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2015-10-21 17:12覃振威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穿墙卷材底板

覃振威

【摘要】高层建筑的防水比一般建筑工程防水的要求更严格,它是建筑产品的一项重要使用功能,既关系到人们居住和使用的环境、卫生条件,也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由于深基础的设置或建筑功能的需要,一般均设有一层或数层地下室,其防水功能十分重要。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

1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特点

一、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平面尺寸比较大,在设计的过程中都不进行伸缩缝和沉降缝的设置,而是采用后浇带形式来对不同结构部位的沉降差和混凝土早期干缩问题加以解决。二、高层建筑地下室中的底板混凝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范畴,在对其浇筑之后,混凝土的内外约束和水泥的水化热会使混凝土自身形成温度裂缝,而这些裂缝就会成为渗水的通道,直接影响到地下室自身的抗渗能力;三、高层建筑的常用设备通常都存放在地下室中,这些设备需通过许多管道从地下室导出,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从在墙上穿过,这穿过管道的部位亦是防水工程的薄弱环节;四、地下室的外壁结构是砼墙,对其支模进行定位过程中,如对止水片的处理不得当,就会导致地下室外墙渗水。

2地下室漏水的原因分析

一、设计人员在地下室设计的时候没有充分深入现场一线进行实际观察这是导致设计缺陷的主要原因。由于不了解实际情况,会导致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对地下室防水要求认识不到位,简单地认为钢筋混凝土达到一定厚度就可以防水。

二、材料控制不当,主要指的是在地下室施工前没有进行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试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强度重视,但是却忽视了配合比试验,配合比试验的目的是要确定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在施工过程中不注重配合比试验会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的抗震性能,最终会给地下室防水带来隐患。

三、施工管理有漏洞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施工缝留设不当,导致凹槎出现,二次浇灌的时候不按照固定顺序来进行浇灌,浇灌时没有事先铺浆。②对拉螺栓和预穿墙道管在安装时,没有事先在中间焊接止水环片。③地下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差,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范施工,存在私自修改施工图的现象。

3.工程实例分析探讨

3.1工程概况

某高层办公综合楼地下2层、上部主楼25层,总建筑面积41000m2,地下2层为人防工程,地下1层为设备层,主楼地下2层最大埋深达10.8m,整个地下室部分均要求防水,防水等级为Ⅱ级,防水设计为刚柔结合的防水体系:地下室底板、外墙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S8,柔性防水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上海牌“851”聚氨酯防水涂料。

3.2如何有效加强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

3.2.1多道设防

目前较为普遍的做法就是,在工程围护结构的迎水面上粘贴防水卷材或涂刷涂料防水层,然后做保护层,再做好回填土和地面防水,达到多道设防,刚柔相济的原则。常用的防水卷材有: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二大类。

施工中我们主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严把材料关,谷话说"材料是基础"对材料要保证以下几点,材料的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材料的质量抽检必须合格而且有出厂合格证和准用证。

第二,精细施工,施工包括管理和操作两个方面。施工管理主面应做好交底,跟踪检查要旁站监督及时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返工。操作方面军要按交底的要求和施工顺序进行,注意找平层要清刷干净,基层处理剂应涂刷均匀,使用的防水卷材道数、厚度应符合标准,铺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不应小于100mm相邻两幅应错开1/3幅宽,不得有扭曲和褶皱。收口和细部处理应符合要求,完工后检查合格应及时做保护层和回填土。

3.2.2完善混凝土浇筑工艺

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泵送混凝土宜控制在13cm~16cm,由于掺用了膨胀剂、粉煤灰和TW-6泵送剂,故混凝土可泵性强、和易性好,流动性大。底板混凝土浇捣采用斜面分层、自然流淌、连续推进、一次到底的施工方法。分层厚度为0.4mm~0.5mm,按1.5~6的坡度斜向推进。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减少面层混凝土的收缩量。为了确保底板混凝土施工可靠性,在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对表面原浆进行找平、抹实、压光等3次抹压。初凝后铺上塑料薄膜盖上草袋,进行保温养护,以防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并请建科院来布控测温,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外墙混凝土亦采用斜面分层施工法,遇坡道、楼梯等高低处的混凝土采用二进施工法,即先底部的混凝土向前施工5m~8m,再倒回施工高处,以防墙角混凝土产生漏浆。浇捣时由2个小组在南向开始分开,至北向结束闭合,不留施工缝。为了防止外墙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后,墙顶盖上草袋加强养护,养护14d后将外墙模板拆除。模板拆除后外墙混凝土质量良好,未发现干缩、裂缝现象。

3.2.3防水混凝土的施工

第一,混凝土原材料

应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坚持对施工中每一批砂石料进行含泥量、级配和水泥的细度模数取样测定,即砂含泥量≯3%且不得呈块状;石料含泥量≯1%,石子最大颗粒粒径≯40mm,以保证混凝土配比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第二,混凝土拌制

为缩短混凝土浇灌时间,混凝土应集中拌制,如配备多台搅拌机,连续拌制作业,不停浇灌,快速施工,保证混凝土整体性。

第三,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为了减少混凝土收缩、增强混凝土本身抵抗收缩应力的能力,实验室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抗渗等级要求,结合材料的品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得大于0.55。采用混凝土泵运输时,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4cm~18cm,并合理选择泵送剂或高效减水剂。

3.2.4加强特殊施工部位的防水处理

(1)施工缝处理

在工程施工中尽量避免施工缝的出现,在底板与墙体连接处必须留置时,应做成企口并增设钢板止水带(-300mm×2mm),做法是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板墙起台(200mm高)时,将已加工定型的钢板焊接连接后,插入榫头。钢板焊接要求满焊,钢板带埋入混凝土上下各一半,施工后起到增加渗水路径作用达到防渗目的。

(2)穿墙螺栓止水处理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采用对拉螺栓对模板进行固定,但在地下室墙板施工時采用,极易形成渗水点,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本工程地下室外墙施工中采用加焊止水环片的螺栓,克服了这一弊病。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后在对拉螺栓根部剔凿20mm左右的缺口,气焊烧断螺栓端杆,用防水砂浆封堵抹平缺口,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

(3)穿墙管道处理

该工程地下一层穿墙安装管道较多,且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施工中均进行了防水处理。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前于穿墙管道处留置套管,套管焊止水环,浇筑时套管周围混凝土要振捣密实。同时注意套管选用,内径要求与穿墙安装管道间有10mm~20mm缝隙,管道安装后用聚氨酯灌缝密封,且管道根部做防腐、防水等处理。

4.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关系着建筑物结构主体自身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只有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即做好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细部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防水工程的成品保护等,才能真正确保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切实有效的避免渗漏这一质量通病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穿墙卷材底板
航空穿墙紧固密封连接件的设计及应用
“隔墙有眼”的穿墙透视技术
浅谈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技术
板上叠球
板上叠球
室内装修时,防水施工为什么很少选用卷材?
独立基础加防水底板的分析
常用防水卷材的鉴别方法
浅谈屋面防水卷材的渗漏原因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