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对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治疗价值

2015-10-21 19:44龙君华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纳洛酮

龙君华

【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纳洛酮对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治疗价值。方法:用纳洛酮对本院收治的40例多发脑梗死性痴呆老年患者给予治疗,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缺血、 智力精神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客观评价在临床方面的治疗价值。结果:我们发现给予纳洛酮治疗后患者HDS-R及ADL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Hachinski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 结论:纳洛酮对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主要临床症状、 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改善效果。

【关键词】纳洛酮;多发脑梗死;痴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reatment by experiment and analysis of naloxone on senile cerebral multi infarction dementia. Methods: 40 cases with naloxone cerebral multi infarction dementia elderly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to give the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a, the intellectual spirit and ability of daily life,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value of treatment in the clinical aspects of. Results: we found that naloxone after treatment HDS-R and ADL patients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Hachinski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P<0.01. Conclusion: the major clinical symptoms, naloxone on senile cerebral multi infarction dementia mental state and ability of daily life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effect.

[keyword] naloxone; cerebral multi infarction dementia;

【中圖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01-02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逐年提高,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发病率也逐年提高。通过资料查询我们知道由于脑的动脉硬化影响脑血液供应,导致血管意外的发生,进而损伤皮质是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的主要致病原因[1]。以精神和神经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血管性痴呆是我国老年痴呆的一种主要类型,其中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最为普遍[2,3]。本院对40例多发脑梗死性痴呆老年采取纳洛酮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资料为本院2010年1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40例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老年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66~91岁,平均(79.23±7.45)岁;文化水平为小学到大学不等;其中因脑梗死复发2次后发生痴呆患者6人,复发3次后痴呆患者13人,复发4次后痴呆患者21人;并且末次脑梗死后10小时内发生痴呆患者4人,10~30小时内发生痴呆患者17人,31~90小时内发生痴呆患者19人。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差异性的计算功能及近期记忆功能方面的障碍,出现四肢不灵活、反应迟钝、精神萎靡、以及对周围环境刺激的不关心表现;其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假性球麻痹者30例,肢体运动障碍者21例,语言功能障碍者12例。排泄功能障碍患者18例,定向能力障碍者14例,强哭和强笑者26例, 对患者头颅进行MR、CT显示额叶、顶叶、 丘脑、 颞叶及基底节区等各区域梗死灶共计4到15个;经化验表现为血液粘度高,心电图结果显示有不同种程度的心肌缺血。所有患者均曾经有高血压疾病史,伴有冠心病者26例,高血脂者8例,糖尿病者5例。本次所选病人均经脉络宁、血塞通、脑活素等治疗,效果并不显著。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首先为患者静脉滴注1000mg/次,1次/d的胞二磷胆碱;肌注20mg/次,2次/d三磷酸腺苷;静脉滴注50~100U/次,1~2次/d辅酶A ;静脉滴注200~400mg/次,1次/d血塞通;最后将0.8mg纳洛酮加入至生理盐水200ml中,并进行1次/d的静脉滴注;一疗程为10d,并根据患者自身病情进行治疗2~3疗程。

1.2.2 观察指标 对于患者缺血情况我们采取Hachinski缺血量表进行评估,将大于7分患者视为血管性痴呆;对于患者智力精神状态采取HDS-R进行评估,将大于等于30分的患者判为正常;对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将小于60分的患者判为不具有正常的日常生活能力[4]。

1.3 统计学处理

分别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并采取t检验进行对比,对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治疗后患者AD及HDS-R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Hachinski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

3 讨论

当多发性脑梗死和梗死再发在老年人身上发生时,会导致老年人脑的组织灌流量降低,组织损伤,并且其兴奋度也随之下降,使中枢神经缺氧缺血[5]。同时由此会有过量的内源性类阿片样活性肽从中生成,当类阿片样物质达到过量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会受到十分明显的抑制,并且尤以内啡肽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当患者中枢神经被抑制时,人体大脑组织细胞活性降低,神经间的相互联系被干扰,导致患者在对机体的控制,计数能力,以及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方面都出现明显的非正常抑制现象。研究表明,当对大鼠建立梗死模型时,大鼠的梗死灶周围处细胞可被观察到非正常现象,已发生了区别于正常细胞的改变,此研究提示着痴呆的发生与脑组织的损伤有关以外还与组织处梗死灶的数量有密切关系[6]。 并且通过我们对40例患者的观察统计,得出结论发现曾经多次复发脑梗死的患者痴呆发生的概率要比复发次数少的患者痴呆发生概率高,且患者的痴呆严重程度以及症状类型会更加严重[7]。 40例患者中复发四次脑梗死后发生痴呆的人数为21人,所占比例为52.50%。故我们可以发现预防脑梗死性痴呆的关键因素是减少脑梗死的复发几率。纳洛酮化学名称17-烯丙基-4,5α-环氧基-3,14-二羟基吗啡喃-6-酮,分子式C19H21NO4,是羟二氢吗啡酮的一种衍生物,原用于治疗阿片类药物及其他麻醉性镇痛药中毒,但我们通过研究发现,静注该药品后,该成分能随意通过血脑屏障,能够对脑组织相关部位的吗啡样物质起到抑制作用,或者将其取代与相关受体结合[8]。因为纳洛酮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较强,对过量的阿片样活性肽会起到相互拮抗的作用,故其可对过量阿片样活性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损伤作用产生相反的效果,即阻止阿片样活性肽。纳洛酮还能够提高脑组织细胞的兴奋性,修复受损的脑组织细胞,减轻梗死灶对脑组织的损伤,调控和稳定中枢神经系统[9]。纳洛酮还可以有效解决血浆中皮素ET升高的不利影响,促进脑组织血液循环,提高脑干部位的血液和氧的供应,对神经及神经细胞膜起到保护作用,有效改善脑水肿症状,加强细胞膜对于钙离子的通透性,促进组织细胞内的环磷腺苷的合成,改善神经系统的传导作用[10]。本次研究中40例患者在进行常规的治疗的基础上又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病症均出现了正面效果。 经复测HDS-R、ADL及Hachinski评估,患者的智商水平、 精神状态以及日常的生活能力均有显著提高。 因此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具有积极正面的治疗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今后的此类疾病治疗。

参考文献:

[1]刘光,叶江琳,吴杰妍,等.乐脉颗粒治疗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效果观察[J].四川医学,2010;31(5):670~671

[2]余金喜,马先军.海通对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65~66

[3]陆尤,万继峰.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8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2):264~264,266

猜你喜欢
纳洛酮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PaO2、pH、PaCO2水平的影响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临床效果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
研究纳洛酮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
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效果分析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分析
纳洛酮联合西地兰治疗婴儿肺炎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疗效分析
纳洛酮在院前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