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之我见

2015-10-21 17:12沈国涌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市政工程道路

沈国涌

【摘要】新的交通道路。而其中多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道路施工为主,这是因为这种道路的耐久性较强,能够承受各种交通量,整体性能较好。现本文就主要探讨了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技术方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

为了能够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除了要严格把关原材料质量以外,还要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并在沥青的摊铺、碾压、接缝以及成品保护等环节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提高其使用性能,避免道路在使用中常常出现故障进行维修而影响到城市交通,减少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促进城市更好发展。以下本文中,笔者就市政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的各个技术环节进行简要探讨,指出其质量控制措施方法。

1 道路施工准备工作

1.1熟悉设计图纸

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熟悉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是准备阶段的首要任务,通常由技术人员及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人去做。通过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掌握项目规模并准确的计算出沥青混凝土的数量,为合理确定施工计划打下基础。同时还可以了解业主意图,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好的履行合同,维护双方利益创造条件。

1.2组织施工人员

沥青混凝七路面施工时各工序相互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往往是连续作业,所以人员配置都是双班制,在关键工序上要多配置几名责任心强、技术较好的人员。

1.2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这项工作由工地试验室负责完成,由工地试验室准备原材料,送到业主指定的专业试验室去做。这项工作要尽量提前,最好能在贮备原材料前完成。因为有了配合比,就可以准确的确定材料的各种规格及数量。在做配合比设计时,还要注意是否有各种外加剂(如掺加抗剥落剂及其它改性材料)。

2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影响道路的安全,也对道路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2.1如何选择砼材料

水泥砼面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和环境的影响,应具有较高的抗拉压强度、耐久性、耐磨性和抗滑性,还要求有较低的弹性模量和温度膨胀系数,以减少温度应力。此外混合料还应有适当的施工和易性,以及适宜的酸碱度和强度,做到强度合理。所以选择好的材料是保证砼质量最基本的条件。路面用水泥应具有抗拉弯强度高、收缩小,安定性与稳定性好,抗磨性和耐久性强以及弹性模量低等技术品质。目前路面用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应低于 42.5。砼用砂应具有高的密度,同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为此应采用符合规定级配的中(粗)砂。所用的碎(砾)石应质地坚硬,并应符合规定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40mm,宜选用岩浆岩或未风化的沉积岩碎石,最好不用石灰岩碎石,它易被磨光导致表面光滑,对于其针片状颗粒含量、硫化物及硫酸含量、泥土杂物含量均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2.2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壓强度,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的做法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

3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3.1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次,要用重量比,不要用体积比,最后,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

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这要求供方提供两份同样材料,一份提供给实验室,一份给工地,工地收料人员应按样本收料,如来料与样本不符,应马上向上级汇报,及时更改配合比。

3.2加强原材料管理,混凝土材料的变异将影响混凝土强度。因此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品进场,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3.3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测定,我们以 28 天强度为准,为施工简便和质量保证,一般做 7 天试块等,以对混凝土强度尽量根据其龄期测定其发展,以明确确定其质量。

4沥青混合料的拌制与运输

在砼施工中必须按照施工前进行的配合比试验数据作为施工配料的依据。搅拌机每批的拌合物数量,应按砼施工配合比容易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进入拌和机的砂石料必须准确过秤,磅秤使用前应检查校正;②散装水泥必须过秤,袋装水泥,当以袋计量时,应抽查其重量是否正确;③严格控制加水量,每班开工前,根据天气变化实测砂、石含水量并由工地实验室确定施工配合比(水灰比)。特别要控制好用水量,如果水量过多会造成水泥浆稀薄,就会减弱水泥浆的胶结能力,水分蒸发后在砼中存有大量空隙或蜂窝眼,导致砼密实度不,影响砼强度,特别是砼表面强度的降低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砼拌和物的运输,宜采用白卸机动车运输,当运距较远时,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砼拌和物自搅拌机出料后,运到铺筑地点进行摊铺、振捣、做面、直至浇筑,整个过程的允许最长时间由实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

5沥青路面的接缝施工技术

5.1 纵向缝:最常见的方法是热接缝,就是在沥青混凝土没有降温前,马上接上旁边的沥青混凝土,一般不碾压,马上接铺上再碾压成型,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美观,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摊铺机最好相距10—20米,,并将熨平板设置在同一水平。有时也采用冷接缝,即一条车道先行摊铺并已压实,然后并排摊铺压实另一条车道,清扫并在接缝的边缘涂上粘结沥青。

5.2 横向缝:在施工前应通过涂刷粘层油或用喷灯烘烤的方式使得沥青混合料呈现熔融状,并纵向放置足够长的木板。在此基础上按垂直车道方向沿接缝进行碾压,接缝处不得转向,每碾压一次就检验其接缝的平整度,直到新浦的混合料能够覆盖整个路面的宽度。最后,将多余的料清理掉,接缝处不得转向。

6成品保护

在沥青混凝土施工道路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成品保护,直到路面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后才能通车。为此,当道路碾压完毕后,要由专人进行养护,并保持该段道路的封闭状态,等到沥青面层完全冷却后才能通行。并且在初期通行时,避免有大车、重型车或超载车进入,也不得有漏油的车辆上路,以免破坏路面。在施工中,还要对道路两边的护栏等附属工程进行相应的保护,保证其完整清洁,不得因为沥青施工破坏其美观。当沥青摊铺完成后,禁止有人员或车辆停留或行走其上,避免面层出现永久变形。只有仔细的保护施工成品,才不会使之前的施工成果受到破坏,这也是沥青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必须要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

7结语

总之,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为保证其施工质量,必须要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就要做好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合理施工、有效管理,才能保证道路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迪淼,蒋磊.对沥青混凝土在公路路面施工中的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讨[J].四川建材,2010,(01) .

[2] 孙良,李在靖.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 .

猜你喜欢
沥青混凝土市政工程道路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道听途说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浅谈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层的施工与探讨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基坑施工对原有市政工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