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通病及管理途径研究

2015-10-21 17:12李鸿峰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现场通病建筑

李鸿峰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虽然经过不断改进和进步,对施工质量的保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当前的建筑施工现场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质量通病,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克服,会对建筑质量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质量;通病;

为了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地矛盾,房屋建筑也开始向着高层和超高层的方向发展。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高层房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影响建筑自身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施工企业的重视和解决。

一、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质量通病即在大多数工程施工中都会出现的质量问题,比如安装完成模板后,进行砼浇筑时,因过快或过长振捣,产生涨模,此即为质量通病。工程质量的通病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其存在有失建筑美观,更是建筑的功能性与安全性最大的威胁,对居民生活带来麻烦,是困扰建筑业发展的难题。

存在于多层建筑中的质量通病多种多样,比如屋面漏裂、外墙渗漏、混凝土梁板裂缝等。每一建筑事项都有建筑施工规定,若不达标,则会出现质量通病。比如,女儿墙砌体的强度等级需超过Mu10,且砂浆等级应大于M10,也需具备钢筋混凝土压顶与造柱设置;溢水孔要留设于女儿墙或天沟;屋面安装保温防水隔热层,以现场制作聚苯乙烯板、聚氨酯等为隔热保温材料,保证超过180mm的架空隔热层高度,若超过10m的屋面则需设计通风屋脊,女儿墙与架空层距离在20-300mm之间。没有按照相关规范操作,质量通病则在所难免。

二、建筑质量通病原因

2.1 空鼓、裂缝、渗漏等原因分析。当基层干燥时,涂抹的防水层已被立即吸干,进而出现严重的早期脱水,裂缝由此产生,和基层不良粘结进而出现空鼓;选用水泥不当,安定性欠佳,或混合使用多品种水泥,因收缩系数原因,产生大范围网状裂缝。另外,过细的砂子粒度,也是引起收缩裂缝原因;灰浆配置不合理,水灰比随意改变或水泥用量增加随意,引发灰浆不均匀收缩,出现收缩裂缝;基层的凹凸差异明显,但并未找平处理,或灰浆层薄厚差异引起不等量收缩。在涂抹时,过薄的砂浆层与过厚素浆层,导致收缩裂缝;作为良好的防水层和砂浆层与基层的连接层,因刮抹素浆层不彻底,或者素浆层凝结,出现空鼓裂缝;当对大范围的漏水做处理时,未认真检查各漏水处并做好堵漏处理,而以促凝剂、水泥等反复或随意涂抹,导致基层与防水层不牢粘结,进而出现空鼓裂缝漏水;未及时的养护浇水,导致防水层出现干缩裂缝。冬季温度过低以热养护作业,操作不当致使局部过高温度,出现干缩或过大温差导致收缩或膨胀变形,产生裂缝;因为不足的结构刚度引发裂缝。在防水层作业前,漏水处有削减外界水压作用。在作业后,因外界水渗透阻碍,导致漏水恢复上涨,增加结构承受力,结构的破裂而导致防水层断裂。此裂缝不规则且较长。若结构为预制装配式,因为防水方法未考虑刚柔结合,外力作用于构件接缝处产生防水层裂开。

2.2 材料原因。材料问题是引起多层建筑质量通病的直接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建筑体由材料构成。材料质量好坏绝对建筑质量好坏。在采购材料时,为节约成本采购的低质材料往往回引起质量问题。施工材料要严把质量观,认清合格证书,对特殊材料要做实验检验才可做现场施工投入。例如,柔性防水材料抗老化性能、钢筋抗拉、透水性、低温脆裂等要与建筑设计规范相符。

2.3 施工方面。施工是直接作业环节,不等携带施工。在施工时,引起多层建筑质量通病的原因有:搭接卷材长度短,安装偏差,基层太过湿润,设备振动引起卷材防水层空鼓;防水屋面板的搭接长度短,出现过大搭接缝,屋脊处不当的盖瓦座灰,飘雨渗漏;分隔缝留取不当,未干净清理裂缝,过大的钢筋保护层,作业时任意践踏,养护细石砼屋面欠缺,出现砼龟裂等。

三、预防建筑质量通病的措施

3.1 做好材料把关。材料引进前要做好检查与复检,防止劣质材料使用,定期抽查。质量问题与材料选用息息相关。例如,防水卷材品种与质量,对预制楼板做灌缝处理的碎石粒度,砂的含泥量把控等都影响着建筑质量各方面。在工程竣工后,因室内装饰涂料质量问题,在短时间内发生脱皮、变色。有些饰面砖因不整齐外形规格与过大吸水率,施工粗心,导致工程外墙空鼓、爆皮、不均匀灰缝、脱落等质量通病,导致外墙渗漏。因石膏板质量差,暴露在外易受潮,石膏顶板发生形变,中间板块出现板块翘角、下垂等通病。在结构板面作业中,对浇筑提升架口位置板面太粗心,忽略板面负筋处,进而出现结构裂缝等。多层建筑质量通病由材料选取引起较较为多见,不仅在多层建筑领域,甚至是道路桥梁施工中也较为常见。做好材料把控,要坚持“先检后用”的规则,对于质量不明、生产厂家不明的制品、材料或设备,杜绝使用。在使用采购的制品、材料前,做好质量检测检验。慎重使用性能不明确的新材料。做好材料质量把关,是预防多层建筑质量通病的有力措施。

3.2 保证设计质量。工程建设任何阶段都要严把质量关,就工程建设初期环节,设计尤为关键。设计质量佳,则为后期施工做了良好指导。首先,设计人员事先分析易发的多层建筑质量通病,做好心中有底,完善设计。若设计方案欠周到,)要及时改进。在完成施工图后,认真做好技术交底,与施工队交换意见,修改不足之处。为实现设计的尽善尽美,设计员要时常走访施工一线,吸取经验。另外,设计者还应学习质量评定规范与施工验收规范。最后,还应做到人性化设计,以業主利益为本,若设计太过全面导致造价过高,但也不失为降低质量通病的好方法。

3.3 保障施工工艺。工程建筑的人员流动性大,工人技术参差不齐,对自身作业在整个工程里的地位不甚了解,未按规程操作,建筑质量当然难以达标。农民工是构成多层建筑施工的主体,因文化素质较低,同时未做专业的施工培训,仅是靠经验作业。根据统计,施工单位中可按规范操作的工人仅占总人数的4%,农民工占总工人数的90%以上。因劳动廉价,可降低工程造价,在每个工地上都有利用。另外,质量控制体系并不健全,工种间、工序间交接措施不严格,后序施工对前道工序隐患未留意等也可能引起质量问题。施工即产品质量过程,是建筑竣工关键环节。大多多层建筑质量通病多由施工引起。所以,有必要做好施工工艺的严格把关,从环境、设备、人员、方案等多措并举。比如,施工技术方案应可靠、先进、科学合理且具针对性,并交底及时。方案实践性要强,有预防质量通病的具体策略;做好工人的技术培训,做好带证上岗,比如防水工、电焊工证等。班组长要由理论水平高于经验丰富工人担任;要做好设备的检修与校核等。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施工单位还应该将工程造价控制到合理位置,不应过分节约资本而一味的降低了建筑的质量。另外,监理应履行监督义务,明确管理目标。

总结: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地矛盾日渐突出。为了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房屋建筑逐渐向着高层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房屋建筑在施工中出现了一些质量通病,严重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需要引起施工企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周玲;荣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28期

2 李艳红;;解析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与质量控制[J];城市建筑;2013年10期

3 王中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年05期

猜你喜欢
现场通病建筑
港口工程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防治管理
怕站而不怕慢
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通病探析
重组品德课堂“现场”:从生活通达心灵
浅谈交通事故现场及事后处理方法
成功处理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量偏大的案例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强化质量管理 全面落实质量通病防治工作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