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2015-10-21 17:15丁若非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8期
关键词: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

丁若非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的常见内容,并从实际施工环境出发,提出了框架式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工艺

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工艺控制内容

1.1 梁柱节点箍筋施工技术

在钢筋框架施工过程中,梁柱节点区域因为钢筋较为密集,且钢筋结构形式复杂,尤其是处于钢筋结构中间部位的承重柱子处,钢筋纵横交错、纵向钢筋必须置于柱纵向钢筋的内部,并呈井字形交叉,这极大的造成了钢筋柱箍筋绑扎的不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先安装梁板模板,之后绑扎钢筋,在钢筋安装结束之后,梁柱将整体沉降,则节点处的箍筋将不能绑扎,导致梁柱节点处出现钢筋杂乱的问题,从而影响梁柱的整体质量。同时,节点关键区域的箍筋施工技术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通常要求箍筋封闭、末端设置弯钩。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导致节点关键区域的箍筋质量不能达到标准。施工过程中,有采用两开口箍筋相对拼合的施工方法,或者是使用提前将箍筋绑好,并与梁下沉放置,从而导致下沉过程中因为钢筋相互摩擦而不平衡,造成箍筋放置错乱。

1.2 混凝土强度等级

根据一般的施工设计要求,梁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得超过5Mpa,否则在梁柱施工时必须对梁柱混凝土浇筑施工程序进行专门处理。尤其是对节点核心区域混凝土强度有要求的混凝土,其设计强度要与柱体强度一直。但是,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超过梁板设计强度要求时,必须对梁柱节点密集区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保证节点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要求。

1.3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保护层厚度通常有具体要求,通过合理的钢筋混凝土厚度来保证框架结构的整体耐久性,增强钢筋的整体锚固能力。但是,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必须满足具体的

设计规范要求,当过厚时会出现结构开裂的问题。施工过程,要对误差进行控制,保证在合理的范围之中,因此要对施工规范及标准进行严格执行。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标准和规范严格执行施工工艺,通常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框架柱箍筋的施工难度较大,施工过程中技术要求较多,因此在安装过程中不能完全保证内外一致。部分单位为了安装模板的便捷性,经常将箍筋做小,从而导致保护层功效受影响。在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因为楼层的标高一直,在同时穿越柱节点的过程中,会导致其中一侧的框架梁面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过大,井字架梁面混凝土厚度偏大,这些问题通常难以避免,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1)梁箍筋下料时因为必须从一端的框架梁向另一端的框架梁面筋穿过,若完全按照该尺寸下料,将导致梁柱面筋不能直接绑扎至钢筋上,对梁柱骨架受力造成影响,因此梁柱箍筋下料时通常要求高度小于2~3 cm左右;(2)施工时若保护层厚度增加,则截面的有效高度下降,梁柱的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下降,设计时应该考虑这种影响。

二、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的现状

1.1 钢筋结构施工问题

钢筋结构中主要的问题就是梁柱节点的施工问题,梁柱节点的施工复杂,具体表现为节点结构复杂,高空作业多,钢筋分布密集,施工难度大。 尤其是高层建筑中的中间柱子,钢筋交错更加复杂,给绑扎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会导致有些地方的箍筋无法绑扎,给建筑的整体质量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还有一些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意识到箍筋的整体横向绑扎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便用两个开口的箍筋拼合,但是整个节点区均采用开口的箍筋显然不符合建筑钢筋绑扎的规范要求。其主要的缺陷是:(1)在不安装侧模板的情况下无法安装板模板,导致模板支撑系统不稳定;(2)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所有的钢筋都要经过二次运输,但是在交错复杂的结构体系中,钢筋的运输和搬运是非常不安全的;(3)模板的支立和钢筋的绑扎需要进行交叉施工,这样也就不利于现场的施工管理,施工延迟现象比较严重,影响工期。

1.2 混凝土施工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柱混凝土和混凝土框架、梁板。其中柱混凝土的强度设计要比梁板高,并且其强度差与建筑物的高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建筑越高,两

者的设计强度差也就越大。 现浇混凝土框架往往会出现烂根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混凝土漏筋和孔洞的现象。 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预先没有对楼板进行找平,或者是将标准框浇出底面。 当

层段在 5 m 以上的时候,将混凝土从顶部直接进行浇筑。 自由落差在 3 m 以上,在网内钢筋阻拦下料使粗细料分离,还有就是底部模板没有进行堵缝,导致混凝土部分流失。 也存在底部垃圾未清扫干净、

振动棒长度不够等原因造成的烂根问题。

三、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梁柱节点的施工质量控制

由于梁柱节点施工的复杂性,以及施工给工程带来的安全隐患,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先立模后绑扎钢筋的施工方法中。 一旦出现上述问题,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通常采用的是从对面两侧加开口箍筋的做法,但是要保证开口箍筋的数量,才能够符合必须封闭钢筋的施工要求。 梁靠近支座处剪力最大,箍筋能够有效的抵抗剪力。 从建筑抗震角度去思考,如果箍筋与支座的距离过大或者是密

箍区不够长,都会使支座处的受力增大,甚至会造成剪力破坏。 支座与第一根箍筋的距离应该控制在50 mm 以下。 由于梁的箍筋返工不仅麻烦,还会影响工期,所以在梁骨架落入梁模之前,要严格的检

查是否存在错漏,完全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够将梁骨架落入梁模里。

3.2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混凝土搅拌

砂、石的进料应严格按重量计量,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及时调整好配合比的用水量。投料顺序石子、砂、水泥。掺外加剂时,粉状外加剂宜与胶凝材料同时加入搅拌机内,液态外加剂宜与拌合水同时加入搅拌机内,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

(2)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为了有效的防止混凝土烂根的现象,应在上次浇筑后加相同规格的方框,并将框面浇平,继续上浇前支模从板面开始,并且要保证框架柱的自然密实。 在冬季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当混凝土出罐的温度小于 14 ℃,或者是混凝土入模的温度小于 5 ℃时,应该立即停止浇筑。 此外还需要对昼夜最低和最高温度进行测量。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一切温度不能满足施工设计要求时,应立即停止施工。

(3)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一般高层建筑工程中采用的是泵送混凝土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缩短工期,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但是还有一些工程,即使制定了合理的配合比,但是还是会出现混凝土强度不够的现象。 主要的原因就是工程为了节省工期,而对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足。 相关技术专家指出,其强度比全湿养护 28 d:全湿养护 3 d:空气中养护 28d 分别为 2:1.5:1,由此也可以看出养护的重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而言,一定要掌握或出现造成

质量问题的内容,同时还要加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按照设计规范要求,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并且做好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只有不断的完善各项工序的施工质量,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俊.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

[2] 涂志強.谈框架结构梁柱节点设计与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0(03).

[3] 任全宏,常建军.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房屋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陕西建筑,2007(07).

[4] 周立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梁柱在施工中的节点处理[J].工程抗震,2003(04).

猜你喜欢
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研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改变使用功能的框架结构加固后抗震分析
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技术
框架结构极端条件下连续性倒塌的综合防范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