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2015-10-21 17:12徐凤祥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分析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徐凤祥

【摘要】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对建筑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对建筑质量、企业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有着巨大帮助。(本文对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实际实施应用中),主要从测量、钢筋、混凝土等方面,对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一、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应用的意义

首先,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质量得以保障的基础。这是因为建筑技术应用主要在施工阶段体现,即便施工时,施工方案及准备工作做的再好,若是施工技术得不到有效应用,则工程质量就得不到保障。其次,建筑施工技术对建筑成本有着重要影响。这是因为建筑施工技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步,并不是处于不变当中,因此,新工艺及技术的出现,便会对施工效率做到有效提升,从而使得建筑工程的人力、物力等施工成本得以有效降低。最后,施工技术与建筑艺术性间有着密切联系。这是因为对于建筑物来说,其不仅具备居住功能,其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欣赏性。从而使得建筑师往往会将其当做艺术品来对待,而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建筑物是否能够成为艺术品的决定性因素,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在建筑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从而使得建筑的功能性与艺术性做到有效结合。

二、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施工中的测量问题

一是工程管理人员为了赶进度,往往会忽视测量工作具有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很多测量人员本身来说,其也没有对测量工作做到足够重视;二是测量技术不足,水平较低,这一问题出现的本质在于专业的测量技术人才不足,很多测量人员仅是通过简单的培训,便从事测量工作。同时测量设备的落后,对高端设备的无法运用,也是测量水平得不到提升的重要原因;三是测量工作管理混乱,这是由于测量工作开展时,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从而造成各种形式主义等情况存在,使得测量管理较为混乱。

(二)钢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中,钢筋具有支撑及导向的作用,因此不论是购买还是到应用,都需要严格进行。然而,在实际应用当中,问题通常会在选材、加工及现场作业三方面显现出来,一是在选材时,再生钢筋的掺杂,会使钢筋的强度达不到设计的要求,进而易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二是在加工上,工序的多样化,一旦问题出现后,便会造成材料浪费,进而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三是在适应时,钢筋在混凝土结构搭接及铺设时,易出现错位等情况,从而对构建强度产生影响。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建筑施工中,大多数都是采用框架或者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从而导致混凝土技术的有效应用,对建筑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在混凝土施工技术开展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为了对成本实施控制,从而造成混凝土配合以及组成材料选用不当,进而使得混凝土的成品质量不足,易造成安全隐患的存在;二是在运输搅拌时,由于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水灰比发生变化,从而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三是混凝土在振捣时,方法的不合理、不密实,会造成混凝土出现麻面及蜂窝问题,进而使其强度下降。

(四)鋼结构安装技术存在的问题

钢结构由于自身强度较大,抗震性能较好,因此在建筑规模化发生中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然而,钢结构安装技术在应用中,往往会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钢结构的质量较大,因此对运送设备有着较高要求,这一点尤其在高层建筑中有着较强表现;二是钢结构安装时,需要按照明确的先后顺序进行,因此对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着较高要求。

(五)模板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

模板工程技术在应用时,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材料陈旧模板,这些陈旧模板由于不严实及易变性,从而使得混凝土表面平整度不够,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二是因为测量、安装及地基沉降等多种因素的存在,从而往往会造成模板跑偏问题的出现,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三是模板施工结束后,由于不牢固从而易导致爆模现象,影响安全质量。

三、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有效应用对策

(一)提升施工中的测量精度

要想提升施工中的测量精度,一是要转变观念,对测量工作的认真对待;二是需要通用设备购置及人才引进做到对测量水平的有效提升,也就是需要企业能够留得住人才,并对新技术的有效应用;三是需要搞好测量相关的机制建设,对设备、人才等实施科学管理,形成一套测量管理体系。

(二)加强对钢筋技术的应用

一是在钢筋购买时,需对市场现状实施调查,对钢筋的价格及质量做出充分了解,从而利用合理的价格选取高性能的钢筋;二是在钢筋进场时,需搞好质量验收工作,一旦发现质量不合格,立即将其返厂处理,只有质量合格,才能得以应用;三是对钢筋采取有针对性存放,这是因为建筑施工中,应用到的施工材料较多,很难在短期内对所有材料加以应用,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钢筋的使用、存放计划。同时,做好库存记录,以免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偷工减料,造成经济损失。

(三)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首先在混凝土浇筑前,需对其进行试验检测,只有塌落度、配合比满足要求时,方可进行施工;其次要对搅拌时间做好有效把握,在应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时,一是要根据混凝土的数量和工程部位控制好振捣的时间;二是要控制插入的深度,一般为50mm 以上;三是要控制移动的间距,大概在 400mm 左右;四是要掌握快插慢拔的技巧,防止产生气泡和分崩离析。

(四)提升钢结构的安装质量

一是要对钢结构的质量做好把关工作,对钢梁及钢柱做好严格检验;二是在施工时,需根据安装顺序进行开展,通常是先对钢柱实施安装,保证钢柱的垂直度;再对钢梁进行安装,从而使钢梁位置较为准确,最后再对钢立柱采取安装;三是要对钢结构的固定工作加以重视,其主要体现在螺栓的安装和焊接上。

(五)加强对模板工程技术的应用

梁、板、柱的施工技术要点在于模板,模板布置得当,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就能保证梁、板、柱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应用时,一是要在使用前对模板进行检查,如有变形及损坏情况出现,则不能继续使用;同时在拼装完成后,需对封闭严实及搭设的牢固情况加以检测。二是在混凝土浇筑前,需对模板采取有效的清理工作,浇筑完成后,技术人员对梁、板、柱的定位和标高进行复测。三是当混凝土达到成型强度后才能进行拆模,拆模按照先拆侧模、后拆底模的顺序进行。在拆模过程中,尽量保护成品构件的棱角,从而保证完整度和美观性。

总结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在施工技术应用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因此需要对其做出有效改善。这些技术问题往往是由于认识不足、责任意识不够、专业水平过低所造成的,因此在解决时,需对技术改造的同时,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建筑行业稳定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中郁,韦立发. 建筑施工技术的现况与发展探讨[J]. 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2(05)

[2] 窦红,齐超. 试论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J]. 现代经济信息. 2013(06)

[3] 高周根,高巍. 建筑施工技术未来发展出路研究[J]. 经营管理者. 2013(12)

猜你喜欢
应用分析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