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大截面法加固双曲拱桥主拱肋浇筑顺序对比分析研究

2015-10-21 18:59唐登波
科技与企业 2015年15期
关键词:加固有限元分析

唐登波

【摘要】本文以一四跨连拱双曲拱桥加固工程为背景,运用midas/civil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4个外包混凝土浇筑方案对比分析,对其加固过程受力开展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减少浇筑节段长度并按照从拱脚到拱顶的浇筑顺序,能减少拱顶的下挠;在截面下缘外包混凝土加固可改善原拱肋拱顶的受力状况,但也导致拱脚直至四分点附近受力状况的恶化,建议在设计时,应该按照旧有拱肋、加固拱肋两部分分别进行极限状态分析,以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关键词】双曲拱桥;加固;增大截面法;施工顺序;有限元分析

引言

拱肋是双曲拱桥最重要的承重构件,采用在截面下缘外包混凝土加强拱肋是双曲拱桥加固最常用的方法,可提高桥梁承载能力和刚度。目前,针对增大截面法,国内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固效果评价及施工工艺,对加固过程施工力学研究较少,而对于拱桥,加固施工过程对成桥后受力有较大影响,研究浇筑方案对加固施工力学特性影响很有必要。

本文以一座四跨连拱双曲拱桥加固工程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Civil进行加固施工仿真分析,探讨外包混凝土增大截面法加固施工力学特性,为类似拱桥加固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

某四跨连拱双曲拱桥位于湖南怀化,单孔净跨径50m,矢跨比1/8,主拱圈采用等截面悬链线无铰拱,拱轴系数m=2.814。桥梁下部结构采用浆砌片石,基础均坐落于石砂岩上。主要病害为:拱波顺桥向开裂(共21处)、横系梁竖向贯通开裂(45处);腹拱开裂(17处)等。

为确保桥梁继续安全运营,对该桥进行外包混凝土增大截面法加固,要求加固后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加固施工流程为:封闭交通,拆除桥面桥面系→搭设施工吊架平台,修补表面缺陷与裂缝→主拱圈植筋,浇筑拱肋,并浇筑相应区间横系梁与加强块→3cm高性能聚合物砂浆抹面→侧墙、立柱抹面→重建桥面系。

2、加固方案

2.1有限元分析模型

运用MIDAS/Civil建立加固施工阶段分析单拱肋杆系模型,外包混凝土加固采用“施工阶段联合截面”,真实模拟加固过程中各施工荷载(含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下拱圈截面受力。计算模型如下图:

2.2拱肋外包混凝土浇筑方案比选

拱结构加载需要遵循“对称、均衡”原则,为便于施工,跨内拱肋采用分段浇筑,根据该桥特点,为探讨分段外包混凝土浇筑方案对拱肋结构的影响,初步拟定4个浇筑方案如下表所示。

3、计算结果分析

为便于对比分析,本文仅考虑施工荷载,如混凝土自重、收缩徐变等,并计算到加固成桥时刻,计算结果取关键截面内力(挠度)的时间历程及关键截面成橋时刻内力(挠度)值。

3.1支反力结果对比

按照拟定拱肋外包混凝土浇筑方案,得到各个方案在加固后的支反力增量,见表3-1。表中数据为正表示反力增大,数据为负表示反力减少。各表格中从上到下按照“0#台起拱线→1#墩底→…→4#台起拱线”列出其支反力的变化。

从上表可知,加固后由于增加结构自重,竖向反力均增大约10%,而水平推力与弯矩则有增有减,规律性不强。通过四种方案对比可知,浇筑顺序对结构支点反力影响很小。

3.2施工过程原拱肋内力对比

加固过程中,原拱肋一直处于受力状态。以下对比原拱肋关键截面在施工过程中的内力变化,以分析不同浇筑顺序对原拱肋的受力影响。下图中,“Nd-1”表示方案1下拱顶轴力,“N1/4-1”表示方案1下四分点轴力,“Nj-1”表示方案1下拱脚轴力;“Md-1”表示方案1下拱顶弯矩,“M1/4-1”表示方案1下四分点弯矩,“Mj-1”表示方案1下拱脚弯矩。

从图3-1、3-2可知,外包混凝土拱肋划分节段越多,则施工顺序对拱肋受力影响越小,在浇筑拱肋过程中,拱肋轴力、弯矩变化幅度不大,而拱上填料的拆除、换填对拱肋受力的影响较大。四种浇筑顺序均可以使得拱脚轴力增大约20%,拱脚弯矩增大333%~406%,四分点轴力减少约4%~21%,四分点弯矩增大29%~45%,拱顶轴力增大0%~2%,拱顶弯矩减少98%~113%。

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方案,对原拱顶受力有利;但同时加大原拱脚、四分点拱肋受力,并增大其轴力偏心距,对原拱肋受力不利。

3.3施工过程后浇马蹄内力对比

以下对比后浇马蹄关键截面在施工过程中的内力变化,以分析不同浇筑顺序对后浇马蹄的受力影响。下图中,“Nd-1”表示方案1下拱顶轴力,“N1/4-1”表示方案1下四分点轴力,“Nj-1”表示方案1下拱脚轴力;“Md-1”表示方案1下拱顶弯矩,“M1/4-1”表示方案1下四分点弯矩,“Mj-1”表示方案1下拱脚弯矩。

从图3-3、图3-4可知,拱肋外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各方案中加固部分弯矩增加幅度不大,而加固轴力则有所增加,一旦重新架设拱上结构,则弯矩、轴力均大幅变化。对于弯矩而言,拱脚加固部分均承受72kN·m~83kN·m(正弯矩、下缘受拉),四分点附近加固部分则承受-28kN·m~-48kN·m(负弯矩、上缘受拉),拱顶加固部分承受90kN·m~102kN·m(正弯矩、下缘受拉);对于轴力而言,拱脚加固部分轴力值为674kN~943kN(拉力),四分点加固部分轴力值为-1309kN~-1551kN(压力),拱顶加固部分轴力值为-347kN~-368kN(压力)。

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方案,加固部分拱肋仅仅承受很小一部分内力,其数值约为旧有拱肋受力的10%~30%。同时对于拱脚截面,加固部分承受拉力,应按拉弯构件进行设计验算。

3.4施工过程拱肋变形对比

变形反映拱肋刚度的变化,以下列出施工过程中拱顶挠度变化曲线。图中横轴表示各个施工阶段,竖轴表示拱顶位移累计下挠量,因方案1、方案2在拱肋浇筑时分段较少,因而其曲线长度较短。

从图3-5中可知,拆除桥面系后,拱顶上挠+68mm,占加固前拱肋下挠量的50%,拱上建筑恒载对拱肋受力的影响大,控制拱上建筑恒载对控制拱顶下挠意义重大。随着拱肋加固截面的不断浇筑成型,拱顶持续下挠,最终方案1下挠量为-112mm,方案2的下挠量为-132mm,方案3下挠量为-107mm,方案4下挠量为-130mm。比对方案1、2(方案3、4)可知,先拱脚到拱顶的浇筑顺序拱顶下挠较少,对结构有利。对比方案1、3可知,现浇拱肋节段划分的越细,则对下挠越小,其挠度变化幅度越小,对拱肋结构越有利。

4、结论

本文以增大截面法加固某四跨连拱双曲拱桥为工程背景,建立弹性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四种拱肋外包混凝土浇筑方案的仿真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时,应分别原拱肋、加固拱肋进行极限状态验算才能确保结构安全。且不论采用何种拱肋浇筑方案,加固部分拱肋受力严重滞后于原有拱肋,加固部分拱肋甚至承受拉力,且原有拱肋、四分点轴力减少、弯矩增大,其受力较加固前更为不利。

(2)若以控制拱顶下挠为目的,建议施工过程中按照“由拱脚到拱顶”的顺序对称浇筑,且尽可能多划分几个浇筑节段。

(3)对于增大截面法加固的设计理念,拱顶加固截面位于受拉区,能改善原拱肋受力情况,但对于拱脚(四分点)等位置,若加固截面则位于受压区,则恶化了原有拱肋的受力,基于此,增大截面法加固应该结合原有拱肋的受力,使得加固部分位于原截面受拉区,以改善原拱肋的承载状况。

(4)拱上建筑的卸载、加载对拱肋受力影响极大,加固设计时,建议采用轻型填料结合精细化施工,改善拱肋的受力。

参考文献

[1]肖航.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的参数研究[D].西华大学,2013.

[2]李吉勇.增大截面法加固双曲拱桥的仿真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加固有限元分析
CFG桩在复合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船闸靠船墩套箱加固施工方案
多自由度升降翻转舞台的运动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校史博物馆改造工程结构抗震分析及调整
自锚式悬索桥钢箱梁顶推施工阶段结构分析
随机振动载荷下发射装置尾罩疲劳寿命分析
有限元分析带沟槽平封头的应力集中
飞机起落架支撑杆强度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