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岩土工程中GIS技术及其应用

2015-10-21 17:12任芳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岩土工程应用

任芳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GIS有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改善,在岩土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对GIS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GIS ;岩土工程;应用

一、GIS概况

GIS 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是一项极为重要且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但当下并未形成统一定义,本文理解如下:GIS 属于技术系统范畴,是在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共同支持下,采集地球中部分或整个表层空间内分布的地理数据,并加以存储、管理、运算得出分析结果,然后将其显示和描述出来。其作用对象既包括地理空间中的实体数据,如属性、图形、空间定位、遥感图像等多种数据,也包括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其中数据主要用于分析特定地理区域间各种过程或者现象,然后通过数据处理解决较为复杂的管理、决策、规划等问题。

GIS 在我国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始于20 世纪80 年代,经历了解析、数字化、信息化三个测绘阶段,而且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铁路、公路、跨海桥隧、大坝等大规模建设項目的推动下,GIS 在岩土工程领域中的作用逐步攀升,不仅应用日益广泛,而且为实现岩土工程信息化带来了契机。当下GIS 在岩土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涉及获取空间数据、岩土工程勘察、地下工程、地质灾害评价、环境评价等多方面,其之所以能够取得技术性突破,主要取决于日趋完善和成熟的GIS 软件系统,以及不断提高的商用化程度,当下常用的GIS 软件多达400 余种,国际市场中研发和供应GIS 软件的单位也不下300家,其中我国著名GIS 软件有MAP/ GIS、CITYSTAR、GEOSTAR 等。

二、GIS 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1、GIS 在获取空间数据中的应用

空间数据是地理空间位置、方向、形状、大小、几何拓扑关系的代表,是对现实世界的信息表达和分层,也是GIS 技术的操作对象,有GIS“血液”之称,因此获取空间数据是实现GIS 应用价值的根本前提,其通常有三种形式,即体方式、面方式和点方式,其中体方式主要有3D 地震技术、CT 扫描等;面方式主要有集成传感、遥感、激光扫描、摄影测量、SAR / In SAR、地图扫描数字化等;点方式主要有GPS 技术、钻孔勘探、工程测量、矿井测量等。当下GIS 空间数据获取的应用和发展趋向于三维空间分析和可视化研究。如在规划甘肃省不同区域内公路工程的困难指数时,就综合运用了遥感图像和Arc-View 技术建立了相应的数据模型,获取了准确的空间数据和分析结果,从而为该项规划提供了科学参考。

2、 GIS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GIS 的应用推动了岩土工程勘察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打破了传统勘察模式的局限性,大大提高了工程勘察效率和质量。岩土工程勘察地理信息系统通常分为数据录入、运用软件、二次开发、运行系统四个阶段,具体而言就是以GIS 为平台,将先前获取的大量钻孔信息输入到相应的软件中,然后利用软件功能就勘察的每个作业环节进行设计,并通过接口数据文件畅通数据传递,实现区域内各专业以及设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从而强化彼此间的沟通与协作,既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和人力,又可以提高勘察结果的精确度,。该系统不仅可以描述勘察区域内岩土工程的基本情况,而且具有分类存储、综合统计、查询检索、实时处理等功能,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双向查询属性和图形,获取空间数据分析结果,从而为区域规划、勘察设计等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如该系统为大庆油田进行区域规划、地下输油管道防腐、化工项目选址、地层模型等带来了显著效益。由于岩土工程勘察的信息资源十分宝贵,利用价值很高,特别是能够重复利用,而GIS 系统能够有效存储和管理庞大的信息资源,从而为共享地理信息奠定基础。

3、GIS 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地下商场、地铁、地下矿山、过江隧道等地下工程,而且对地下空间和资源的利用广度和深度逐渐加大,但是该类工程的隐蔽性较强,涉及的数据多而杂,此时基于GIS 系统的USIS(地下空间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它的诞生和应用促使GIS 的优势得以真正发挥。当下USIS 主要被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就是利用USIS 了解地下空间现状及其发展空间,从而控制发展规模,合理安排空间布局,确定其交通形式等。此外还可利用USIS 强大的信息资源和管理功能,用于分析和规划地下管网空间,以免因施工建设不当引发不必要的事故和损失。

4、GIS 在地质灾害评价中的应用

(1)地震

地震灾害突发性很强,难以预测,是破坏性最大的自然灾害,虽然世界各国一致致力于研究监测和预报地震,但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当下部分专家学者尝试选择利用GIS 研究在不同震感程度下建筑物结构的损害程度,以及管网抵抗地震的能力,如基于GIS 的地震损失预测和火灾蔓延模型,融合先进的GIS 和地震研究成果形成的四川省地震灾害预测与评估系统等,该系统可以科学预测和评估地震影响力,从而为救灾工作和恢复重建提供有力依据。

(2)砂土液化

砂土液化原因众多,且与空间位置联系密切,因此引入GIS十分必要,国外学者基于GIS 系统,分析砂土液化的历史因素和地理因素,获取了大量信息,然后借助相关软件加以处理,最终划分出六个图层,提高了砂土液化管理的透明度,也引导同行记载了更多相关信息,以此有效规避砂土液化问题。我国在研究砂土液化时,利用GIS 系统Map Info 分析典型路段的液化信息,由此得出液化危害性分布图,以及不同危害程度的图像,而且得到了很多有效的分析数据,因此在砂土液化研究中引入GIS 不仅可行而且适用性良好。

(3)滑坡

利用GIS 系统可以记录大量灾害信息,并分析滑坡原因,根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半定量或定量评价灾害范围,并得出滑坡灾害的危险系数。其实多数情况下模拟滑坡的位置及形式,并将其以图形和图像的形式展示出来,或者利用数字模型,勾绘山脊和沟谷的界线,同时借助切坡面信息,对滑坡灾害深层做出评价。概括的讲,就是利用GIS 分门别类的管理和分析滑坡灾害信息,提前评估滑坡风险,并对其生成因素、影响程度、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分析。而GIS 在评价地质灾害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三、发展趋势

1、硬件

立足于当下岩土工程对GIS 系统的新需求,以及GIS 的些许不足而言,未来的GIS 工作状态和环境会有所改善,像分布式计算机环境、手指跟踪和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发展会促使相关问题研究更为快捷、简便而科学。

2、软件

三维GIS 应该是未来的研究热点,行业标准、三维地质代码等得到统一和完善,从而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像人工智能、信息论、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多种模型会相继建立,以此提高三维GIS 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3、3S 集成

综合运用GIS、GPS 和RS 的3S 集成应是未来的研究热门和重点技术,且当下GIS 和RS 以完成无缝结合状态,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会实现GIS、GPS 和RS 的完美集成,切实解决岩土工程中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姜志良,张淑红.GIS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 科技传播,2011,(5):103-103.

[2] 李卫,李海平.浅谈GIS技术及其在岩土工程勘测中的应用[D].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71-72.

[4] 李鹏远, 包春燕.GIS 在岩土工程中的开发与应用[J].山西建筑,2010,36(5):90-91.

猜你喜欢
岩土工程应用
岩土工程特点与专项监理技术探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