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例康复新液合并抗痨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2015-10-21 18:15刘娜娜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结核病灶结核病

刘娜娜

【摘 要】目的 研究康复新液合并抗痨药物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2013年8月~2015年6月我院确诊的69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标准结核化疗方案。治疗组标准结核化疗方案联合口服康复新液。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灶明显减小,治疗质量高。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肺结核疗效较好,值得格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康复新液;肺结核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球有近1/3的人曾经感染结核菌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近1000万例,死于结核病超过200万例,全球现有结核患者2000万例,结核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大的传染性疾病[1]。《2008年全球结核病控制报告》估计,我国结核病发病人数位居全球第二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西医抗结核化疗方案,存在着毒副反应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依从性下降,从而影响抗结核化疗方案的实施,导致耐药结核杆菌的流行。结核是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虽然其病因明确,且经全球范围内多方的长期努力,但是结核病仍然未得到有效控制,因防治因素、药物因素、菌株变异,患者合并HIV、HBV、糖尿病或肝肾功能不良等因素,近年来,耐药性结核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人群中形成感染-耐药-复发/再传染的恶性循环,耐药性结核是结核病难以根本控制的原因之一,其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预后不确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成为社会公共健康问题[2]。祖国医学认为肺结核属于“肺痨”,近来的研究表明,抗痨、免疫和中医药辅助联合治疗耐药性结核具有提高抗菌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中毒症状、缩短疗程、减少复发之功效[3]。院2009年8月将中药康复新液应用于治疗肺结核,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3年8月~2015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影象学、痰检和纤支镜、肺穿活检等方式确诊肺结核患者初诊都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13~67岁,平均38.6岁,病程1~12个月,平均5.1个月;对照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11~66岁,平均40.3岁,病程1~14个月,平均5.1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肺结核诊断参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的诊断标准[4],中医证候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2008年)的诊断标准[2],肺阴虚证:主症:干咳、盗汗、手足心热;次症:痰中带血或血点、胸部隐隐作痛、口燥咽干、咳声短促、咯少量黏痰、皮肤干灼;舌红少津,脉细或细数。阴虚火旺症:主症:呛咳气急、午后潮热、盗汗;次症:时时咯血色鲜红、骨蒸、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口渴、心烦、失眠、胸肋痛、痰少质黏或痰黄稠量多、口燥咽干;舌红而干,苔薄黄或兼见剥苔,脉细数。气阴两虚症:主症:气短声低、午后潮热、自汗与盗汗并见;次症:咳痰清稀或痰中夹血血色淡红、咳嗽无力、畏风怕冷、神疲乏力、纳呆、面色明 光白;舌光淡,边有齿印,脉细弱而数。

1.3 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a、符合西医初治继发性肺结核诊断标准;b、符合中医肺阴虚、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证辨证标准;c、入选病例均以胸片证实肺内有活动性结核病变。排除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过敏体质或对方案中任何一种药有过敏史者,合并肝、肾、代谢、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血液、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等,进行标准化疗方案规律用药疗程1个月者,同时参加其他临床研究者。

2 治疗方案

两组均给予2HRZE/4HR方案,异烟肼片(H):0.3g/d顿服;利福平胶囊(R):体质≤量60kg者,0.45g/d,顿服,体质量≥60kg者,0.6g/d,顿服;吡嗪酰胺片(Z):1.5g/d,顿服;乙胺丁醇片(E):体质量≤67kg者0.75g/d,顿服,体质量≥67kg者,1.0g/d,顿服。治疗组在2HRZE/4HR方案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服康复新液,每次20ml,tid。两组均治疗半年。

2.1 观察指标

临床体征、症状改善情况:X 线胸片疗效;痰菌阴转率(包括涂片阴转率和培养阴转率);记录出现的毒副反应,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

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1.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组间t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X射线疗效评价 对照组34例中病灶吸收≥1/2者21(61.77%)例,病灶吸收<1/2者10(29.41%)例,无明显变化者3(8.82%)例;治疗组35例中病灶吸收≥1/2者31(88.57%)例,病灶吸收<1/2者4(11.43%)例,本组患者病灶均明显减小。

3.2 痰转阴率比较

治疗后两组痰菌转阴率均明显提高,疗程结束后与治疗前均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3.3 中医症候评价 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要的临床症状(咳嗽、盗汗、手足心热、胸部隐痛、痰中带血丝)。按症状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阴虚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且以上症状少有反复。

4 讨论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袭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属于中医学“痨瘵”、“肺痨”范畴,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等。单用化学方法治疗毒副作用较大,但在化疗同时加用滋阴养肺的中药或中成药在治疗肺结核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治疗病灶,还可减轻西药抗痨药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并且可以扶助人体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达到缩短治疗时间目的。

康复新液为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乙醇提取物制成的溶液,其功能为通利血脉、养阴生肌。具有加快人体创面愈合速度,显著缩短创面修复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抗菌消炎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针对抗痨患者的治疗,康复新液能起到滋阴养肺的同时,还能对肺脏病变组织起修复作用,并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治疗时间,同时减轻抗痨化药的毒副作用。上述临床观察表明,由于在标准化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康复新液6个月,中医症候明显改善,肺部病灶吸收明显,痰菌阴转率极大提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Thomas F,Byrd MD,Larry E,et al.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us meningitis[J].Current 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Reports,2007,7(6):470-475.

[2]Cui ZL,Wang J,Lu JM,et al.Association of mutation patterns in gyrA/B genes and ofloxacin resistance levels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solates from East China in 2009[J].BMC Infectious Diseases,2011,11(1):78.

[3]林存智,朱新红,邓凯.中药肺腑汤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472.

[4]卫生部疾病防控制局、医政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S].北京:中國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1-2,25-27.

猜你喜欢
结核病灶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生命至上 全力投入 终结结核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为什么要做CT增强扫描
结核球是肺上长的瘤子吗?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长得丑?但价值无限!
背上长“包”,小心结核作怪
为什么全球结核病人数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