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精细化管理问题研究

2015-10-21 17:15郑永红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8期
关键词:系统化专业化信息化

郑永红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其内涵就是企业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其生产流程、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的过程,实现“组织结构专业化、工作方式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员工职业化”。如今,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接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精细化管理,就是要适应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树立精益求精的思想和管理理念,运用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按照科学化的要求,精确、细致、深入的实施管理,避免大而化之粗放式的管理,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工作实效。

关键词: 财务精细化 信息化 专业化 系统化

一、.预算管理精细化

(1)适当延长预算编制时间,尤其是基层预算单位的编制时间,为精细编制预算提供时间保证。要提前周密布置、统筹安排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工作,留有足够的时间对下年度的人员、工资政策变动情况和单位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业务工作量等进行合理预测和科学论证

(2)全员参与,分工负责,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可执行性。要科学、精细的编制预算就要在财务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之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建立起单位内部预算的三级管理体制,第一级为财务部门,第二级为归口管理部门,第三级为执行部门(需求部门)。首先,各预算执行部门根据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及实际需要测算各项经费需求,按照归口管理要求分别报各归口管理部门审核汇总然后,各归口部门根据业务领域,对各需求部门报送的数据进行真实性、合理性审核,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排序,确定需优先保障的经费需求。之后,财务部门对各归口管理部门汇总申报的经费需求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审查论证,投资较大的项目支出预算还应组织行业专家论证。最后,由财务部门在充分论证、合理排序的条件下根据财力情况进行综合平衡,编制出一本完整的预算。

(3)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程度。首先,人员经费定额要分地域制定。人员经费定额标准一定要与当地的工资政策、工资水平相适应,要在同一地区的不同部门、单位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参照。人员经费定额的核定,应与规范津补贴工作相结合,符合当地工资政策,根据财力可能纳入定额予以保障,要在尊重实际的基础上控制无序增长。其次,日常公用经费定额要依据行业、地域等实际情况制定。制定日常公用经费定额,要充分考虑不同部门在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资产规模等方面的差异,要对各部门的业务工作进行分级、分类,确定业务工作标准和单项定额,量化业务工作量,同时尊重时效性差异和地域性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参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支出水平进行核定。

(4)细化项目支出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程度。目前,我国的部门预算中项目支出(包括基本建设项目支出)预算没有按经济分类科目进行细化,项目支出的预算管理较粗放,既不利于预算管理精细化水平的提高,也助长了预算执行中的随意性。存在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现行的基本建设会计制度与预算会计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会计科目与核算方式均不一样。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两个方案供选择:一是改革现有的基本建设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核算方式上与预算会计接轨,建议取消每个建设项目单独开户、单独建账的规定,通过增设部分会计科目、实行项目辅助核算的方式,实现基建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一体化核算。二是改革现有的部门预算报表内容,根据核算科目的不同,增设行政事业类项目、基本建设类项目及政府性基金支出明细表。

(5)尝试编制中长期预算,提高预算管理的预见性和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传统的预算理念只强调预算的年度性,但是从建立中长期财政约束机制、增强政府承诺的可信度方面考虑,仅仅有年度预算是不够的,需要有一个中长期预算框架作为补充,并以中长期预算框架作为年度支出预算编制的依据,采用滚动方式编制预算。编制中长期预算,打破了预算编制以一年为期限的局限,为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掌握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初步资料,为单位的发展思路、发展规划及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供了保证,提高了预算的可预见性和年度预算安排的均衡性,减少了测算的盲目性,也有利于细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率。根据我国国情,可以根据每个“五年规划”,科学准确的预测中期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趋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目标和优先次序,合理确定单位中期支出水平和结构,同步编制“五年期预算”,实现中长期发展规划与中长期财力预算相适应。

(6)建立量化的预算管理绩效考评机制,强化预算的约束性,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和效果。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预算管理绩效考评机制,要从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两方面进行绩效考评。2005年,财政部发布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本文仅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可量化的预算管理效率考评进行探讨。首先,建立量化的预算执行效率评价指标,如总支出预算执行率、分项支出预算执行率、支出结构比率、预算调整率等。其次,根据预算编制全员参与、分工负责的要求,按月度、季度、年度对各业务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预算执行的效率性进行考核,并追究相应责任。此外,财政部还应解决当前预算软件与决算软件不统一的问题,建立一个具有自动考核评价功能的预决算综合管理系统,利用同一套软件编制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实现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直观比较。

二、会计核算管理精细化

首先,正确设置核算科目和科目辅助核算属性。要实现支出与资金拨付一一对应,就要在核算软件中对所有会涉及到资金收付的科目设置项目辅助核算。以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为例,除了要对“财政拨款”、“事业支出”、“事业结余”科目设置项目辅助核算外,还要对“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涉及到资金拨付的科目,“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涉及到资金往来的科目,以及计提的“专用基金”等涉及到尚未拨付资金的科目设置项目辅助核算。

其次,清理核實账务。在日常财务工作中,由于核算上的“支出明细但资金混用”,很容易出现银行资金拨付在实有资金、基本支出额度、项目支出额度之间相互窜用的情况,导致各项目实际应结存的银行资金(或额度)与当前账面结存的银行资金(或额度)有出入。如逐张翻阅凭证查找错误,如同大海捞针,难度较大。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倒推法”来进行调账更正,即计算出截止某一时点(月末或年末)各项目实际应结存的银行资金(额度),减去截止该时点时各项目账面结存的银行资金(额度),计算出各个项目之间总的资金窜用数额,同步进行账务调整和银行资金(额度)调整。项目实际应结存的银行资金(额度)计算公式如下:

某项目实际应结存的银行资金(额度)=该项目已收到的资金(额度)收入-该项目已列支的支出+该项目应付款项-该项目预付款项+该项目已计提但尚未使用的专用基金-该项目提取的现金。最后,将原有科目中的数据一一按各项目核实后的金额分解转入新科目中,并分项目进行辅助核算。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2009.

2.杨国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7):21-22.

3.马海涛,任强.2010.深化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财政监督,2010(3):19-22.

猜你喜欢
系统化专业化信息化
系统化心理护理在生长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陪产家属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影响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研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