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居室内空间改造设计的利与弊

2015-10-21 17:12朱海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朱海

摘要:时下很多人在装修房子的时候,对原户型的结构都不太满意,或多或少地都会做一些改动。本文就此展开讨论,从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调查,对家居空间结构是改还是不改?给室内装修设计的改房热一些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空间改造 改结构 家居空间

正文:

可以说,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人们在购房后都太不满意原有的房屋结构造型,往往都会在装修的时候进行一定的结构改造。那到底为什么要改造?是改好还是不改好?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对时下房子装修的结构改造有了以下的思考与分析。

一、为什么要改?

笔者走访了鲁班大宅家装公司,从正在从事家装设计的老同学那得知,上年他做的40多单的家装案例里,室内结构100%都有改动。而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家装公司的业务里也很普遍。那到底为什么要改原有的家居空间结构呢?原因有多个,其中比较突出的有:

(一)原结构的不合理

走访中,老同学拿出的刘小姐的单子就很有代表性。刘小姐的新家在长湖路与滨湖路交界处。新家有88平方米,2室2厅1卫1书房。该楼盘的设计是卧室偏小,两个卧室都不能放太大的床。另外,卫生间原本就不大,只能用淋浴,整个房间里也没有衣帽柜,使爱整洁爱浪漫的刘小姐在装修时大为苦恼。而另一个例子则更甚,某业主的房子有120平方米,是3居室,但是没有一个卧室能放下业主的床。无奈之下,只能把所有的墙重新敲掉再做隔断,并将原本的双层墙换成单层墙,硬生生从墙壁里也“抠”出一点空间。这些住房结构的先天性不足,使得业主在装修时必须先从改结构入手。

目前大多数楼盘的原始户型解决的都是大问题,如朝向、景观、生活圈等,却很难顾及到某些小细节。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并不是关联进行的,这使得日后业主入住后往往会对原家居结构不太满意。在更改布局中,业主最常见的就是要有收藏物品的地方,约90%的业主都会要求装修中安排一个大大的储藏室。另一家公司的设计师告诉笔者,目前一般的房型中最多只有储藏柜,80平方米到100平方米的户型基本不会有储藏室,即使120平方米的户型也很少,130平方米朝上的房型才会配备。这时业主就会要求更改房屋原有布局。还有就是纯景观需求,例如有的房型开门直接面对卧室,就需要重新隔断或者将原卧室门封闭,改动房屋结构。

(二)个性化的追求

每个业主对于自己的房屋都有特殊要求,会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进行装修,更改布局可以更好地补充房屋的“个性”。不少人在装修新家时都绞尽脑汁,如:将一些主体墙中间打上几个四方格子放置造型灯,将一些墙进行改造制作造型……

个性化的追求还体现在对功能需求上,比如:增加阳台面积或去除阳台,扩大某区域的使用面积或功能等。一般人都喜欢客餐厅大些,约50%的业主会要求厨房能放进冰箱,还有部分业主要求卫生间里面能放进洗衣机,玄关要有实用功能,能收纳衣帽鞋子。而紫苹果的设计师则告诉笔者,现代尤其是年轻人,不少都希望家里有一个能加班的书房。有一单案例是业主要求两个卫生间去掉一个,能放办公桌、电脑、书柜。还有一个业主的房屋面积是90平方米,使用面积只有70平方米,但也想要一个书房,设计师只好将飘窗封闭改成一个小书房。

(三)装修公司和设计师方面

在装修中,敲掉一面墙花费颇高,而再建一面新墙又是一笔收入,所以不少装修公司会怂恿业主多做改动,以提高装修费用。据品匠的设计师小覃介绍,只要是存在结构改动的,整个装修费用会直接拉高一万到三万元不等。同时,受现代设计思潮的影响,时下的设计师也普遍认为,在不破坏房屋受力结构的基础上做一些结构改动是必须的。一来,能提高原户型空间的使用率;二来,一套充满个性与众不同的住房能满足客户的心理需求;三来,细处的设计改动能彰显设计师的独具匠心和能力水平。基于這些因素,改结构就成为了装修前的第一个环节。

二、改结构的利在哪里?

(一)合理分配空间

通过适当的结构改动,甚至是只留承重墙的全盘结构改造。能重新分配空间,使得有限的空间实现功能最大化,弥补户型的缺陷,这个可以说是改结构最大的利好。位于广西外国语学院的教师公寓A区某单元房的结构改造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例子。该住宅建筑面积为115平米,使用面积为99.3平米,原户型结构中留出了一个与厨房相邻的入户小阳台,而在主卧里则留出了一个紧靠主卫的衣柜空间。此两处的面积共计约3.85平米,而在实际使用中作用不大。经结构改造,把入户小阳台与厨房合并,改变主卧卫生间门的开设方向,从而使这3.85平米全部得到充分的使用。

(二)符合业主的生活习惯

住宅的使用归根到底是给人使用的,生活习惯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户型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评价,而通过改造则可以更好地迎合户主的要求。比如年轻人早出晚归,很少在家煮饭,那么选择打掉封闭的墙体,加一个吧台,做一个开放式的厨房,这样会更合适他们的生活习惯,也会显得空间更大;而同样是开放式的厨房,但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则刚好相反。每天的买菜煮饭,面对一天三餐的劳作,一个通风良好,采光充足,相对围合又出入方便的厨房才是他们的首选。在另一个案例中,梁先生的户型改造也很有代表性。原户型是两房两厅的结构,但梁先生喜欢读书,坚持要设一个比较独立的读书空间,大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儒雅。设计师则特地把阳台改造为一个简易的书阁,并通过增设地台来区分使用空间。

(三)彰显业主的品位和追求

人生而有别,对住宅的要求同而求异,住什么样的住宅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居住环境影响着人的心理和品味,越来越多人把它当一种文化来看待。而家居空间结构正是这种文化品味得以体现的基础,犹如一套最普通的复式住宅总要比一套标准三房一厅的居室让人感觉更高大上一些一样。一个统一又富于变化的家居空间,能实现业主居住的最大自由度,能使业主的生活追求得到延伸。

三、改结构的弊在哪里?

(一)墙和柱的梁板结构关系受影响

传统观念认为:房内的承重墙不能拆,非承重墙都可以拆,其实这是一个大误区。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非承重墙都可以随意拆改。比如,横梁下面的轻体墙就不可以拆——因为它也承担着房屋的部分重量。拆了,一样会破坏房屋结构。区设计院相关人士表示,现在的住宅为框架结构,主要外墙体由钢筋支撑,这种结构的墙体是不能改动的,即使是在原有墙面上的打洞或做造型的切割等改动,对房屋也是十分有害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破坏墙的整体性,如果墙内钢筋断裂,将会导致整面墙不再牢固。

(二)“三供”安全隐患的增多

“三供”是业内的行话,是指房屋的供水、供电和供气,是保证日常生活使用的必备设施。通常需要进行结构改造的单元房,其水电布局均要重新设置,才能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虽不见得原户型结构的水电铺设会绝对安全保险。但开发商在交楼前均需经过严格的楼房安全检测程序,应该说总体上还是有保障的。即使日后需维修,各种检修手段、方法都是比较完备的。相对而言,一般的设计公司在此方面的技术力量和技术保障上是不够完善的。为此,就会留下对此水电改造的隐患、供水供电的隐患和后期维修的隐患等。如果是一些猪头设计公司,则隐患更甚,往往会在水电改造后,出现地面渗水,热水器供水不足,插座没电,经常烧断电路保险等问题,严重的甚至要撬起地砖墙砖来重新铺设水电线路。相比之下,供气方面受到的影响通常会小很多。因为户型结构的改造,比较少涉及供气管道的变更。

(三)装修费用的增加

从最新的全国各大城市房市价格的公布可以看出,现在的房价还是普遍高于一般人的月薪的,工薪阶层买一套房基本都需要两代人的共同努力。即使如此也通常只能是交完首期,余下部分都是采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还贷。而装修的费用通常也会占到买房总价的一半左右,或与首付基本相等。一套总价为40万元的约85平米的商品房,一般与之匹配的简单装修(含家具家电)都在18-22万左右。这样的经济开支同样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如果再加上结构改造的费用,那还要额外增加一笔开支。正如上文所述,打墙和砌墙都要另外计算工钱。而随着户型结构的改造改变,很多时候需要一些特制定制的家具与之搭配。如内嵌入式的衣柜、酒柜;订制的鞋柜、隔断;特殊的吊頂、背景墙造型等等。这些开支将实实在在地增加业主的经济负担。

四、结构改造的原则

那么家居空间结构是改还是不改呢?笔者认为,改,是可以的。但要有原则,有充分的准备。不能草率、随意和盲目。那改造的原则有哪些?改造的底线在哪?禁区在哪呢?建筑设计院的专家给笔者支招,认为一定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原则一:“砖混“结构的建筑,预制板不能拆除,也不能开门开窗,以免破坏其受力情况。原则二:门框不宜拆除。门框一般是嵌在混凝土中的,如果想要对门框进行拆除及改造,那么同样会破坏建筑结构,不仅降低了房屋的安全系数,就连后期重新安装门也会有一定困难。原则三:房屋梁柱不可改动。原则四:阳台矮墙不能拆改。阳台的矮墙属于配重墙,它的主要作用是挑起阳台,如果我们随意拆改,就会造成阳台的承重力下降,导致阳台下坠。原则五:墙体中的钢筋不能动,以免留下安全隐患。

五、追求实用、理性的家居空间

家居是自己住的空间,自己或家人认为舒适就好,看起来顺眼,用起来方便,就无须太多地顾及外人的看法。改造要考虑到居室的安全性,改造的居家功能或结构达到居家生活理想要求,充分满足个性化要求要有长远眼光,不要一时冲动去改造。即使改,也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不必一次完成(到位),不要随潮流而改造,不要克隆他人的“舒适”或实用设计。使结构改造更为理性、有的放矢。

结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使笔者不禁沿着问题去继续追溯源头。正如前文所述的那样,改结构的最大原由是因为原户型的不合理。看来这才是时下家居结构改造热的根本所在,如果建筑设计方或房地产商能更大程度地考虑住户的居住需求,多从家居使用的实际出发,设计出更多更符合广大住户需求的结构空间,那么又有谁愿意劳民伤财地去改呢?如果我们的建筑设计能与室内设计结合在一起来通盘考虑的话,那么又有谁愿意伤身动骨地去改呢?期待让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回归一体,让室内空间设计改造回归理性。

参考文献

[1] 李鸿鹏 李泓鑫《小型住宅室内空间改造探析》

[2] 侯博.浅谈中小户型住宅空间的可变性设计[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9(2).

[3]吴起珍.浅议小型住宅室内空间改造[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4).

[4]辛艺峰.建筑室内环境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房屋装修如何避免留下隐患 结构改拆必读攻略-365地产家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