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2015-10-21 17:12黄鹤立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高支模土建施工技术

黄鹤立

【摘要】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建工程的规模也随之扩大。要想在建筑市场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对施工技术的进行提升,以技术优势稳固企业在市场上的实力。本文通过分析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特点和概念,以此作为切入点,探讨高支模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优势和对土建建筑的施工效益。

【关键词】土建施工;高支模;技术

1.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建筑住宅各方面的要求逐步增加,目前立体、个性、新颖以及带有视觉冲击效果的建筑深得人们喜爱。如此形状多样也给建筑施工增添了一定难度,因此土建施工现场不断引进新型的设备和技术,为提高施工效益不断努力。高支模施工技术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它能够为建筑工程的实施提供有效的理论保障,提升工程施工效益。

2. 工程实例介绍

某工程1~3号楼,为6~9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3136㎡。其中2号楼首层中庭部位支模高11米为超高构件,根据《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通知》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米,或跨度超过18米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属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中庭主要结构工程概况如下:①地面标高±0.00米~11米, 支模高11米。②支模搭设基础为首层板180mm厚,混凝土强度为C30。③梁截面有300×800mm, 200×800mm等。④板截面有120mm厚。

3. 高支模设计

高支模支撑系统主要使用的材料有以下几种:(1)、模板均采用长宽为1830×915毫米,厚度18毫米的胶合板;(2)、支撑系统:使用直径为48毫米,壁厚3.0毫米钢管及其配件(3)、木枋:全部使用截面为80×80毫米木枋;(4)、立杆上端:采用可调节上托。(5)、垫板:采用脚手架配套100×100×8mm钢板底托,垫板为50mm厚木板或可调节托底放两条80×80木枋并排垫放。

主要支撑材料,钢管的强度设计值、弹性模量与截面特征Q235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弹性模量E=2.06×105N/mm2,钢管截面特征如表1所示:

3.1 工程具体方案设计

(1)梁支撑系统:

选取有代表性的梁载面300X800作为验算依据,经过相关规范规定进行计算,梁底模、支撑强度、支撑支承面、侧模板、梁侧檩梁等符合强度计算要求。梁支撑系统结构如下:底模、侧模模板厚度18毫米;第一层龙骨80×80毫米木枋间距200毫米,第二层龙骨单钢管Φ48×3.0间距0.9米;钢管纵向间隔距离0.9米,钢管横向间隔距离为0.9米;竖肋80×80毫米木枋间距0.2米,对拉螺栓1排直径12毫米,横向间隔距离为0.4米,使用直径为48×3.0毫米双钢管作为横檩梁,采取蝴蝶扣和对拉螺栓连接。

(2)楼板支撑系统

经过相关规范规定进行计算,支撑强度、楼板底模、支撑支承面等计算结果符合相关标准。楼板支撑系统结构如下:底模楼模板厚度18毫米,第一层龙骨使用单枋80×80毫米,间隔距离为0.3米;第二层龙骨使用单钢管直径为48×3.0毫米,钢管横向间距0.9米,钢管纵向间距0.9米,立杆间距为1.50米。

在实际高支模的施工中,会受到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阻碍施工进度。因此,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充分掌握高支模技术的流程,在实际的施工中根据具体的情况及时实施相应方法,提升高支模技术和工作效率。如在以上提到的工程实例中,我们在安装模板时是不能存在较大的缝隙,模板间的连接处必须保持平整,特别要保持好模板的湿润度,避免由于暴晒造成模板产生变形。

(3)支模的搭设顺序

高支模的实施过程中通常把钢管的搭建次序设计为:轴线和梁位放线于平地→确定好水平标准高度→装置梁板竖直与支点→搭建木枋龙骨在钢管顶托板上→安置梁底模板和梁侧模→搭建木枋龙骨在钢管顶托板上→搭建楼板模板→对模板和支顶检测验收→捆绑好梁板的钢筋→对梁板混凝土浇水并定期检查。

3.2 施工工程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高支模拆架、搭架以及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施工人员实施安全知识的教育工作。对配件、钢管、加固设备等实施验收监测。禁止采用未达标的施工材料。拆架、搭架工作必须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根据国家规定的要求,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搭建时施工人员必须穿戴防滑鞋、安全帽、系好安全保护装备。支模完成后,通过施工监管部门专业人员检测后,才能够实施钢筋安装工作。支模施工人员禁止在支撑系统下通过,应该从外排栅或施工梯进入工作面。高支模的撤除、构建以及砼浇筑时严禁人员在支模下方,组织监督人员在现场进行管理。对于施工时会发生的安全问题要做好相对应的防护准备,如对于火灾、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情况做好应急救援药品和工具的准备。

4. 高支模的检测、验收

4.1 高支模的检测

(1)工程施工时要定期开展安全检測,将所检测的各安全项目记录下来,构成书面形式材料。对于重点环节多次检测,如:杆件的连接和设置、剪刀撑、连墙件等设备构建能否达到标准要求;架体有没有出现不正常的沉降、不均匀的垂直度;施工时有无出现超载情况;杆件和支架有无变形状况等。遇到恶劣天气,如大暴雨或大风后,必须开展全方位检测。检查点设置在支架边角方位,中间间隔14米距离构建监测剖面,检测数据信息高于警戒值时应该立刻暂停施工,疏散施工人员,及时做好加固处理。高支模搭建的预警值和允许的误差值,如表2所示:

4.2 高支模的检查和拆架

高支模完成装置后,应该及时联系相关质量检测部门实行监测验收工作,同时上报安监站、监理部门实施验收工作。各个部门检查完毕,高支模鉴定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拆除支撑及模板前应把该层的抽样混凝土试件送到检测实验室进行试压,试块检测达到标准强度要求后,上报监理公司通过确认同意后,办理相关书面手续完毕即可进行拆除工作。

5. 结束语

经上述技术设计和管理等措施指引下,安全顺利完成该部位工程,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人们对建筑物结构和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促进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支模施工技术已逐渐应用在各个土建项目中,楼层越高、结构越复杂的工程项目需要具备高水平的高支模技术,为工程的施工提供便利性和可行性。建筑领域在当今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从高支模技术的施工管理、设计方案以及施工要求等几个方面展开探究,能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增加高支模施工的质量,为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模板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猜你喜欢
高支模土建施工技术
高大模板支架体系的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
大跨度超高截面挂板框架梁高支模施工技术
刍议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桥梁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
浅谈工业厂房土建施工的施工工艺
关注建筑工程领域内的土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