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的审美性

2015-10-21 17:20刘君
新课程·下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知人论世

刘君

摘 要:针对当下中职学生语文素养普遍较低、审美意识不强、审美体验欠缺的现实,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审美教育。《赤壁赋》是一篇传统的经典赋文,它文质兼美,融苏轼的人生经历、感悟于一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文章。学生的思想意识提高了,审美觉悟提高了,就会逐渐明事理,个人的文明程度就会提高,这对他们的专业学习和职业思想的提升,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此,根据学生现实,采取诵读、启发、探究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到苏轼的境界中,领悟人生的道理,使中职语文教学的审美性得到一定的体现。

关键词:加强诵读;知人论世;联系现实

一些中职学校,语文课流于形式,教师疲于应付,学生得过且过,因而,导致中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思想性、审美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本人在教授《赤壁赋》时却颇有心得。

一、加强诵读,体会意境

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诵读。我所带班的学生大多朗读水平不高,平时又不重视诵读。这无疑给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我先精心下载了《赤壁赋》配乐朗诵范读,是鲍国安(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曹操的扮演者)朗诵的,他的声音浑厚,有激情,有感情,很能感染人,以至于朗读结束,有的学生竟说,怎么完了呢?我还没听够。有的学生说,哎呀,我都沉浸在里面了。真是先声夺人,给学生的欣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仅仅有这个基础还不够,要让学生体会得更深,非他自己去品读不可。所以,我就从第一段入手,反复指导朗读。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太好,注意力普遍不够集中,老师对易读错的字音反复强调后,再让学生读,仍能读错,而且不止一人。在反复诵读后,有的学生说,我读出一点感觉了。有的学生说,苏轼笔下的景色太美了……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了文字背后的美。显然苏轼高超的语言艺术打动了学生,教师再趁势用优美抒情的语言描述,让学生再次体会这种美好宁谧的意境。

苏轼的《赤壁赋》美就美在它传达出了身处逆境中的人能唱出旷达乐观的心声,以此引领人们的精神世界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迈进。

二、知人论世,设疑激趣

如何更好地欣赏此点呢?我要求学生阅读本文的“阅读提示”。然后插入一个环节,让学生谈谈心目中苏轼的形象。学生大多知道学过的苏轼的作品及其所处的时代等,对苏轼的经历知之甚少,这时我就相机介绍起苏轼来,从他才华横溢、少年得志到入朝后仕途起伏、遭人诬陷、一贬再贬的经历,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这样的人生际遇,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蘇轼在这篇文章中也表达了自己的苦闷愁忧之情,让学生再读课文,这里不是一般的泛读了,而是要带着思考深入阅读。有敏感的学生发现在文章第二自然段中出现了“客”的形象,经过合作探究,学生意识到,这里不只是要表现客的吹箫技艺,更重要的是要表现一种凄清苦愁。这种愁情源自何处?莫不是苏轼内心的苦闷的婉曲表现?

最后客人的心绪平静下来,他是在听了苏子的话后释然的,苏子的话究竟有着怎样的力量?这是本文审美性具体体现的地方,也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关键所在。

苏子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万事万物都是相对而言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也不必强求,人生还有更美好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和享用,为什么要纠结于一些虚幻的东西呢。只有立足现实,乐观坦荡,才能活得洒脱。

三、联系现实,切入主题

欣赏至此,学生陷入了沉思。教师也道出原委,这可能是苏轼内心挣扎斗争的过程。面对贬谪失意,产生苦闷彷徨之情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有的人有力量、有视野、有厚度,能逐渐消解内心的郁闷,用乐观豁达战胜消极苦闷;而有的人面对人生的低谷,一味地悲观绝望,消极避世,他们的内心失去了依靠,精神支柱轰然倒塌,其人生也愈发显得苍白无力。

这时,我让学生谈谈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遇到挫折、坎坷时,他们是如何做的。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的回答,就不是泛泛而谈或是无话可说了。他们大胆诉说着自己的心声。因为所带学生,大多是学困生,有的多次受过处分,有的不被家庭重视,有的长期受歧视……这些学生上中职,本身目标就不够明确,而且其家长也对其没抱太大的希望,只是觉得放在学校,有学校管着,有老师看着,不出事就行了。所以,这些孩子思想大都不够成熟,精神营养很缺乏。所以,语文课教学在提高学生心性、陶冶学生情操上就应该起到很大的作用。

苏轼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可能会给学生一些启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他们的审美意识。但是,我想说,仅凭一节课的“苏轼”教育,是远远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的。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一定要一方面深入研究语文教材,挖掘语文课文的审美性;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生活处处有学问、处处有美感的大语文观,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只有这样,这些孩子才能在职校中找到立足点,个人修为提高了,对专业的学习也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会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此看来,在审美教育上,中职语文教学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颜碧伟.赏景品情悟人生:《赤壁赋》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9.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知人论世
对三处援引的理解与处理
对三处援引的理解与处理
知人论世——知杜甫其人,赏杜甫诗歌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知人吟咏悟人生
如何让诗歌教学策略更有效
散文教学要做到“知人论世”
阅读教学中“知人论世”的三维思考
破译隐藏散文主题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