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皖南古祠堂宁氏宗祠建筑形制特点与价值体现

2015-10-21 17:12洪涛吴强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价值

洪涛 吴强

【摘要】青阳县宁氏宗祠是典型的具有宗族祭祀性质的徽派建筑,通过分析宁氏宗祠的布局形式、空间结构形制和建筑细部构造样式,总结出其总体布局的特征,平面布局明间与次间、稍间等开间的比例关系,木构架形式和建筑细部构造形式等形制特征,并对宁氏宗祠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社会文化等不同方面的价值体现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宁氏宗祠;徽派建筑;形制特征;价值

宁氏宗祠座落于池州市青阳县陵阳镇粮站大院内,整体建筑座西面东,平面布局由前至后依次为社坦、门屋、前天井及东西庑廊、享堂、后天井及东西厢廊、寝堂等部分组成,保存较完整。宁氏宗祠设计构造奇特,木雕木装修、石雕构件内容丰富,技艺精湛,是徽州古祠堂建筑的优秀作品。本文将从历史沿革、建筑形制特征、价值体现等几方面对宁氏宗祠进行解析。

一、历史沿革

宁氏宗祠始建于何年不详,因居住太平天国兵,被曾国藩派兵烧毁,后于光绪十六年间复建。解放前曾作为学校使用,解放后做糧站仓库。1996 年被划拔给县文化局。1997 年进行了测绘和小型维修。2002年、2004年两次对宗祠进行维修,2004年10月被公布为第五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建筑形制特征

1、整体形制特征。宁氏宗祠坐西面东,其前面、左侧均为粮站仓库,右侧为职工宿舍,背面道路后石磅上为一层民房。祠堂靠山下筑基,一进高于一进,两侧及后部贴祠堂有水沟与祠内天井水池互通,常年积水不枯。宁氏宗祠平面呈中轴对称,整体呈“日”字型,按入口顺序依次为社坦、门屋、前天井及东西庑廊、享堂、后天井及东西厢廊、寝堂部分,总面阔22.86 米,总进深53.6 米,占地面积1337.36平方米(不含社坦),建筑面积1105.7 平方米。如图一

2、具体形制特征

猜你喜欢
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一块石头的价值
六步提升自我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