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文化下的民居初探—以塘边村为例

2015-10-21 17:19尹学斌高雅慧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6期
关键词:豁口天井民居

尹学斌 高雅慧

摘要:任何一个乡村聚落都深深根植于它特定的地域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古称庐陵的江西吉安,素有“江南望郡一吉州福地”之名,清代中期以前近千年的时间,经济繁荣,人文鼎盛,创造了辉煌的庐陵文化。村落是传统文化的孕育地,庐陵文化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可以从中窥探一二。本文中的塘邊村就是庐陵文化下的典型村落,本文以塘边村为例,探讨庐陵民居的一些特点。

关键字:塘边村 民居 庐陵文化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作为民居建筑形成的两大立足点,是民居建筑构建的基础发展脉络。这两者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庐陵地区丘陵绵延,广布河流,同时江西作为风水派的发源地之一,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庐陵民居的形成和发展。塘边村完好的保存着百余栋古民居,这些古民居呈现“群落”式式结构,各自有围墙,成封闭式状态。这些建筑较好地保持了清朝前后期安福乡村居民的风格,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对于研究明清时期吉安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样性、建造技术科学性、建筑文化差异性具有极高的价值。

1.1 塘边村的选址和整体布局

无樟不成树是庐陵村落一个显著的特点。凡是有一两百年建村历史的村落,都有大樟树守立在村落旁边。皆恪守“近山依水,天人合一”的思想,庐陵村的选址、布局大多是根据传统堪舆术中的指导思想,比如“藏风得水说”“山环抱水说”“形势说”。塘边村的门坊文明坊上有一副对联:“文峰耸翠文人起,明镜呈辉明德馨”描述了塘边村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塘边村依山抱水,数口圆形的池塘由一道“s”形的小堤串联,使得整个水塘看起来像一个阴阳八卦图。所谓塘边塘边,无塘无边。塘边村主要几个建筑群落“老八栋”“文明坊”及数十栋民居和祠堂,排列在水塘旁边。村民在村中建起一个船型的小土堤,称之“风水堤”,上面种植了柏树,据说是为了弥补“卦”的不足,防止风水的泄露。

吉安地区的民居在平面布局上有两大特征,一是群落式结构,庐陵人习惯聚族而居,体现出一种向前后、左右延伸拓展的特点,同一个群落里面的建筑统一规划,其格式、大小、层高整齐划一。建材的规格、质地、颜色大体相同,形成一个小聚落。而这个小聚落一般就是有血缘关系家族世代累居的。二是平均布局,群落内一幢幢房屋纵横排列.前后两幢房屋相隔较近,一般在两幢房屋之间铺一条1.5到2米左右的石板路,石板路两边各留30cm左右的排水渠,各个群落有一至二扇大门。有的聚落太大,会有数栋住宅相连,中间设有带锁的巷门。大门一关,便于外界隔绝,每个家族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同时在这个群落周围设有耳房,是保安人员、门子、更夫的住所,同时部分耳房是供居民公共使用比如作为厨房柴房使用。在庐陵村落中,有不少大型院落,整齐划一,规格一致。表现了庐陵人希望子孙发达、开拓进取、不断向前的心愿。行走在其中,可以感受到庐陵人淳朴浓厚的亲情。在庐陵地区,一般大的聚落民居,屋前往往有水塘和禾坪,即使居民洗涤、晾晒物件的场所,又自然成为其继续朝前发展的势力范围。

塘边村的八大屋就是典型的庐陵民居的形式。为清朝道光年间大财主刘致美所建,坐东南朝西北,前后各四栋,占地一千二百八十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巷道由青石板铺就,中为鹅软石,从正面院进去两侧是廊房,隔巷道与正房相对,正房后有杂舍,廊房有木吊楼。八栋大屋皆以巷道相隔,房屋正面有两个大门,室内装饰兽禽花卉、喜剧人物故事,或雕刻或彩绘,内容丰富,工艺精美。

与此相似的还有塘边村里面的二十四栋屋“文明坊”,“文明坊”内有名居24幢,巷道纵横,大小一致,为村中一刘姓富商所建。内中的建筑的形式大致一样,两排建筑相隔两米左右。整个建筑只有两个出入口。前面一个大门,后面一个小门,小门一般不会打开。通过对塘边村民居的分析和测绘,可以看出塘边村的民居显现出稳定性,实用性和封闭性的特点。

1. 塘边村民居的空间和结构

塘边村的民居属于典型的庐陵民居。单独的庐陵民居普遍为“一明两暗三开间”的结构,明间为厅,暗间为房,前厅宽大,后厅较小,左右房间对称,陈作“一厅六房”,也有的是“一厅四房”,以六房为多。屋内用穿斗的梁柱和木板隔成厅、房和楼层。在庐陵地区,除了祠堂大部分庐陵民居已经取消了天井,为了解决室内通风采光的问题,在大门入口处上方的屋面直接敞开一个豁口,利用这个豁口采光和通风。豁口一般狭长,中间宽两端窄,站在厅堂内,抬头可见门上方有一线光。同时为了避免雨水从豁口落进厅堂,又在豁口下方做一个长方形多大内水沟。雨水直接通过内水沟流入两边的水槽。有的地区,主要是在赣江东岸富水流域的青原区陂下地区的民居不采用豁口,而是在门的上面墙体上开出两尺多高的高窗或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虽然这种采光形式,一定程度解决了采光的问题,但是由于开口相对于整栋民居所占的面积较小,没有传统式的天井的采光的效果好。庐陵民居的这种做法,强烈的冲击了传统民居“四水归堂,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宗法观念。庐陵地区民居天井的改革和演变,形成独特的“天门式”,替代了传统的天井形式带来的潮湿和寒冷,而且节省了空间,同时也解决了采光的问题。

无论是赣南的围屋或者是徽派的民居,多讲究大家聚集而居,庐陵人虽然也是聚集而居,但每户人家相对又是分开的。摒弃了一个家族居住在一个屋子的模式后,这种形式的民居会比传统天井式的民居更节省空间,所以很快被庐陵人所接受。同时,由于天井是开敞的,与室外环境沟通、容易受到外界恶劣气候的影响。而庐陵地区处在吉泰盆地,夏季炎热太阳辐射强烈,冬天北方寒流直驱而入湿冷难当,天井式的民居发展到后来成为天门式的民居是适应气候的表现。

单栋民居平面虽然也以进为单位,但常常只有一进半,一般为两层,由于第二层不住人,用来堆放杂物,第二层层高一般为第一层的一半。庐陵民居是典型的排山房,山墙不承重,由木梁做成的房架起到承重的作用,撑起整栋房屋。在塘边村中,经常看到墙已经塌毁但是架梁任然挺立着的落败的民居。

2. 材料

由于庐陵地区的土壤中含的铁质多,经烧制后的砖块呈现深青色,而且很坚固。这样的青砖经过打磨后,可以直接砌墙使用,而不用去用石灰粉饰。庐陵民居的外墙俗称“清水墙”,用灰色的砖块层层垒砌起来。用木炭灰和石灰、细沙相伴的泥料,沿着青砖勾勒出一条条笔直的线,颜色比砖块的颜色稍深。这样的做法使得墙面呈条格状,墙面看起来整齐朴实而又美观大方。

清水墙也有不同的做法,青砖平放砌筑,称为“眠砖”,竖起来砌筑的称为“斗砖”,指砖块垒成斗状,方格形,中间用砂石料填充。“斗砖”方式砌起来的墙没有用“眠砖”方式砌筑的坚实,但是要节省砖块,降低造价。所以在庐陵地区,有的民居是采用这两种方式结合而建的。有的是两眠一斗,即平铺两层在竖一层,有的是一眠一斗。为了保持墙体的稳定,在勒脚和墙体阳角的位置,大多设置了纵横或是竖条的石块连接,起到拉结作用。

结论

江西作为著名的移民通道,长期处在一个动态、开放的人口流动和文化交流环境之中。江西北部的婺源县长期隶属徽州, 迟在明初就已形成成熟的徽州居住文化,赣南受到客家文化的影响,形成独特的赣南客家围屋。只有赣中地区吉安,抚州及周边地区其民居建筑受到的外界影响较小,基本形成了类似的民居形式,是地地道道形成的赣派民居。如今,这些古村落都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吉安这边土地上,承载了庐陵宗族的历史,显现出独特的赣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梦溪.[庐陵宗族与古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7

[2]胡龙生.庐陵古村[M].北京:中华书局,2002.2-10

猜你喜欢
豁口天井民居
每个人都有一道生命的豁口
学校的天井
米拉的豁口
古城中的巨大“印章”
这样来介绍民居建筑
一定要留个天井
一定要留个天井
雨天
这样介绍民居建筑
第七只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