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舒适护理在心脑血管护理中的应用

2015-10-21 18:15苗冬梅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舒适护理效果

苗冬梅

【摘 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心脑血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行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实验组患者在心理、饮食、体位、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行舒适护理干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情绪,大大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手术效果,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心脑血管;舒适护理;效果

心脑血管疾病包含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表现为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病变,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1]。其中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主要为动脉硬化导致的心脏和血管两方面的疾病;脑血管疾病又称为脑中风,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故障导致的疾病,常见的疾病有高血压脑溢血及脑梗等。随着年龄增长和器官功能不断弱化,血管韧性急剧降低,心脑血管患者主要为中老年群体,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治疗不仅需要及时、快速的的手术疗法,术后全面护理干预也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舒适护理干预在心脑血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简要阐述,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1名,女性19名,年龄为40-79岁,平均年龄为(61±2.3)岁。40例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率失常患者10例,高血压脑溢血患者16例,脑梗患者14例,所有患者入院检查后第一时间均行相关手术治疗,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具有表现如下:

1.2.1心理护理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迅猛,病情危重,中老年患者担心自己术后出现康复障碍,给家庭或子女造成巨大的负担,以致术后普遍出现焦虑、紧张及恐惧等心理障碍。这些负面情绪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患者心脏负担,使患者颅压升高,不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所以当患者清醒以后,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流,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用通俗的语言为患者讲述康复的良好反应,有效排除患者恐惧心理,使其建立康复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干预。

1.2.2疾病健康和饮食护理

护理过程中要依据不同疾病患者搭配科学的饮食结构,术后患者禁食解除后,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多补充高蛋白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满足患者易消化需求;同时要低盐、低脂肪和低胆固醇,起到降血压和降脂的效果;多吃粗粮,每日补充新鲜蔬菜和水果,满足机体对纤维素、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营养需求;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同时戒烟戒酒,适当食用蜂蜜,保证每日足量的饮水,预防、缓解便秘,养成良好的科学饮食习惯。

1.2.3体位护理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术后均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在体位选择上,高血压脑溢血患者术后一般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全麻未清醒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患者在坐起或躺下时,动作尽量舒缓平稳,这样可有效防止动作过快造成患者血压瞬间升高,避免患者出血头晕、呕心等症状;脑梗患者体位选择上采取侧卧位,这样有利于患者痰液、唾液流出,保持呼吸道通暢。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卧床时间长,护理过程中需定期为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及按摩护理,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每日为患者清洁身体,更换舒适透气的棉质衣物,防止患者产生褥疮。

1.2.4并发症预防护理

心衰和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严重并发症。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药物剂量和配制方法,严密监测患者心电、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等重要生命指标[3]。一但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现象立即报告主治医生,遵照医嘱迅速准确配制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及时对患者进行除颤处理,同时对患者用药反应进行观察,避免严重并发症的产生。

高血压脑出血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继而产生不同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偏瘫、感染和应激性溃疡[4]。日常护理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患者口腔和呼吸道清理,及时为患者清痰,保持气道通畅。

定期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依据患者情况口服云南白药或静脉注射甲氰咪呱,以便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溃疡;当患者出血情况加剧时,通过胃镜直达病灶进行止血,同时进行补液和补血,维持患者正常血容量[5]。

脑疝是脑梗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变化,观察患者意识及瞳孔光反应,如患者出现头痛、呕吐、意识不清楚或瞳孔光反应迟钝等,则应立即通知医生紧急处理。

2.结果

通过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患者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平均住院天数(月) 患者满意度(分)

观察组

对照组 20

20 6

10 95

79

3.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该类疾病发病前普遍无明显征兆,一但发作就会使患者各项生命指标产生急剧改变,部分患者甚至会立马死亡。临床诊断中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为患者抢救赢得宝贵时间。同时术后结合舒适护理干预,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诊疗,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及时为患者补充全面均衡的营养,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处理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舒适护理在心脑血管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海燕.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4:220.

[2]皮静花.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9:105.

[3]陈绍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9:32-33.

[4]彭文翠.1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6:172.

[5]孔祥利.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2,32:7016-7017.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舒适护理效果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下某院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采购情况分析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心脑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吸烟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致澳大利亚平均每天17人死亡
灵动耳环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