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设计变更使老水利设施发挥余热

2015-10-21 17:12张青容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7期

张青容

【摘要】一些老的水利设施由于使用年限限制或年久失修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使用功能,如何利用设计变更或改造使老的水利设施重新焕发活力发挥余热,是水利建设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简要介绍了合理利用设计变更使老水利设施发挥余热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承载力检测;设计变更;度汛

1、工程概况

由我公司(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汕头大围六个应急堤段达标加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加高培厚加固堤身、加固险工段、新建或重建水闸和穿堤建筑物。其中四千亩围及乌桥岛堤段应急工程13.081km,堤围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四千亩围东起西港河右岸、西至大港河左岸。自2010年10开工,由于各种原因堤围的涵闸重建项目直至2013年11月设计图纸出通过审核,施工方开始施工:四新大涵1、四新大涵2、四新大涵4、四新西涵1等涵闸均在11月份开工建设,但新建涵闸四新西涵2由于多种原因2014年2月16日才开始施工,此时离汛期到来只有2个月了,即只有2个月的枯水季施工期了。

2、工程设计变更的原则

四新西涵2是在老涵原址处重建的,在挖除老涵顶盖后,发现老涵闸边墙及底板的质量良好,没有破坏,老涵闸基础面高程为-2.75,涵内宽度3.7米,如果在老涵闸基础上新建涵闸,可以满足涵闸的几何尺寸和高程要求即能满足涵闸的通水功能,2月25、26日业主委托中水珠江检测中心对老涵底的两个关键部位:堤顶中部投影处、新建涵闸门处进行承载力检测试验,试验结论为:两个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136kpa,均大于设计承载力(110kpa),即说明在老涵底板上建设新涵是安全可靠的;参建四方的代表多次到现场考察,经协商同意取消原设计的水泥搅拌桩基础,利用现有的老涵底板为涵闸、外江翼墙、外江护坦的基础;涵闸和外江护坦及翼墙包裹在老涵的老边墙内(边墙高2.35米、顶部高程-0.30),对此块涵闸的方案为:保持原设计内涵尺寸,边墙与老边墙满断面浇筑、涵闸顶盖板覆盖老涵边墙;通过以上方案的变更可以减少投资16万元;由于此设计变更涉及结构的变更属重大设计变更需要原设计审批单位批准后才能实施,在参建4方共同努力下设计审批单位—汕头市水务局在3月初就批准了此项设计变更方案。此项设计变更满足了设计变更的几个条件: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施工的可行性。

3、施工过程

由于设计变更方案的及时出台,我施工方利用此时节干旱少雨抓紧施工,3月13日就完成建基面的清理(包括防滑齿墙的开挖),钢筋、模板、止水带等工序有条不紊的开展,3月16日就浇筑了涵闸底板、护坦的混凝土,3月26日浇筑完成涵闸边墙及顶板、翼墙的混凝土,4月初闸门和启闭机进场,4月20日完成了闸门安装,随着涵闸与堤身连接段的施工完成和结构物墙背的填筑完成,新建涵闸通过两个多月的建设具备了防洪度汛的能力。

4、成本和工期的节省

由于减少了水泥搅拌桩,仅此一项就减少投资16万元,有良好的经济性。但工期的节省意义就特别重大,涵閘在4月下旬就完成了主体施工,安装了闸门,具备了防汛能力,与在先前11月开工的其他几个涵闸相比,在同期完成了主体施工。进入5月广东东部的雨水比往年都要多。如果进行水泥搅拌桩的基础施工所需要的工期为:从开挖完成建基面、铺设碎石垫层、搅拌桩机进场施作、成桩后28天取芯检测和承载力试验,共需要60~70天才能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这个变更就节省工期2个月以上,为在主汛期和雨季前完成涵闸的主体施工赢得了宝贵的2个月,所以其在安全度汛方面意义很重大。

5、安全与总结

由于四新西涵2涵闸在4月底就完成了主体结构施工,在5月份的雨季施工中只完成了启闭机安装和结构物周边回填土方,涵闸与堤围连为一体,达到了防洪防潮的要求,在14年6月15日热带风暴-海贝思(14年第7号) 在汕头登陆,雨势较大,并正直农历十八天文大潮,潮位超过设计的围堰高程,但涵闸的闸门已经安装完毕,抵御了这次比往年提前到来的台风。四新西涵2的全部工程项目在6月底完成,相关验收资料及时完成,7月11日完成了水下通水验收,现在西涵涵闸2可以发挥防洪排涝的功能了。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及合同完工验收都在15年的年初完成了验收并交付使用。

图一:现场承载力检测图 图二:基本建成的涵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