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

2015-10-21 17:25胡曾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稳定性可靠性房屋建筑

胡曾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钢筋就像整个建筑的骨架,如果骨架出现问题,那么整体的建筑都會出现问题,而且钢筋施工的质量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因此,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施工的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观点,以便广大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房屋建筑:钢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稳定性:可靠性

一、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的常用结构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钢筋施工的常用结构有简体结构、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框架结构、高层建筑的有框架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的多层结构这五种主要的常用结构。

二、框架结构布置

1、层高及柱网

框架结构的布置关键就在于柱网尺寸的确定,就是平面框架间距以及跨度。柱网框架结构的层高以及尺寸应该根据房屋生产的工艺、施工条件、使用条件以及建筑材料等因素对其进行综合的评定,并且模数的要求要有相应标准,保证平面形状的统一及规整,应做到结构体型简单、均匀对称。应最大限度的减少构件的规格和种类,以达到简化设计的目的,使施工变得简单方便。

通常民用建筑层高和柱网一般情况下都是以300mm作为模数的。因为民用建筑功能要求不尽相同,并且建筑中类十分庞杂,因此对于层高和柱网的变化起到一定影响,尤其是高层的建筑,层高和柱网非常难以定性,且灵活性较大。

2、承重框架的布置方法

由于承重框架的布置方向不同,因此,框架结构的布置方案能够划分成三种类型:

(1)框架纵向承重

框架横向承重的布置方法是连系梁、楼板沿着房屋方向纵向布置的,框架的承重粱沿着纵向布置的。其优点是采光好、通风好,对楼层净高的有效利用有一定帮助,架空管道可以设置的较多,所以,其比较适合用于一些工业建筑中,但是因为它的横向刚度比较弱,民用建筑时通常很少采用此类方法。

(2)框架横向承重

框架横向承重布置的方法是连系梁、楼板沿着房屋方向横向布置的,框架的承重粱沿着横向布置的,这样做有利于增加房屋的横向刚度,其缺点就是因为主梁的界面尺寸比较大,如果房屋一旦需要比较大的空间时,净空间会很小。

(3)框架纵、横向混合承重的

框架纵、横向混合承重的布置方法是沿着房屋的横纵方向布置的承重框架,纵、横向框架共同承担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如果柱网的平面尺寸是近似正方形或者就是正方形时,或当面的活荷载比较大时,就经常采用该种布置的方法 框架纵、横向混合承重的方法,通常情况采用现浇筑钢筋混凝土的整体框架。

三、框架负荷

再设计基础、柱、墙以及楼面梁时,应该根据负荷承重面积以及负荷承重层数的多少,对楼面活负荷乘以相应的折减系数。这是因为考虑到构件的受负荷面积越大或者是负荷承受的层数越多,楼面活荷载在全部负荷面上均载满的几率就会越少。比如说托儿所、医院、办公楼以及住宅等房屋,如果楼面梁承受负荷的面积过大时,楼面的活载折减系数就会出现变化。

四、建筑工程常见的钢筋质量问题与应对策略

1、梁箍筋弯钩与纵筋相碰

该现象主要表现为在梁支座部位,纵向钢筋与箍筋弯钩产生抵触。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梁箍筋弯钩应该安放在压力承受区,从其受力的角度来看,是比较合理科学的,而且从总构造的角度去看,也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比较特殊的情况出现时,比如像在梁支座练习处,压力承受区在截面的下面,如果箍筋弯位也位于其下部,就很有可能会被钢筋弄开,在此类情况时,就只能将箍筋弯钩安放在拉力承受区,这样的做法合理性并不是非常高,但是为了使钢筋骨架牢固程度提高,在传统的施工习惯中也只能将这一问题如此对待了。另外,在实践的过程中还会有别的矛盾产生,在我国目前的房屋建筑中,在采用框架结构或框架结构的工程项目中,通常都需要有一定的抗震处理,因此,箍筋弯钩的幅度应该在1350左右,并且平直部分的长度又比之其他种类型的弯钩张,故梁上部与箍筋弯钩二排钢筋间一定会出现抵触现象。

该问题的解决措施应该是将箍筋弯钩的位置预先的作出合理设计和规划,事先确定绑扎钢筋的施工方式,建议绑扎钢筋时应尽量放在梁的下部或者是上部,避免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果钢粱上面的钢筋只有一层时,箍筋弯钩均与纵向钢筋便不会出现抵触现象,为了尽量避免箍筋的接头被挤压开裂,建议将弯钩放在钢梁的构件拉力承受区,但是应注意将钢筋绑定牢固,切不可出现分裂情况,如果情况特殊时,甚至可以用电焊将其焊死。对于纵向钢筋有两层甚至是多层的时候,弯钩的放置位置应该放在梁的下面。

2、箍筋四肢宽度不确定

该现象主要的表现形式为配有四肢箍筋作为符合箍筋的梁的钢筋骨架,在绑扎作业结束并且安装入模的时候,突然发现其宽度与模板的要求不相符,致使钢筋骨架放入模内困难,混凝土的薄层过小或者过大,严重时还会致使钢筋骨架放入不到模内,给工程施工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①骨架在绑扎之前没有按照应有规定对箍筋的宽度进行合理定位或者是定位的不够准确。②在预先设计阶段已经将箍筋的总宽度进行了定位,但是在施工时由于不注意施工细节,致使有两个或多个钢筋往外或者是往里串动。

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在骨架绑扎时,首先应先绑扎出几对箍筋,要让箍筋四肢的宽度与图纸的要求尺寸相符合,接下来再将纵向钢筋串接起来,最后将其他的箍筋绑扎好。按照梁截面的宽度将双肢钢筋确定好,该步骤就是要将混凝土的保护层的厚度与箍筋截面的宽度确定好,在绑扎箍筋时,沿着骨架的长度放置几个类似的箍筋以作定位使用。在绑扎骨架的过程中,应该随时检测箍筋四肢的宽度准确性是否合理,一旦遇到偏差要及时对其进行纠正。

3、相同连接段内存在过多的接头

该现象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在钢筋骨架安装或者是绑扎时,发现在相同的连接区域内存在过多的受力接头,有的钢筋截面的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比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值。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四点:①在钢筋配料过程中大意马虎,没有将原材料合理搭配好长度,致使这一现象发生。②将有一部分接头的绑扎规定忽略,致使这一现象的发生。③错误取用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比值,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④ 分布清楚钢筋位是受压区还是受拉区。

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在配料的过程中按照下料单的钢筋进行标号,然后再划分出不同的分号,注明各个分号的搭配方式,对于相同组搭配但是安装的方法不一致的,要特别加入注释,或者是文字说明。记住小偏心的受拉杆件或者是轴心受拉杆件中的受力钢筋接头均应焊接,不可以使用绑扎措施草草了事。如果分不清楚钢筋所处的位置是压力承受去还是拉力承受去时,接头的位置都应该按照拉力承受区的规定进行处理。

四、结束语

综合以上所探讨的结论可以看出,钢筋的分项工程是较为复杂且综合性非常高的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环节非常多,建筑施工人员与建筑管理人员应该切实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意识,结合工程的具体实践,并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决策,将建设中的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中,保证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同时,政府的相关部门也应该出台较为全面的施工质量标准,确保各个建筑单位能够有章可循,有例指引,并且政府部门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对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为企业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于跃超.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3).

[2]葛国钏,谭莹.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商品与质量,2011(8).

猜你喜欢
稳定性可靠性房屋建筑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①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探讨
可靠性增长试验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及作用研究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电网稳定性预测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非线性多率离散时间系统零动态的稳定性
任意切换下的连续非线性切换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分析
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
J.D. Power发布2016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