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防水堵漏技术在地铁施工当中的应用

2015-10-21 17:12谢立伟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止水带围护结构灌浆

谢立伟

【摘要】地铁工程建设为扩大空间利用和减轻城市道路交通压力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地铁工程又存在防水堵漏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补救。本文着重探究了防水堵漏技术在地铁施工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铁施工;防水堵漏;技术应用

一、前言

地铁工程渗漏水是现今国内较常见的一种工程缺陷,尤其是南方多雨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它不仅与地下工程周边地质水文环境、结构埋深、防水设计方案、防水材料等有关,还与结构混凝土性能、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有关。

二、地铁车站渗漏水的原因

在地铁车站中,出现渗漏水原因较多,通过渗漏水车站各方面情况的调查分析,其主要渗漏水原因如下。

1、基面与防水层的渗漏水原因

在地铁车站工程中,常常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基面的平整度处理不符合要求,明水没有实施封堵与处理,在防水层铺设之后,钢筋的绑扎造成了防水层破坏,但没有及时给予修补;还有防水层的铺设不牢固或者不平整,浇筑混凝土当中,因混凝土压力,防水层出现了起鼓位置压破或者脱落现象,这些问题均会影响地铁车站质量,造成渗漏水状况。

2、施工缝与诱导缝等产生的渗漏水原因

在车站施工当中,垂直的施工缝和诱导缝常是重合的,水平方向的施工缝通常要比中板或者底板高出30cm以上,有些车站中的水平施工缝出现渗漏水是由于水平施工缝的设计只有水泥基的防水涂料与注浆管,在混凝土浇筑中,注浆管部分出现堵塞状况,无法应用,或者水平施工缝的表面含有杂物与浮浆,清理不够彻底,而胶黏剂也涂刷不够均匀,在设计当中没有设置钢板止水带等问题,均会引发渗漏水问题。诱导缝與变形缝出现渗漏水可能是由于下列状况造成的:止水带没有妥善固定,或者埋设位置不够准确;止水钢板与止水带加固不够牢固,和混凝土接触位置存在缝隙或者气泡,而混凝土的振捣不密实;也有可能一侧混凝土施工的时候,端模没有支撑牢固,出现漏浆问题。

三、地铁车站漏水的预防措施

1、主体围护结构防水

主体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的质量直接影响内衬结构的自防水效果。而每幅地下连续墙的接缝是其薄弱环节,为保证接缝质量,必须检查邻幅槽壁的清刷工作,经反复清刷后的刷壁器上无结块泥团;混凝土浇筑时槽内泥浆比重应控制在设计和规范允许范围,同时必须保证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混凝土浇筑时要求连续紧凑,以避免由于浇注间隔时间过长而产生夹泥现象。

2、主体结构自防水

(一)模板安装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如横向诱导缝的模板,在中埋式止水带和预留钢筋安装后,模板被分成数块,上面还有大量的孔眼,地下连续墙面凹凸不平等情况,若处理不好就会产生渗漏。施工缝端头模板安装是防水的重点部位,施工前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施工中检查侧模固定时是否损坏了止水带。

(二)内衬墙施工前,应对围护墙的渗漏点进行全面处理:凿除墙体带泥表面,特别应清除嵌入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上的泥土。清除后较浅的部位涂刷防水砂浆;对嵌入较深部位的应使用防水细石混凝土填实凹面;同时应做好预埋接驳器墙面防水涂料的涂刷,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渗漏效果。

(三)防水混凝土除采用适量的磨细粉煤灰外,尚需加入具有补偿收缩功能的特密斯(TMS)复合防水剂。施工中应通过限制用水量,控制坍落度,混凝土凝结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结构顶板采取浸水养护等方法来保证结构自防水的效果。

3、诱导缝的防水

要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找平基面,阴角部位修成圆弧形倒角,使外贴式止水带紧贴于基面。各层板面及墙身诱导缝中的中埋式钢边止水带,应避免定形钢筋安装后止水带与固定钢钢筋直接接触,并采取措施使止水带下的混凝土振捣密实。

在顶板诱导缝迎水面的浅沟槽,必须保证沟槽的设计深度和宽度,使用聚氨酯或聚硫密封膏嵌缝,重点要检查其与突出顶板的外贴式止水带交圈的质量,使之与外贴式止水带在诱导缝处形成一个独立封闭的外防水体系。顶板诱导缝下设置贯通的排水槽,把水引到站厅层的排水沟内。应检查板下梁、柱预留孔洞是否留设到位。

4、施工缝的防水

水平纵向施工缝使用镀锌止水钢板,若处理不当将是防渗水的薄弱环节。因此要求在焊接止水钢板时要保证严密;浇筑混凝土面应控制在止水带高度的一半;绑扎竖向钢筋前必须进行表面凿毛,封侧模前应将墙体下部的杂物清理干净,浇筑混凝土前先浇水湿润,并在其交接表面铺设一层600号的水泥砂浆。

5、沉降缝的防水

该缝设置在与主体结构相连的出入口处,工程中使用外贴式止水带、可注浆型中埋式止水带和内装可卸式止水装置。外贴式止水带的要求与诱导缝处理相同,可注浆型中埋式止水带应注意必须在结构沉降达到稳定后,再进行注浆处理。对内装可卸式止水装置的预埋件安装,应检查螺母与预埋件铁板焊接的严密性,以及防锈处理是否到位,内装可卸式止水槽内的排水管是否预留好。

6、出入口围护结构与主体围护结构的防水

主体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与出入口围护结构交接部位是防水最薄弱的环节,一般可通过注浆处理和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两种形式。当基坑深度较浅,若为砂性土时,可采取注浆处理;较深时应采用高压旋喷桩的方式处理,其止水效果较好。若出现渗漏水情况时,为防止渗漏水范围扩大,必须及时按施工预案进行堵漏处理。

四、地铁站渗漏处理

1、处理原则

根据裂缝的形态以及对结构的影响程度,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处理方法:(1)针对裂缝宽度小于0.2mm且不贯通的裂缝,其对结构没有本质影响,只需进行表面修复即可;(2)针对裂缝宽度大于0.2mm且不贯通的裂缝和贯通不渗水裂缝,为保证结构强度及性能要求,需对其进行灌浆补强处理;(3)针对渗水裂缝,建议采用低压慢速灌浆。

2、裂缝处理措施

(一)表面修复:该法适用于裂缝宽度小于0.2mm且不贯通的裂缝,用以恢复构件表面的观感质量。将裂缝表面清理干净,采用黑、白相掺配的水泥净浆多层涂刷,靠液体的毛细吸力挤进裂缝,堵塞裂缝。

(二)“壁可”法灌浆补强:对裂缝宽度大于0.2mm且不贯通的裂缝和贯通不渗水裂缝进行灌浆补强,采用“壁可”法进行化学灌浆补强处理。基本原理为:先封闭裂缝,在每隔30~50cm处设置环氧胶体注入座,然后用注射器通过注入座往裂缝内注入环氧胶体,最后拆除注入座,再封闭其表面。

(三)高压灌浆补强和封堵:对渗水裂缝进行高压灌浆补强和封堵,于裂缝最低处左或右5cm~10cm处倾斜钻孔至结构厚度之一半深,循序由低处往高处钻孔,钻孔至最高处后再一次埋设止水针头,然后使用单液 SL-999高压堵漏灌注机将改性环氧灌浆材料注入结构,以达到强化和封堵效果。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防水堵漏工程施工是地铁工程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这一领域也是长期以来困扰从业人员的技术难题。本文以某地铁工程为例,对防水堵漏工艺展开了探讨。该工程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对防水堵漏工艺进行了较好地研究,工程防水效果显著,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成为了地铁工程防水施工建设中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张汝峰.地下工程防水堵漏综合治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

[2] 孙成伟,孔少波,孙宇坤.广州地铁矿山法施工的质量控制重点[J]. 现代隧道技术. 2012

猜你喜欢
止水带围护结构灌浆
主体结构与止水带同步施工新方法
地铁围护结构施工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小满过麦畴有感
超长结构地下室沉降缝止水带裂缝的处理技术
软土地区某平面形状复杂的基坑围护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
浅谈灌浆法在公路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探讨
探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灌浆施工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探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