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

2015-10-21 17:12楼俞儿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技术施工

楼俞儿

摘要: 房屋建筑工程涉及范围较为广泛,且各个分项工程专业性较强转换层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建筑工程施工,缩短了施工工期,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房屋建筑工程转换层的定义和内涵出发,明确了房屋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概念及其结构形式,并以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从模板支撑施工、钢筋施工以及混凝土浇筑施工等方面深入探究和分析了房屋建筑结构层转换技术的要点,并提出了质量控制要点,为我国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1.房屋建筑工程转换层结构定义

转换层结构是指设置在楼层与地面之间的一种转换构建[1],它主要解决的是楼层竖向构件无法与地面贯通的问题。高层建筑容易出现上部构件无法与地面连通的情况,这就需要在该位置设置转换层,以保证建筑工程总体的稳定性。房屋建筑工程转换结构构件一般非为梁、空腹格架,对于一些有抗震设计要求的建筑来说,还需要使用厚板。

2.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形式

在当今社会中,高层建筑作为重要的商务应用和居民住宅应用建筑形式,已经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高层建筑多是下部为大空间的商业用房,而建筑上层多为小开间的居住和办公房屋,因此,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必要设置转换层,起到承托上部框架或剪力墙的主要作用。现今的转换层结构主要可以分为梁式板式结构、板式结构、析架式以及空腹析架式等[2-3]。常见转换层结构形式如下图1所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或者钢结构转换层将会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3.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探究

3.1转换层模板支撑的施工技术

转换层结构中几种常见的模板支撑技术如下所示:

(1)埋设型钢法支模施工方式

埋设型钢法支模施工方式需要在高层建筑的转换梁之中,首先需要将钢析架进行适当的布置和埋设,然后对埋设好的钢析架进行连接处理,将其与模板进行连接,保证二者的整体性,以便承受施工的荷载以及整个大梁的自重,从而保证支模施工的施工质量。

(2)一次性支模施工技术

一次性模板施工技术作为转换层结构中常见模板支撑技术之一,主要采用支撑材料对转换层进行一次性支撑。当设置转换层构件的位置较低是, 一次性模板施工技术需要依附地面或者地下室才能够实现。

(3)叠合浇筑法支模施工方式

叠合浇筑法支模施工方式主要依据叠合梁的施工原理,实现对将高层建筑的转化量支模的分解施工,将其主要分成两到三次进行浇筑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应使叠合梁的施工处于稳定状态,而在每次模板的浇筑过程中,应保证浇筑的稳定性和施工的总体质量,从而使叠合浇筑法支模施工顺利和安全完成。

(4)荷载传递支模施工方式

荷载传递支模施工方式主要将施工荷载转移到层板之中,从而减少自重连接地面和建筑竖向构件。该施工方法较为复杂,主要需要根据建筑的种类和荷载来确定楼板的数量。

3.2钢筋施工技术

(1)控制钢筋安装顺序

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原料,钢筋安装质量的好坏将会对建筑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设计师进行设计时,主要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设计好钢筋的尺寸与绑扎情况;而施工人员在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截断和绑扎,保证施工的顺序和质量[4]。

(2)钢筋的绑扎

结构转换层稳定性的高低将会直接取决于钢筋绑扎工作的质量, 钢筋绑扎和连接绑扎是钢筋的绑扎的两种主要成型方式,而成型的钢筋长度一般较长,在绑扎过程中必须搭设相应的支撑架,同时还应采用闪光对焊的方式进行焊接,以保证钢筋绑扎的质量钢筋。

(3)控制钢筋的连接

钢筋连接方式与钢筋的型号、尺寸以及用途具有密切的联系。按照钢筋的规格主要可将钢筋分为直径在28mm以上的钢筋和在25mm以下的钢筋。在控制钢筋的链接过程中,对直径较细的钢筋,多采用闪光对焊连接;而对于直径较粗的钢筋,主要可以使用锥螺纹连接。

3.3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

(1)控制混凝土配比

水泥混凝土的配比、浇筑和养护工作是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混凝土的水热化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配比过程中,应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原材料的配比进行合理和科学的调整。根据大体积水泥混凝土施工经验可知,水泥混凝土的2、3层水热化程度较高,因此,在水泥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这两层的原材料配比的重视,采用粉煤灰、減水剂等特殊材料,实现对这两层混凝土的水热化程度的降低。

(2)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混凝土的浇筑必须要满足高层建筑的整体性施工要求。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要从转换板的中心位置开始,逐渐向两侧的浇筑线路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应保证两侧浇筑速度的一致性,防止侧移情况的发生在浇筑中。

4.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裂缝控制措施

(1)为了补偿水泥混凝土凝结时的收缩,防止出现裂缝,应在水泥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UEA膨胀剂。

(2)在水泥混凝土中加适量的减水剂和磨面粉煤灰替代水泥,从而实现对水化热的控制,提高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防止水泥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

(3)适当控制横向间距、纵向间距以及锚固长度,从而增强分界面上抵抗剪力的能力,防止水泥混凝土开裂。在梁侧适当增加构造配筋,从而可以减少温度应力的不利影响,减少混凝土表面开裂。

4.2保证转换层水泥混凝土质量的措施

(1)做好原材料验收入库,材料试验取样合格后方可使用,严格控制砾石、砂的含泥量、级配及质量。

(2)在施工前,应做好工程所需不同原材料准备,同时应做好施工机具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保证施工时设备完好,以供施工使用。

(3)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控制水泥混凝土坍落度,同时,还应重视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保证配合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满足施工需求。

(4)支模架做好立杆弹线工作,按设计间距立杆,架设纵横杆件。

(5)密切配合水电,暖通做好预留预埋工作,施工后不随意凿孔。

(6)加强支模架及模板监护,及时处理施工时可能发生的问题。

结语

本文从房屋建筑工程转换层的定义和内涵出发,明确了房屋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概念及其结构形式,并以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从模板支撑施工、钢筋施工以及混凝土浇筑施工等方面深入探究和分析了房屋建筑结构层转换技术的要点,并提出了质量控制要点,为我国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沛.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结构的研究和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2]李坚新.浅析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7):16-17.

[3]王森,魏琏,韦承基.高层建筑转换梁结构承载能力及配筋方法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11(02):33-37.

[4]袁用道,祁广周,曹青山.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技术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24-28.

猜你喜欢
房屋建筑工程技术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浅谈房屋建筑屋顶漏水的原因与施工措施
建筑施工中渗漏施工技术探究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