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

2015-10-21 17:25林升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创新途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林升

【摘要】为了满足土木工程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的特点, 就要采用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 同时要做好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本文主要论述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途径分析, 以期望能够为相关的实践者提供些理论基础。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工程项目的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及应用, 提高各专业之间的现场配合协调作业和员工的生产效率,从而达到完成企业目标和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不断刺激下,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显得日益重要起来。施工技术是企业打响知名度,抢占市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靠,为此,土木工程要保证其施工技术的更新和完善,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走在同行业施工技术水平的前列。与此同时, 人们对其居住环境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也要求着土木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的好坏就成了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不仅如此將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当中也逐渐成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这也将影响建筑日后的使用性能。为此,土木工程要在不断提高其施工技术的同时,积极引进科学技术成果,加强科学技术成果对施工技术的融人度,以此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为土木工程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创造有利环境。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一旦混凝土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势必会导致工程整体质量问题,可见,混凝土施工在土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现有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一般都先准备浇筑设备、混凝土运输工具、振捣机械等,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施工组织方案来进行施工。然而,在混凝土施工中,却常常出现裂缝,这严重影响了工程整体质量,裂缝的形成除了与温度有关之外,还与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等有关,为此想要进一步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就必须设计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并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

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现阶段,在土木工程土项目建设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不断增大,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钢筋连接及焊接的质量不过关,大量工程中内部钢筋的连接都没有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钢筋连接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钢筋的整体连接质量,而想要有效地确保钢筋工程的质量,就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的安全性,进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为了防止渗漏水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一般都会采取相应的防水技术来进行防水工程施工。但由于目前的防水技术有很多不足之处,加之防水材料的质量也不过关,从而使得施工质量问题频发,这直接影响了整个土木工程的质量,也给工程投入使用后带来了很多问题,不但增大了维修工作量,而且维修费用也随之增大,这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十分不利。为此,必须在防水工程施工中,采用新型的防水材料和防水工艺,以此来确保防水质量,避免渗漏的问题发生。

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途径

1. 加强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1)合理、科学的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通常情况下,在混合混凝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混凝土自身特性的发挥。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单位混凝土的用水量,并且对砂率、水灰比以及坍落度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当的高粉煤灰,严格按照相关设计准则与标准进行配制。这样才可以确保生产出来的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具有高强度、高抗裂性、低热度的特点。

(2)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控制首先,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振捣是防治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措施。一般情况下,机械振捣产生的收缩要比手工振捣小,振捣的时间也是由机械性能决定。可以有效的消除钢筋以及粗骨料之下的水膜,减小收缩量。其次,采取二次抹压技术可以有效消除干缩、塑性收缩等导致的混凝土裂缝。此种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失水,发生在加水到混凝土初凝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次提浆、抹平的操作予以消除,利用机械抹光机展开抹压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混凝土表面的强度与平整度。

(3)加强施工养护,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施工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其振捣的密实程度达到设计标准。并且在完成相应的拆模操作之后一定要展开相应的养护工作,比如铺草、洒水等。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新浇筑混凝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出现损伤,一定要对其展开相应的养护。

2.加强工程防渗透、防水处理

(1)外墙浇筑,地下室的墙体需进行分层浇筑,各层的浇筑时间要确保在水泥的初凝时间内。为了确保钢筋保护层,钢筋应该按照设计的相应要求相应的设置高标号的砂浆垫块。在混凝土初凝后,为了进一步预防外墙混凝土由于温差和干缩形成裂缝,要在墙顶加草袋进行养护,可在养护两周后拆除模板。

(2)底板浇筑,混凝土底板厚度尺寸、土量大,在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施工缝,所以应该对底板一端的两侧同时进行浇筑。应该严格控制好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采用二次振捣以降低面层的混凝土收缩量,在振捣工序过后,对底板的表面应进行抹实、找平、压光。在初凝后,应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养护。为了防止混凝土因温差和干缩出现裂缝,在拆模时要确保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不超过15℃。

3.施工缝处理技术。施工缝是防水的一个重要薄弱点,我也将其称为冷接缝。如果没有处理好施工缝,那么不仅会对结构的耐久性和强度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导致混凝土漏水和裂缝问题,对工程的正常使用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必须连续对混凝土底板进行浇筑,确保没有施工缝留置。一般情况下,地下室外墙只允许水平施工缝留置,位置应该在高于底板20cm的外墙上。在对施工缝进行浇筑时,应该先将接缝刷毛,扫刷干净,清除浮浆,冲洗湿润。之后,在表面涂刷混凝土处理剂或铺设3-5cm厚1:1水泥浆。然后及时浇筑,并进行振捣。如果在施工过程之中必须要留置垂直施工缝,那么应该将垂直施工缝留置在后浇带或者变形缝位置。

4.新型抗震技术。虽然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是这也给土木工程施工增添了定的难度,究其根本原因是土木工程施工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地震频发地带,这就需要应用一些先进的抗震技术来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抗震技术的研究也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方向。在地震高发的区域上进行施工时,可以采用复杂结构抗震设计,这样便可以将抗震、隔震与消能这三个结构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进而达到降低建筑结构自振周期增强抗扭性能、提升结构安全性的目的。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近几年的创新方面范围有所扩大,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向,这就使得土木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都有所上升。在我国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多数的土木工程项目都能在预定的工期之内完工,并且提前交工,质量也值得肯定,这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良好的办公和生活环境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为此,我们需要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创新途径上进行一定的努力,把原有的成果进行一定的强化。

参考文献:

[1]杨嗣信,吴琏.当前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的探讨[J].施工技术,2008(5).

[2]谷春梅.对我国新时期土木工程管理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3).

[3]杜宇新,杨丽丽.电气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施工配合[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猜你喜欢
创新途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烟草企业物流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