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2015-10-21 17:12王怀琪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房建后浇带技术

王怀琪

[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技术有着一定的运用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合理规范施工技术的标准,确保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质量,有效保证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房建的社会效益,促进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房建;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

房建后浇带是在填筑的过程中,根据每个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填充材料,使两个模块能够很好的连接。这项施工工艺是在施工的时候根据物理学原理将结构进行分块设计,划分出几大块格局,相关格局间留设出施工裂缝,在施工后根据不同的部位对接,使裂缝处完好填充,这样各个模块就形成了统一的整体,完成浇筑基础工作。

1、后澆带功能

建筑构件因为重复使用,在长期的使用中,气候温差大、拆装运输等造成构件处形成伸缩力、变形,当这种伸缩力形变达到极限的时候,就会对构件造成损坏形成裂缝,那么后浇带环节就是为了应付这种现象而设计的,能够保证后期施工进度。能够使用此项技术的环节很多,比如,在建筑施工时,不能整体进行浇筑时,就需要留设施工缝,通过温差、环境的检测,各项指标平衡后,再在施工缝内浇筑混凝土,从而完成整个建筑的施工。这项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开展,除了对建筑构件的施工,还对高层建筑和裙房结构之间整体性有所帮助,高层建筑和裙房地基虽然是一样的,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二者的重力不同,压力大小不一样,日积月累会形成沉降裂缝,严重影响了结构稳定,需要在二者之间留出后浇带,经过一定时间稳定待沉降完成后,进行浇筑连接为整体。所以说后浇带技术对楼房施工有着重要的作用。

2、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2.1 设置合理的宽度和间距

城市进程的加快,高层楼房越来越多,根据层高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对于不超过20层楼高的楼板以及基础,有受力效应的钢筋不能被断开、切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结构有一个良好的整体性,也符合了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标准要求。当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后浇带有很大的跨度时,对于受力的钢筋就需进行断开、切割处理,既能保证楼板强度,也能使施工过程难度降低,那么断开的部分就需要在后期进行有效连接,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避免楼板由于两头过大受力而导致结构下垂弯曲,使楼板出现形变,影响施工质量。在施工进程中,需要控制后浇带宽度不低于7m,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设计方案,通过有效距离的设置,完成整体工作进度,方案与现场一定要密切联系,以现场尺寸为标准,不能凭空设计或者违反操作规程,如果图纸与实际不符,则应该以实测为主,及时修改方案。

2.2 选择合合适位置

后浇带位置选择需要是混凝土构件接受外力最小的那一部分,这样能保持整体结构稳定,不要在中部位置设后浇带,那么拉力就会加大,位置的选择很关键,一般情况要在大梁和模板上选择方位,有效避免剪力过大和弯矩过大造成的构建压力。

2.3 合理选择材料

后浇带的结构强度要大,需要选择一级标号混凝土,严格把好材料进场程序,通过设备仔细地振捣、配置高标号的混凝土。这种材料收缩、微膨小,强度大,拉力强,保证结构平稳。有些增添了膨胀添加剂的水泥混凝土比较符合此项施工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是后期操作,许多部位会有建筑垃圾,这就要仔细进行清理,对有积水的地方一定要晒干后再进行施工,保证强度和拉力,一般应为不超过24h 的湿润度为最佳时机。

2.4 选择合理的时间

后浇带的时间选择很重要,混凝土要在两个月完成建设,需要在沉降工序完成后进行后浇带的浇筑施工工序,这样能有效预防二次破损,使新旧接缝连接得当。裙楼以及没有超过20层的高层建筑会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而裙楼施工总量明显小于没有超过20 层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施工总量,这便会出现裙楼提前竣工,但20 层以下的建筑主体施工尚未完成的情况,出现了时间差,对于材料供应和施工管理加大了难度。裙楼荷载形成沉降时间一般情况是最早的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形成沉降的时间会较晚,并且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产生沉降会大于裙楼荷载,要解决这一问题,应等到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彻底地沉降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工序。

2.5 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在进行垂直施工缝时,需要用压力较大的水冲洗,一直冲洗到混凝土露出骨料,然后再冲洗干净钢丝网,保证连接时能够更加牢固,如果不露出骨料,就会出现夹层,加层时形成脱落,整体结构就不平稳。施工单位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看护,在固定时间进行检查,待看到检查人员亲笔签字确认后,施工人员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

2.6 施工温度的控制

后浇带温度设置相当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施工质量的好坏,程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掌握好时差和温度两方面,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时间掌握一定温度才能保证较好结合。最合适的施工温度为10℃,这也是热力理论学科里物体膨胀与收缩最佳的结合温度,而在实际应用中,就是在后浇带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的2~3d 内一事实上要尽快结束,防止干裂,时间段的选择多数是在早晚,这个时间温度最为合适,也是施工单位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

2.7 预设模版与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前,需预设好钢丝网类型的模板,让钢丝网类型的模板能够有个统一的、均匀的钢丝网格结构,粗细程度要统一规格,避免出现混凝土的水泥浆液大量流失,同时避免高层楼房主体结构和裙楼连接的跨度太大,造成钢支撑扣件的损坏。需要控制好钢丝网模板在侧面受到的压力,让其受到的压力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不能使模板内的钢丝网破裂、损坏。

2.8 房建后浇带施工的注意事项

建筑后浇带施工是一项技术工种,每一步的设计与施工都离不开标准,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在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前,对后浇带施工材料的选择一事实上要把好关口,对原材料的选取,要严格遵循规则,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加强材料检测工作。只有选对了材料才能进行现场施工。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后的12小时内,一定要覆盖,避免阳光照射,经常洒水,加强保湿养护。保证后浇带的结构主筋在缝中的连接,不能切断,保证主筋的搭接长度要比主筋直径大于四十五倍,并将其接头错开,增设附加钢筋,强化拉力。完成房建后浇带施工后还要对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及防水防渗漏强度进行综合检测,检测可以通过事先预留混凝土检测样本的方式展开。

3、结束语

后浇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我国施工单位普遍采用,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技术含量,需要技术人员在遵循标准的同时加入个性的创新,通过实践解决建筑差异沉降、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应力变形等问题。后浇带的施工定会得到广泛认可和普及,对企业提升管理、加强技术定会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承源.对房建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J].山西建筑,2013(24):115-116.

[2]徐耀.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要点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5):108-109.

[3]李秀丽.有关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

猜你喜欢
房建后浇带技术
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
浅谈构建铁路房建系统管理“一体化”班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
房建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项与管理对策探讨
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
高层住宅房建施工技术措施探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如何上好一堂“房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