1∶3,采用0.1 m厚草皮护坡,其下设0.3 m厚腐殖土,同时在下游坡面每50 m设置矩形混凝土横向排水沟,在下游坡脚设纵向排水沟一道。排水沟尺寸0.3 m×0.3 m(宽×深),采用C20混凝土结构,厚15 cm。

5 结论

由于金桥水库主副坝地基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本工程利用坝基防渗截水槽,结合下游坡脚处坝基砂层再开挖一条围封土槽,将坝基砂层封闭,可较好地解决坝基液化问题。明挖回填截水槽方案解决了主、副坝坝基防渗问题。通过大坝渗流稳定及坝坡稳定分析,坝体不会发生渗透变形,正常蓄水位时最大断面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

猜你喜欢
主坝坝坡坝顶
基于贝叶斯参数更新的高土石坝坝顶开裂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
运行期土石坝坝顶高程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库水位骤降偶遇地震作用的土石坝稳定分析
中国水利工程优质( 大禹) 奖获奖工程: 右江百色水利枢纽工程(主坝鸟瞰)
非稳定渗流场对黏土心墙坝坝坡及心墙稳定的影响分析
Neonatal cholestasis and hepatosplenomegaly caused by congenital dyserythropoietic anemia type 1: A case report
砂岩压重对病险土石坝坝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某水库大坝工程中的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
充填式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主坝施工中的应用探究
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坝顶以上边坡开挖施工进度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