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后浇带施工及应注意的问题研究

2015-10-21 17:12龙洪彤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措施

龙洪彤

摘要:后浇带是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为了克服因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变形缝,经一定时效后再进行后浇封闭形成整体结构,由于结构由后浇带连成整体,因此后浇带施工的质量影响结构整体质量,后浇带处往往断面大钢筋密集模板支设难度大,特别是杂物垃圾容易落入清理十分困难,若清理不彻底将会影响结构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形式和设置、施工构造措施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措施

一、引言

该建筑总面积为150600m2其中±0.00以上工程为39层框架结构,裙楼6层,地下3层。本工程的地下室底板采用厚度为150cm的C60、P6抗渗混凝土,壁板为90cm的C60、P6抗渗混凝土,地下室顶板为30cm厚的C45、P6渗混凝土。底板与顶板的钢筋均为双层双向、中间设有一道钢筋网片。后浇带位置的钢筋密集,该处位置的钢筋搭接长度为1.6Lae,并有4mm厚的止水条。因此对后浇带的处理比较复杂。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和顶板、壁板均要浇筑后浇带。

二、建筑后浇带的分类

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收缩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

三、后浇带的形式和设置

后浇带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形缝、企口缝等、接缝形式应加以明确。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当墙、板厚度小于30cm时,可做成平直缝;当厚度大于30cm小于60cm时,可做成阶梯形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当墙、板厚度大于60cm时可做成企口缝。

后浇带后浇部分混凝土的浇灌时间、不同类型后浇带的浇灌时间是不同的,后浇带的伸缩应根据先浇混凝土的完成情况而定。一般应控制在施工后60天进行。如工期非常紧迫,也应在2周以上。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再浇筑后浇带。后浇带的缝宽与墙、板厚度有关,对底板厚度超过100cm以上的,可根据后浇带处的接搓形式、钢筋搭接、施工难易程度等灵活掌握,当施工较困难时,后浇带缝宽可适当增加。

四、后浇带的构造措施

4.1底板后浇带构造措施

底板后浇带模板支撑:厚度为1.5m,后浇带采用2Φ25钢筋作骨架,在后浇带设置密目钢网作侧模支护,绑扎在钢筋骨架上。竖向立筋采用Φ5@250。为保证结构施工质量,后浇带钢筋骨架不得焊于底板钢筋上。由于后浇带有一定的侧压力,应采取正确的模板安装方式,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保证模板位置和几何尺寸的准确。底板后浇带的临时保护措施,后浇带空置期间,为防止杂物、污水进入,可采取以下封闭措施:在底板后浇带上侧砌筑120mm宽、60mm高的砖带。砖带与底板面转角处用1︰2水泥砂浆抹成圆弧上部用胶合板全封闭。

4.2混凝土墙的后浇带的构造措施

回填土前后浇带的保护措施。由于该工程工期紧,建筑物周边的施工回旋余地狭小,必须回填土方、平整场地及硬底化后方可进行后期施工,因此要对墙体后浇带采取临时保护措施,我们的施工方案是:在墙体后浇带处采用预制混凝土挡板进行封闭并兼做后浇带外膜支撑体系,预制混凝土挡板宽度=后浇带宽度+2×250mm,高度以方便吊装并结合墙体高度确定模数,预制板厚度根据填土深度而定,一般不小于100mm,内配不低于Φ10@200单层双向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布置于受弯一侧,预制混凝土板应预埋对拉杆件和吊装预埋件,预制混凝土板组装完成后进行抹灰补缝找平并进行后续防水及保温各层施工,形成一个对混凝土墙后浇带保护的设施。墙体后浇带内侧的保护:墙体后浇带采用胶合板加以全封闭,以防止杂物落入。

4.3顶板后浇带构造措施

该工程顶板采用梁板结构,后浇带的构造措施采用了与底板后浇带相同的处理方式。顶板后浇带模板支撑采用独立的支撑体系并独立配模,后浇带封闭前,后浇带位置的顶板模板不得拆除。

五、后浇带施工应该注意的问题

后浇带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重则危及结构安全,所以在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后浇带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施工图施工。施工时,根据接口形式在堵头板上装凸条。有些施工单位不按图施工,接口处不设支模,留成自然斜坡搓,使施工缝处混凝土浇捣困难,造成混凝土不密实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如果是地下室底板,还易产生渗水现象。在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截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清除杂物,如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充分保持两侧混凝土湿润一般不少于24小时。在表面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后,及时浇筑混凝土。有些施工单位不将两侧混凝土凿毛就浇筑后浇带内混凝土,使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难以保证,处理不好会在后浇带两侧造成两条贯空裂缝极易渗水。后浇带先浇混凝土完成后应进行防护,局部应覆盖,四周用临时栏杆围护,防止施工过程中钢筋污梁保证钢筋不被踩踏。有些工地后浇带不设围护,致使钢筋被严重踩弯、钢筋杂乱、建筑垃圾较多、不易清理。

后浇带后浇混凝土一定要用无收缩混凝土,掺用微膨胀剂,精心振捣密实,注意浇水养护。有些单位施工不按设计要求使用无收缩混凝土。用普通混凝土应付;还有一些施工单位由于后浇混凝土用量较少,在后浇带旁人工拌制混凝土,隨拌随浇,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模板支撑体系控制;要求其模板支模架子一次性安装成型,待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好以后再进行拆除,确保板底平整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在后浇带跨内的梁板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因此在施工期间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否则可能引起各部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问题。这部分模板支撑体系必须待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按由上向下顺序拆除,有些施工单位,施工期间模板准备不足,或考虑资金等因素,提前拆除后浇带跨内的模板和支撑,造成板边开裂,使结构承载能力下降。

钢筋控制:检查后浇带内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搭接长度和接头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尤其是后浇带内钢筋如果断开,则要求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的百分率不超过25%,焊接接头不超过50%。后浇带内钢筋由于暴露时间较长,钢筋锈蚀在所难免,故混凝土浇筑前,应要求对钢筋表面颗粒状或片状老锈进行除锈处理。若有钢筋被踩弯或压弯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要求及时进行矫正。

两侧接缝收口控制:如采用钢丝网时,制作的一单层钢丝网片必须绷紧,并且钢丝网片与钢筋支架绑扎必须结实、牢固、钢丝网片板与钢丝网片板之间的接口及下口50mm保护层的接口必须封闭,50mm保护层露口下方遇底板纵向钢筋处可采用将下翻网片剪开,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振捣棒宜离钢丝网片应控制在300mm左右,避免强振及贴边振捣,并且严格控制振点间距在400mm左右。

混凝土浇筑控制:在浇筑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过程中,应采取对称浇筑的方法,保证后浇带模板不会位移,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清理干净后浇带中杂物,将两侧混凝土的松散石子凿除,表面清洗干净,保持湿润,并刷水泥浆,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应尽量低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

六、结束语

按此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保证了建筑工程工期及施工质量。该工程主体完工多年,后浇带位置无开裂、漏水现象,效果良好。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