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2015-10-21 17:12聂敏昌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聂敏昌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前行。近年来,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建筑施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其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框架剪力墙的施工技术,分析其对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抗震性的影响,以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0. 前言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建筑施工中被广为应用,因为其摒弃了传统的柱体支撑结构,采用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结构,让剪力墙之间构建出灵活自由的建筑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满足业主的不同需要,而且剪力墙主要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其刚度和强度能使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提高工程效率,节约工程成本,因此,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点

1.1 受力特点

由于框架剪力墙属于框架式的悬臂梁结构,虽然垂直于地面但是其中间中空,当剪力墙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共同作用时,会导致框架出现变形现象,而其变形的弧度是弯剪型的。

1.2 刚度特点

当框架剪力墙的基底弯矩占据总弯矩的20%时,剪力墙的结构则会接近纯框架的结构,不仅刚度减弱,还会威胁框架剪力墙的稳定性。因此,为了保证框架剪力墙的安全性能,必须加强框架的刚度,提高框架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如果当框架剪力墙的基底弯矩占据总弯矩的80%时,则剪力墙的刚度处于最小值,这会使得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岌岌可危,因此必须要重新设计框架剪力墙的结构,以确保建筑安全性[1]。

1.3 抗震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是根据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来进行,为了达到规定的剪力墙抗震等级,施工企业会在设计中不断调整剪力墙和建筑框架之间的刚度之比,来保障其抗震能力。

2. 框架剪力墙的施工技术

2.1 测量技术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测量技术主要采取放线测量的方式,其测量的准确性关系着工程建设是否能与设计方案相一致,是建筑工程施工开始的基础,因此,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根据设计图纸一步步的实地测量,然后使用先进的放线设备将测量数据的误差降到最低。具体过程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放线测量时使用的设备主要是全站仪和经纬仪,用其来建立起工程的控制网,然后将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场地的情况结合考虑,并在控制网上标注出施工方位,同时,施工人员必须对标注的位置进行反复验证,以保证测量数据的精准[2]。

2.2 钢筋的施工技术

由于剪力墙主要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其钢筋的施工技术影响着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压能力,关系着建筑的安全性,因此其重要性不容小觑。

(1)钢筋。为了使钢筋施工技术能发挥最大的效力,其原材料的选择则必须符合标准,而钢筋材料还应该拥有合格的检测报告,以确保钢筋的质量能符合施工的要求,不仅如此,在工程施工中钢筋的搭接位置、搭接长度以及焊接方式都有一定的要求,必须符合钢筋施工技术的施工规定。

(2)钢筋节点。因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需要大量的钢筋来支持钢筋技术的施工,因此不免会存在许多的钢筋节点,为了保证各节点之间的有序性和准确性,工程师应该事先通过计算机对现场的布局进行钢筋节点的设计,然后将设计的模板通过1:1的比例制作出来,放入施工现场以确保钢筋节点的准确。

(3)主筋扎绑。在施工中对钢筋的主筋进行扎绑时,为了避免出现移动可以优先使用砂浆块来作为支撑,以使得各主筋间扎绑牢固,防止在施工中因为主筋移动而出现施工安全问题。

(4)搭接方式。而至于钢筋的搭接技术则主要有扎绑式和焊接式,前者是通过普通的箍筋扎绑形式将钢筋搭接起来,后者是通过电渣压力焊来完成,搭接方式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式。

(5)柱箍筋的使用。柱箍筋在其接头处应该属于交错型排列,以确保箍筋的强度,而竖筋与横筋的交叉处以及柱箍筋的拐角也应该时刻保持着垂直,让受力均匀。

3. 模板的施工技术

模板的施工技术是为了保证框架剪力墙的建筑施工能与设计方案相符,所以制作出1:1的模板来指导施工的开展,以保证框架剪力墙能规范有序的完成。模板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

(1)模板设计。在设计内外模板时,内侧模板比外模板短约200~300mm有利于保证模板间配板的准确,而且在支模过程中以墙体为参照将外模板紧贴着墙体有利于提高模板技术的施工质量,其中,在外模板紧贴墙体时为了保证墙体的安全,可以预先在接触面放置海绵等隔离物件,避免墙体受到损坏[3]。

(2)加固模板。在模板技术施工中,特别是浇筑混凝土时内侧模板和模拟墙根会出现移动的现象,影响工程的施工,因此为了固定好内侧的模板,应该使用短钢筋头作为垫块以固定内侧模板的位置。

(3)浇筑混凝土。在对墙模和楼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往往会存在着漏浆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墙模和楼板之间有空隙,没有紧密相连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可以直接用混凝土填入它们之间的空隙中,令混凝土的凝固来保证墙模和楼板的紧密性。

4.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强度决定着框架剪力墙的刚度和抗震性能,是剪力墙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关系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原料的调配比例。混凝土主要是水泥、砂石、水以及一些外加剂通过一定的比例调配来达到其要求的强度,如果混凝土的原料调配强度不足会使得剪力墙的抗震能力差,而如果混凝土原料调配强度过大,则会出现凝结现象,在剪力墙受压时出现坍塌,威胁着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浇筑顺序。混凝土的浇筑必须要按照顺序进行,即退浇注法,从强度等级高的底层柱头开始,以确保剪力墙底层的坚实,然后一直浇筑到等级低的梁板,这种浇筑方法能使剪力墙的刚度提高,稳固性受到保障。但是如果是浇筑大截面面积梁的时候,则不能继续使用退浇筑法,而是应该采取分层级的浇筑,将混凝土的原料捣实,以确保截面的混凝土密度。

(3)混凝土的保養。由于在混凝土浇筑后,凝结强度不足75%之前会因为施工地点的阳光或者干旱影响,造成混凝土开裂,影响建筑质量,因此,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出现,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时时的为混凝土浇水,保证混凝土的表面湿润时间在7个小时以上。

5.结束语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建筑的美观,使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抗震性受到保障,推动了工程建筑的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施工企业应该积极的将框架剪力墙结构引入建筑建设之中,通过其建筑施工技术来提高工程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淑杰.浅谈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8(15).

[2] 陆萌.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9(02);145-146.

[3] 孙国峰,张刚.刍议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7(08);79-80.

猜你喜欢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试论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及应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小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及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