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提标改造技术的实例讨论

2015-10-21 17:12黄俊峰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改造技术实例

摘要:为了国际上日益推进的环保建设,电镀行业的废水处理工艺也不断进行改进和更新,以达到满足环保条件下(《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的处理要求。本文针对该项技术首先对电镀废水处理技术进行简单概述,然后用实例具体分析电镀废水提标改造技术的操作工艺。寄希望对提高电镀行业电镀废水处理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镀废水;提标;改造技术;实例

一、电镀废水处理技术概述

电镀废水污染性高,甚至有的废水含有大量的致癌、致畸变的剧毒物质。基于此,未经处理的电镀废水一旦进入人们日常饮用的水源中,对人們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电镀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日益严重影响及《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的颁发和实施规定,电镀企业污水排放均需执行表3标准。传统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环保要求下的废水排放标准,因此电镀废水的提标改造技术的出现势在必行。

二、电镀废水提标改造技术的具体实例分析

(一)工程概况

深圳市某五金电镀企业,主要生产各式厨具电镀配件,产生较大电镀废水。该工厂电镀产生的废水主要有含氰废水、含铬废水以及酸碱重金属废水等。各类废水排放量见下表1.

在环保条件下,该省地方标准电镀废水排出的污染物限制需要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的标准。

(二)提标改造前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该厂原来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主要是通过对含氰废水和含铬废水进行预处理后并入酸碱金属离子废水中再进行综合处理。这种处理方法对废水进行了一定的分类,是一种较为经济的处理工艺方法。具体的流程见下图2。

改造前的废水处理工艺要满足上述标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在工艺流程中,废水收集部分仍然不完善。该企业的工厂电镀车间较多,各种水质的水并不能严格化的分开收集和处理。2)在含铬废水的处理中没有单独进行沉淀处理。另外,原工艺的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并不佳,从而影响出水的水质。3)原工艺处理环节的中和反应环节的能力欠佳,造成铜和镍的含量超标。这是该厂废水处理工艺改造中较为关键的问题。4)对于含镍的废水,原工艺采用混在综合废水中合并处理的方法,而没有进行单独收集处理,这也是造成镍含量超标的重要原因。5)原处理工艺没有生化处理系统,因此对于废水中的氨氮、总磷以及有机物等污染物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

(三)改造后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针对原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工艺进行改造。由于《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的标准对含铬,含镍类废水要求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检测达标,所以将含铬废水、含镍废水单独收集处理后再与其它股废水混合处理。改造后的工艺流程如下图2所示:

以下对各个流程进行简单说明:

1、含镍废水的处理

主要原理就是采用加碱沉淀的方法,让镍离子形成Ni(OH)2↓,针对化学镍,则采用加酸让其形成络合镍,然后加入氧化剂的形式让其形成镍离子,最后通过上述方法沉淀出来。在含镍废水的处理过程中,需要用PH计来控制加酸加碱的量。

2、含铬废水的处理

通过在废水中加入还原剂,如二氧化硫等,让废水中的+6价铬离子还原成+3价铬离子,然后通过加入碱的方法,让+3价的铬离子形成Cr(OH)3↓,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同样,在该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使用PH计来控制加碱的量,在还原剂的加入中也是自动添加的方法。

3、含氰废水的处理

含氰废水是电镀工艺中最主要的废水,在改造后的工艺处理流程中主要采用两级碱性氯化法来进行含氰废水的处理。主要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不完全氧化过程,也就是将氰离子(CN—)进行氧化,使之反应变成氰酸盐(CNO—)。第二个过程就是完全氧化的过程,将上个过程的氰酸盐进行进一步的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氮气。这样就将含氰废水的氰离子变成气体析出,达到去除的目的。同样适用PH计控制酸碱的量,用ORP计控制氧化剂的量,采取自动加药的方法。

4、综合废水的处理

综合废水中一般是游离态的重金属离子,采用的方法为加碱沉淀的方法,让重金属离子形成M(OH)n↓,析出,同样采取PH计控制酸碱的量,自动加药的方式。

5、前处理废水预处理

前处理废水主要含油、酸、碱以及部分表面活性剂,重金属离子等含量较少,因此该过程重要是除油和COD去除。在进行该部分的处理前需要对废水中少量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去除,采用的方法仍然是加碱沉淀的方法,同4。COD的去除主要采用的生化法,通过排入生化处理系统中进行去除。

6、生化处理

上述所有废水的处理后都需要统一经过生化处理系统进行生化处理后,才能排放,该过程采用的工艺方法为:酸化水解+缺氧+活性污泥+MBR(膜生物反应器)。重要的工艺是采用MBR,即膜生物反应器的原理,让污泥和水进行高度的分离,进而排除处理后的水。

(四)废水处理效果

经过上述工艺改造后,去除率高,废水的排放能够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的标准,出水的质量大大提升。

三、结论

随着电镀行业的发展,电镀工艺的不断创新,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也需要跟着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满足当前环保质量要求。在改造后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上,将废水进行分质、车间进行分水并在输送中采用分流的方法是经济可行的,对含量大、处理难度大的废水预处理后再进行综合处理能够提高去除率,优化最终排除的水的质量。在改造后的电镀废水中仍然需要注意:当不能确保废水彻底进行处理的情况下,需要将所有的车间水全部进入生化系统进行处理,当总出水COD达标后,方可停止再次处理。另外,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对处理效果起到保证性作用的配套设备以及附属的材料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

参考文献:

[1]邓杰帆.环保技术创新联盟高效运作思路——以电镀废水提标研发实践为例[J].中国环保产业,2013,02:29-31.

[2]阳健,刘铁梅.电镀废水提标改造技术实例[J].广东化工,2013,11:161-162+168.

[3]邓杰帆.谈环保技术创新联盟如何实现高效运作——以电镀废水提标研发实践为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4.

作者简介:黄俊峰(1984-),男,湖北鄂州人,主要从事高浓度有机废水工艺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改造技术实例
球类课放松实例
Catalan数及几种应用实例
三网融合中广电网络双向网改造关键技术探讨
陇东山地低产核桃林改造技术试验初报
果树高光效树形改造技术及管理要点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