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主要的技术环节

2015-10-21 17:25项阳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设计

【摘要】随着近年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建筑小区规划倾向于多层次住宅组合,在更有限的地块面积中,最大限度提高空间上的土地使用效率。也正因为住房面积的增大和楼层的增多增高,经常会有低层住户排水口溢水冒气;或者因排水管堵塞殃及自己或邻里的房内装修或家具浸水,造成经济损失还引发邻里纠纷。这就给了我们给排水设计工作新的挑战和难题,笔者就个人工作经验,总结部分有关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技术环节,以期更好的推动建筑给排水技术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设计

1. 给水工程设计

以目前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来说,因为建筑层数多,高度增加和功能复杂的形式特点,建筑给排水设计务必保证用水要求高,排水量大等实用性。

1.1设备的选用

以热镀锌钢管为主要管道材料的设计,会因材料的锈蚀而影响供水水质。而铝塑复合管,一般有保用50年的使用寿命;耐腐蚀性好,清洁卫生;因内壁光滑,水力摩阻小不易产生噪声,可提高流速流量;能轻易的进行塑性弯曲以方便长距离铺设需要。因此各管理部门也在推广使用塑料给水管替代热镀锌铜管。

1.2给水方式和管道方向设计

1.3设备的布置安装设计

铝塑复合管的最大弱点就是在管接,若把管道接头设置在卫生间内并采用配套铜配件管接,保证安装质量的同时更便于漏水时的修理;使用弯管弹簧进行弯管,避免因铝塑管弯扁的内径变小影响设计流量。

2. 排水

2.1为避免楼上层层堵水,独淹一楼的情况出现,在设计之初,需对底层用户污水采用单独出乎的方式排出,而二楼及以上楼层采用顶通排水管的方式排出。出于美观需要,排水管要尽量安排于隐蔽处,如墙拐角、房间劲头等位置。建筑物的排水支管铺设时,应以楼层为单位,遵循同一层的管道集中在同一层的原则,将各种排水设施做统一设计,卫生间和厨房的地漏最好配装存水弯,水封尺寸60-80mm,就可以有效避免串味的发生。其他需要横向排水支管的位置,也应铺设在同一层内,与主干排水管连接。这样做可以将各种排水管平均分配在每层之中,真的发生漏水时,也不至于波及下层用户。施工时,也不必上下层频繁穿管,伤及楼板,同样利于日后单独进行独门独户的检修。同时,这种设计也节约了很多空间,在房间内看不到明管,卫生状况也有了保证。

3. 防火

目前市场使用较为普遍的排水管为塑料管,一旦发生火灾,无法阻止浓烟蔓延和火焰的吞噬。而安装管道之间的孔洞还可将火烟传送至其他楼层或住户,造成更多更大的损失。因此,在各种明管穿越楼层的位置、排水支管接入立管的位置、穿越管井的位置等多处都应采取防止火烟贯穿的措施。在横管不得不跨越火区墙体时,应在穿越墙体内外两侧采取防火灾贯穿措施。阻火圈和防火套管等配件的耐火极限不得小于管道内部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阻火圈最宜采用阻燃膨胀剂制作,防火套管最宜采用无机耐火材料和化学阻燃剂制作,并都应有消防部門签发的合格证明文件。

4. 静音

排水塑料管有诸多优点,如轻便、美观、无锈、光滑畅通等,但这并不代表它就是完美的。大多数塑料管的管壁都比较薄,因此造成隔音性能极差,只要有水流动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尤其是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夜晚,令人十分烦恼。为了克服塑料管道的这一缺点,在工程设计之初,应选用隔音空壁管等隔音塑料排水管,内壁带螺旋塑料管或者芯层发泡管等排水管材,可在一定程度缓解噪音问题。此外,水流噪音和水流速度有关系,而水流速度与管道口径也有关系。在建筑给水排水规范中,已经明确了各种水流速度与管道口径的配套程度。因此,设计人员可根据建筑物的水流要求,选择适宜的管道尺寸,以降低住宅的给水噪音。

5. 建筑物室外给排水工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工程之外,还有小区室外给排水工程。从功能上讲,小区室外的给排水其实是应属于建筑给排水的一部分。这是一种牵涉多规范规程的设计,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最能考察一位设计师的综合素质。设计的好坏直接与居民日后的生活息息相关,整个小区的使用、管理和日后的维护,环境卫生状况的好坏,也都与给排水最初的设计直接挂钩。然而,由于设计人员大多专职于常见的两种设计,对此类设计不够重视,更不够熟悉,室外给排水设计产品和质量往往差强人意。

小区室外给排水设计,除了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范的要求外,更多的需要设计师了解与设计相关的情况和资料。如附近污水处理厂位置、地质构造、供水情况、供水方式、水压等。尤其要了解小区内各栋楼的给排水情况和建筑图纸,道路和建筑的配置情况,分析各个给排水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各种专业管线之间的关系,如燃气、弱电的分布等,以便做出符合室外排水要求的设计。在做好全部前期准备工作后,设计时仍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要求单体建筑单位预留室外给排水系统的位置和方向,避免对后施工的单位带来施工困难;

管线按作用分类,与其他专业管线的位置相错开。尤其要按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要求布置各种管线的次序;

小区检查井采用小方形井,以便减少管道铺设距离,加快排水速度;

雨水口最好采用立箅式雨水口,这样有利于美化小区环境;

在选材上,应以环保和长寿为主要依据,避免后期维修费用的负担。

室外消火栓和水泵结合器的设计,也是小区室外给排水设计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室外消火栓除满足室外消防扑救半径的要求外,还要满足距水泵结合器15-40米内应设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几组水泵结合器宜分点设置。

尽量利用小区已有资源,减省造价,如消防水与景观水结合使用,利用已有消火栓资源,利用市网水压直接供水。并尽量采用科技含量较高,节能和环保的产品。

6. 结语

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活、工作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也应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需求。然而,设计的过程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用发展的、变化的态度来认真对待每一处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把握要点,做出更好更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石鑫留,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09-24;

2. 缪长江等,建设工程经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

4. 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

作者简介:

项阳,1986年11月,女,籍贯: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工作单位:广东中山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给排水工程师;学历:硕士;本科专业: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硕士专业:市政工程;

猜你喜欢
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给排水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路径研究
市政给排水工程精细化管理研究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和应用
深圳某项目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能节水措施
常见的大口径输水管材优缺点及应用论述
浅谈绿色节能角度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