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遗址保护更新与人文遗址游憩型CBD的模式初探

2015-10-21 17:12安博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央商务区街坊片区

安博

摘要:高密度城市核心建设区中尚存留的城市古代遗址是承载地域人文特色的重要城市印记,具有相应的研究、欣赏和人文历史的价值。笔者试对处于城市中央商务区内的历史人文遗址保护与更新的方式进行探索。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的保护案例,探索结合城市中央商务区规划的城市历史遗址保护和更新的模式。

关键词:

城市遗址;保护与更新;城市中央商务区

1 概念阐释

1.1城市历史人文遗址保护与更新的概念内涵

由于城市遗址所处位置的独特性,即在城市的高密度建设区内,城市古代历史文化遗址以其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意义,考古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不仅仅是城市中亟待保护的珍贵人文要素,它更是以珍贵实体的方式承载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城市的文化印记和历史发展轨迹的印证。因此在现今的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高密度建设区内的城市遗址保护是一直被赋予关注的重要环节。

同时,城市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需要与城市本身规划和居民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除了在考古和保护层面上,与城市规划建设和居民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彰显城市人文精神。

1.2 CBD的概念阐述及发展

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是城市中央商务区的简称。1923年,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学者欧内斯特·伯吉斯(E.W.Burgess)由他提出的“同心圆模式”理论(Concentric Ring Model)第一次提出了CBD的概念。此后,CBD的概念又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到中后期时,CBD的概念则主要强调其商务办公的职能。

CBD的特点主要是:高密集度的就业中心;高密集度的建筑建设,高容积率,建筑形态垂直发展;核心区无常驻人口,交通、人流量大;公共绿地空间聚集程度高。但是CBD高度集约的负面影响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愈加突出,成为了经常发生城市交通堵塞,阻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面对新问题的出现,学者提出CBD应朝着功能高度复合性的方向发展的理念,即复合型CBD。复合型CBD除了其本身着重强调的商务功能外,更好地兼顾了居住、购物、娱乐、文化、休闲、教育、交通等等基础城市生活功能需求。城市核心区域的功能多元化使整个CBD的空间利用率大幅提升,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也更宜居的城市生活空间。

2 人文遗址游憩型CBD模式的提出

人文遗址游憩型CBD的模式是指城市历史遗址保护结合复合型CBD建设的一种特殊的遗址利用和更新模式。这种模式的产生基于在城市高强度土地开发区内涉及到历史遗址保护需要的情况。这类城市遗址由于其所处区位的特殊性,因而对它的处理方法有必要区别于单纯的历史遗址保护,它的保护需与其周围环境相结合。

人文遗址游憩型CBD概念具有以下特点:

1)结合复合型CBD的概念,城市遗址使传统CBD的单一功能得到补充,从微观层面上丰富了CBD的城市人文特征,使现代建筑与历史古迹相互辉映,丰富CBD的时空叙事体验,达到商业和文物保护“双赢”的局面。

2)人文遗址游憩型CBD使高层建筑林立的城市商业中心更具有人文气息,成为能够吸引城市居民及游客进行户外活动和历史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场所。

3)城市遗址的设计可以结合CBD的绿地空间布局,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4)城市遗址的保护与更新设计尽管在形式、尺度等方面需要与周围环境结合,但遗址本身的保护因素应放在首要地位。

3 人文遗址游憩型CBD案例——成都市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更新

3.1 案例背景

3.1.1 成都市中央商务区发展概况

成都市的CBD包括天府广场商业圈、春熙路商业圈、盐市口商业圈、骡马市商业圈等。近年来,应对传统中央商务区问题的凸显和职能的减退,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了成都CBD的发展规划应向着复合型CBD的方向发展:“将城市核心区打造为辐射西部的现代商业、商务中心;将其行政办公、居住、高等教育等功能向外疏散,逐步增强商业、商务、文化等功能。”(《成都市总体规划2003 ~2020》)

3.1.2 四川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概况

四川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于2007年10月,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被发现。发掘面积达4800平方米。大量的遗迹中,有唐宋时期的街道、房址和排水设施最为重要,其中唐、宋时期大小排水渠16条、铺砖面路4条、泥土支路4条、房址22处。道路保存状况良好,两侧房子错落有致。各房子大小不一,均面向街道开门。排水系统也十分清楚,与街道、房址相配套的大小排水道16条,形成十字形地下排水管网(如图2)。

3.1.3 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的区位与历史背景

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位于成都市市中心最繁忙的春熙路商业圈,同时紧邻大慈寺历史街区、春熙路与红星路,南临东大街(如图1)。江南馆街区,连同大慈寺片区历史上本就是成都的文化、商贸中心。九龙仓国际金融中心是一处现代高层建筑的商务广场设计,位于红星路、大慈寺路及江南馆街三大商业主干道的交界處,其建设用地恰好占用到了江南馆街遗址的位置。

3.1.4 江南馆街所在片区的历史背景

江南馆街历史遗址所在的大慈寺片区在成都的历史上也是文化、商贸中心。2004 年,成都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大慈寺片区的历史保护街区的地位,针对此片区的更新规划也已经展开并实施建设。大慈寺以其突出的宗教文化功能已经极大地丰富了CBD商业区单一的零售功能,成为吸引人流的重要城市人文旅游景点。

3.2 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保护更新设计原则

首先,更新设计应体现人文遗址游憩型CBD的复合性。由于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的区位特殊性,保护更新需结合CBD区域内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规划,将遗址的保护更新与CBD的室内外活动空间系统结合起来,同时辅助大慈寺片区的宗教文化功能。体现出CBD功能的复合性。

其次,更新设计应着重体现人文遗址游憩型CBD的历史人文特性。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在区位上及城市人文特色上,都与大慈寺片区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应避免其历史人文片区的单纯商业化、现代化的表现手法。遗址的保护可以与成都大慈寺历史片区的规划设计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烘托出此场地人文历史文化、文脉的整体性、连贯性,有效地强调、突出该片区的特定历史人文性质,使其主题鲜明,更具游人吸引力。以便从城市历史人文的角度,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和大慈寺片区最终形成成都市核心区域中的人文遗址游憩型CBD的经济增长点。

3.3 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与人文遗址游憩型CBD结合的保护更新的初步设计

3.3.1 遗址保护在人文遗址游憩型CBD中的游憩功能体现

遗址的表层空间设计与周边环境相结合,表层空间除了其对遗址的保护功能外,重点突出它对城市中央商务区中的游憩功能的补足。

首先,在材料运用上的体现:遗址所在环境是以现代高层建筑景观以及通过性强的硬质铺地构成的城市商务景观,遗址的表层空间则倾向于选用软质材料为主的设计,补充过度单一的城市景观材料特性,使其更具游憩类型空间的吸引力。(如图3)

在交通系统上,遗址上层的交通系统与周边道路交通有效连接,达到引导和疏散人流的目的。道路设计在竖向上引入适当的高差变化,营造适当的地形变化,丰富空间视线和城市绿地的层次感。(如图4)

3.3.2 遗址保护在人文遗址游憩型CBD中的复合性体现

由于所在区位的特殊性,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在规划功能安排上将保护的必要性功能与成都春熙路商业圈的绿地系统规划相结合,使其与成都商业中心区规划在城市景观层面上协调,使城市历史人文遗址保护需求与现代城市商务景观和谐共生。

利用遗址的遮盖保护结构,从功能和结构上都对其进行扩展和加強,并与CBD公共绿地空间相联系。除了对于遗址的保护功能之外,丰富城市绿地形式,并以绿地空间为依托烘托出其作为户外活动空间一部分的城市人文历史环境的游憩和体验价值。

3.3.3 人文历史语汇的现代意象式表达

作为在城市中央商务区中的遗址保护更新案例,历史人文审美与现代景观美感的交融在设计中的显得尤为重要。平面设计形态结合保护和游憩空间的功能,将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中存留的街道、房屋及排水渠的点状及线状形式延伸、运用到新架构的地表之上,将历史中的街道格局展示于现今的繁华商业区之中,并使之构成游憩空间的实体体验元素(如图5)。运用现代空间营造,结合中小型灌木和灯光照明的形式将传统的建筑开间格局延伸到保护结构上层,使传统空间格局与现代绿地游憩的空间结构相呼应,增强遗址的人文性在现代空间中的体验性。这样的上下层面的呼应,表达出历史与当下、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交流共生的城市建设精神,营造时空交错的场所,使遗址的保护与更新有效的成为彰显城市历史人文特色的要素,融于CBD绿地系统的城市人文景观,而不是脱离于整体CBD规划的孤立的遗址保护点。

4 结语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一直受到重视,也面临着城市CBD建设开发与保护的不同需要而提出的设计问题。为了延续城市的传统人文精神和特色,将历史人文遗址的保护利用与复合型城市中央商务区的现代商业建设结合起来,探索新的模式,是有利于城市未来发展的有益的探索途径。

参考文献:

[1] 浅析历史街区更新型RBD与城市CBD的有机互动——以成都大慈寺历史街区更新规划为例 宋捷; - 《现代城市研究》

[2] 文物古迹保护与城市设计 王蒙徽; - 《新建筑》

[3] 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严文明 李伯谦 徐苹《中国文物报》

[4] 浅谈城市商务中心区规划 刘玉萍; - 《大众科技》

[5] 城市记忆活力复兴的设计方法研究 范赛玲

猜你喜欢
中央商务区街坊片区
创新又贴心
狗咬男孩两次 父亲打死狗遭索赔
唐朝城市街坊布局规划
官宣:临港新片区管理49条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新”在哪里,“特”在何处 ?
百万庄小区街坊调研及街区改造设计
中央商务区构建模式探析王征
中央商务区(CBD)大型社会活动组织与事故预防
永不相识的街坊
蓝光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