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方案设计与运用

2015-10-21 17:12胡金万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工程施工阶段成本

胡金万

摘 要:建筑工程绝大部分成本支出发生在施工阶段,因此对施工阶段成本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在分析施工阶段成本失控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了施工阶段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该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依据、对象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方案设计。

关键词:工程施工 成本控制

文章通过有效的对项目工程成本进行管理,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效果为目标,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和施工管理流程,设计责任机构进行监督,树立整个工程施工队伍的成本管控意识,使得每个人对责任进行分化。在详细工程管理上,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编辑好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成本方案,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加强对施工责任分包的管控,增强对合同的管理。

一、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计划分解

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是通过项目的具体要求来制定的,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计划过程中,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切实有效的组织、控制、实施等管理手段,并时刻进行考核,从而增强整个工程经营管理的效果,完善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制度,提高审查水平,降低工程成本,以节省工程成为为主要目标,创造最大化、最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建筑工程在项目进行中对于成本的管控贯穿于整个施工阶段每一个环节,其中包括发展阶段、设计阶段、决策阶段、施工阶段和最终使用阶段。工程经过实践的表现可以看出,决策与设计两个阶段是对于整个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而其成本的资金投入也比较少,而施工阶段却是整个工程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成本支出的最大阶段。因此,只有加强对设计阶段的投入和管控,才能使后期施工阶段的成本支出降低。

根据建筑产品的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的标准和应用范围分类。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

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

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降低成本,达到实现最低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的时候,要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尽力挖掘降低成本能力,切合实际制定通过主管努力可能达到的合理成本。

2.全面介入的原则

全面成本管理是全项目、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不仅对变动费用要控制,还对固定费用也要控制;全员控制是要发动全体参与者建立成本意识,参与控制,只有认识到控制的意义,才能付诸行动;具有合作精神,在共同协力下,使成本自始至终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工程项目的每一项活动都涉及施工成本,全员成本管理可以降低以至消除各种无效和低效的项目活动,节约项目实施成本,增加项目实施效率,提高利润。施工企业所创造的高效率、高质量以及合作精神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形象和商誉,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使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立于不敗之地。

3.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要重视项目的中间控制,施工准备阶段是目标成本计划的编制,竣工阶段时盈亏已成定局。

4.例外管理原则

对正常成本费用支出可以从简控制,而格外关注超乎常情的情况。因为实际发生的费用往往与预算有出入,如发生的差异不大,没有必要一一查明其原因,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非正常的例外事项上,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5.经济效益原则

经济原则是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重要领域中选择关键因素加以控制。经济原则要求成本控制能起到降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具有实用性。

提高经济效益,不单是依靠降低成本的绝对数,更重要的是实现相对的节约,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较少的消耗,取得更多的成果。

6. 责、权、利结合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各部门享有成本控制权利的同时,要对成本控制负责,既要对控制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又要实行有奖有罚,做到真正责、权、利相结合的控制。

三、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流程

第一,工程资源计划分类的编制:通过分析和识别,确定出工程需要投入的资源种类、人员、材料、机械设备、资金等少、资源的多少,从而确定出能够充分保证工程实施所需的各种资源的清单和计划安排,尤其是把人的资源准备好,优秀项目经理的配置,精干的管理班子,是整个成本控制的灵魂。

第二,程施工成本估算:工程施工成本估算是指根据工程的资源种类需求计划和各种工程所需资源的市场价格或预期价格信息,估算和确定出工程各种活动的成本和整个工程全部成本的工程成本管理工作。

第三,工程施工成本预算计划的细化编制:成本预算就是为了确定测量工程实际绩效的基准计划而把整个成本估算分配各个工作项上去的过程。工程施工成本预算计划是按照时间阶段给出的工程成本的预算计划,这也是工程成本控制的基线。一般这种分阶段的成本预算基线是呈“S”曲线分布的。工程的成本预算中重要的是工程成本预算的高低,通常,工程

的成本核算计划并不是越低越好,因为这样会造成由于成本预算过低而出现工程实施资源供给不足,从而使工程的质量或效率下降。当然,工程的成本预算也不是越高越好,这样虽然工程实施的资源供给会比较充裕,但却会造成各种各样的浪费,使工程的实际成本高于实际需要。

第四,工程施工成本预测与偏差控制:工程施工成本预测与偏差控制是指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努力将施工的实际成本控制在工程成本预算范围之内,并且随着工程的进展,依据工程成本的实施发生情况,不断预测过程成本的发展变化趋势,不断修订原先的工程成本估算,并对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理论工程的总成本进行合理预期的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和过程。

四、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就是对工程的资金支出进行核算和监控。成本控制工作是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计划的基础上开展的,它是根据各项工作需要的实际费用与计划费用进行比较,对成本费用进行评价,并对未完工程进行预测,使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的工作。并且全部把控制的内容制成表格,以分项工程为计量单位马上核实对比,或在以时间为计量单位如一周一例会进行讨论。降低施工阶段项目成本的途径,应该是既开源又节流,或者说既增收又减支;只开源不节流,或者只节流不开源,都不可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必须加强施工成本预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计划的编制、施工阶段成本控制计划的执行几方面的工作。施工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前提,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因此,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做好项目经济核算工作及制定出施工阶段成本计划基础上,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达到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施工成本分为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的支出与工程施工无直接关系,主要是由项目管理机构的组成来决定。

五、结语

一个工程项目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业主对该工程项目的正常功能需求,同时也在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最优化。这种最优化体现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中就是进行成本管理。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失控的原因,并对该阶段成本管理的对象进一步明确,提出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参考文献:

[1]万承茂.控制施工成本要把好四个环节「M].建筑,2004,6:50-51.

[2]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M〕.新华出版社,2003.

[3]毕星,翟丽.项目管理〔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工程施工阶段成本
高速公路路面沥青上面层首件工程施工探讨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及验收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浅谈电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浅谈电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