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分析

2015-10-21 18:15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

王 芳

【摘 要】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诱发原因以及防治策略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寻找其诱发原因,并给与相应的治疗对策,总结其良好的防治策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自我护理意识以及体重指数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经比较分析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后自我护理意识及体重指数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诱发原因,然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告知患者合理饮食、按时服药和适量运动,能有效预防低血糖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原因;防止策略

随着糖尿病在人群中的普及,降血糖方案越来越成熟,疗效也有明显的改善,血糖达标的成功率也在不断的提高[1]。具有身体状况较差、病程较长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要特别警惕低血糖的发生,低血糖在某些情况上危害程度甚至要比高血糖高,严重者可导致心、脑血管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探索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原因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对的治疗方案,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患者100例,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49.15±12.78)岁,糖尿病病程4-20年,平均(8.51±3.42)年。在以上100例被调查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合并肾病12例,脑血管疾病17例,冠心病4例,高血压20例。被调查的患者临床表现均经WHO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均确诊为糖尿病2型患者。100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临床表现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反应都是多样且不典型的,本文调查的患者中出现精神行为异常、意识障碍、偏瘫以及昏迷等症状的有20%,出现出汗、心悸等交感神经的症状患者有75%,还有20%患者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所有患者在入院时检测血糖值为0.8~2.5mmol/L。根据《内科学》诊断所有患者均患有低血糖症。

1.2.2治疗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立即要对其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60~100ml静脉推注,然后用10%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同时还可以采用神经营养剂、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吸氧等方式对症支持治疗[2]。为了维持患者的血糖浓度在6.8~11.1mmol/L,护理人员要每隔一个小时便为患者测一次血糖。如果患者出现休克、昏迷症状,护理人员可以加用氢化可的松150mg静脉滴注,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应激状态,在72h内密切监测其的血糖浓度以及病情变化。

1.3观察指标

对100例低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自我护理意识和体重指数变化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治疗前后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在软件SPSS17.0上处理,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比较分析显示,患者在治疗后自我护理意识及体重指数依次为(46.54±3.16)、(25.47±1.92),均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自我护理意识及体重指数比较

组别 n 自我护理意识 体重指数

治疗前 100 39.78±6.24 23.11±2.59

治疗后 100 46.54±3.16 25.47±1.92

t 9.6647 7.3199

P <0.05 <0.05

3讨论

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2.77mmol/l(50mg/dl),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常见的并发症。低血糖早期症状以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等,较严重的低血糖常有中枢神经系统缺糖的表现,如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3]。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特殊的体质,缺乏交感神经兴奋而容易产生无症状性低血糖,抢救不及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本文通过对10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得知,诱发低血糖的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许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足,缺乏对糖尿病的基本了解,认为糖尿病只会并发高血糖,而不会发生低血糖症状。○2部分患者自律性不够,不能坚持正确规律地监测血糖,而且经常会忘记胰岛素注射的时间、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物后未进餐、饮食过少、饮酒过量等。○3由于老年患者身体内的各种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器官无法正常使降糖药物在体内代谢分解,在患者身体里日积月累发生低血糖。○4对自身疾病的不重视,常常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来服用降压药,病情稍有减轻便不按时监测血糖值。

针对老年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症的原因可以做出如下几种防治策略:○1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宣传工作和教育工作,增强其对糖尿病的了解,为患者详细介绍降糖药物的种类、剂量、作用高峰时间,叮嘱患者在服用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时,要咨询医师,避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左右治疗效果○2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到饮食调控对防止糖尿病发生并发症的重要性,告诫患者平时饮食要有规律,做到定时定量,在发生低血糖的时候可以适量的摄入糖分。○3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运动类型,如散步、气功、太极等。在锻炼前注射胰岛素最好在腹部等肌肉运动少的部位,防止胰岛素快速吸收出血低血糖现象[4]。○4老年糖尿病患者经过确诊为低血糖时,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如采用50%葡萄糖注射液推注以缓解病情,再送医就诊。

综上所述,充分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原因,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嘱咐患者合理的用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和加强护理,能有效地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着积极地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福平.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3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22:17-18.

[2]张晋波.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临床分析和预防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2,03:40-41.

[3]马虹颖.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防護措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13:996-997+1005+6.

[4]胡慧玲,郑小红,冯霓.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9,02:46-47+50

猜你喜欢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血糖反应也会骗人?
糖友,当心低血糖突袭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社区老年糖尿病甲真菌病感染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分析
试论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护理延伸服务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低血糖,您真的认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