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

2015-10-21 17:25赵慧刘增黄媛苏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设计方法建筑设计原则

赵慧 刘增 黄媛 苏成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现代建筑功能及形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建筑建设中,只有不断创新建筑的设计方法,融入设计灵感,才能创造出更具生命力的建筑。本文从建筑设计概念出发,介绍了现代建筑设计所遵从的原则,并分析了如何创新现代建筑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设计方法;原则

随着社会发展形态的不同,建筑设计的形式及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如西欧国家的建筑多具有欧式风及艺术气息,但中国建筑的实用性更强一些。不论建筑形式如何变化,均需要从人的需求出发,并加以社会、美学、历史及生态等因素,让建筑设计效果更为理想。

1.建筑设计概念

建筑设计所指的是建筑物建造前,依据建设任务,设计人员将建筑施工过程与使用过程内可能发生或者存在的问题,先做好全盘设想,并拟定好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及方案,以文件与图纸的形式表达出来,作为工程建造的共同依据,让所建的建筑物更满足应用者与社会的各类要求。从广义角度看,建筑设计所指的是一个建筑物设计的全部工作。通常建筑设计工作会涉及结构学、建筑学、给排水、煤电气、供暖、园林绿化、建筑声学、光学及工程估算等相关知识,这需要各类科技人员之间能相互密切合作。

2.现代建筑设计所遵从的原则

2.1人性化原则

建筑是为了满足人类的使用要求才建设的,在建筑设计中,首先要遵从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从人类的实际需求角度来考虑。如某图书馆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就从以书为本的设计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地考虑了人们的需求,从实用、舒适及方便的角度,对建筑的功能、选址、布局及家具摆放等均给予高度的重视,以体现建筑设计的人性化原则,为建筑应用者营造相符合的文化环境。

2.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所指的是将建筑当作是由各部分所组成的,对建筑的整体功能、建筑构成与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并从整体及部分的相互结合、依赖及制约关系中,掌握建筑的运动规律与系统特征,合理地分配建筑中的空间序列及各类流线。如悦达889广场是由商场及办公楼相结合的商业建筑群,由写字楼、裙房及塔楼等各部分组成的,建筑外观形式与环境新颖独特,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2.3综合性原则

综合原则所指的是对建筑系统的研究需要从结构、要素、功能、历史及构成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并对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有机结合,再在综合基础上分析每一方面,再综合分析,每方面的分析结果均要反馈至上层中综合比较,根据比较差异重新修改及整合,让建筑的整体及部分实现高度统一。如悦达广场的裙房原设计的是两栋15层办公地写字楼,但建筑的容积率利用不充分,就在离居民区最远的交叉地域中建设了一栋30层写字楼,并采用立面退台形成,在写字楼的20层及25层处实施了退台处理,不仅保证了与居民楼的空间距离与日照间距,还充分利用了建筑容积率。

2.4有序性原则

现代建筑多为高层建筑,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有序原则,通常高层建筑系统是由低层建筑系统所构成的,它们之间有构成性的关系,而同层次系统间有相干性的关系,只有准确地确定各个部分关系,对各部分进行功能区分,方能合理地组织建筑的空间序列及各流线,从而确保建筑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2.5最优化原则

建筑的设计整合过程中,必然存有差异及争议,要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建筑,需要以最优化为原则,思考建筑的各部分整合于一起可能,扬长避短,激发出建筑设计的整体优化效应。如现代图书馆,由空间来看,现代图书馆摒弃了原来的高大上追求,现在更为关注图书馆建筑的使用效果,建筑整体设计通常在6层以下,内层净高在3.7m左右,不仅节省了建设成本,还能满足使用者的视觉需求,便于使用者利用。

2.6节能环保原则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资源及能源越来越紧缺,制约了人类的发展,建筑行业作为资源能源消耗的主要行业之一,节能环保设计已成为现代建筑所必须遵从的原则。现代建筑的节能性主要体现于建筑材料选择、体量设计、功能设置及绿化设计等方面,如我国建筑层高通常在4m左右,建筑材料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尽量选择经济保温材料,上海生态化办公楼的墙体内置防水保温的反光材料,可节能25%左右。也可利用水能、风能及太阳能等再生能源装置,降低天然气及煤炭等能源的依赖性,如荷兰的代尔夫特图书馆,就运用水能控制图书馆内的温度,并在屋顶设置了太阳能电池板及热水器等,以供图书馆的电能及热水。还可运用各类技术方法营造微气候,又如山东的交通学院所建设的图书馆,外墙加了保温层,外窗用的是中空玻璃,西侧加了花隔墙,南面种植了大冠落叶树及顶棚装设了百叶窗等,这些设计有效调节了建筑室内的温度湿度,节省了电能,还起到了环保作用。

3.加强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的措施

3.1加强现代建筑设计相关理论的创新

理论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智力劳动,现代建筑发展中,有大量的建筑理论出现,如观念指导原则、实例分析及理论实践系统化理论等,这些理论为现代建筑提供了设计依据,要提升我国的建筑设计质量,需要广泛地借鉴国际理论,在新思想新观念下,汲取先进理论与经验,为我国的建筑创作水平提高奠定基础。同时,加强本土建筑理论研究,在建筑设计中,注意反映建筑个性与民族审美情趣,将民族文化与建筑艺术相结合,推动我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例如苏州博物馆建筑将庭院和现代建筑进行了结合,让建筑的内外空间相融合,促进了传统庭院布局的重构及发展,苏州博物馆所采取的是分散式的布局,让大小不一的6个庭院进行串联,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并在主庭院上添加古典园林元素,由假山、鹅卵石池塘、竹林、小桥及八角凉亭等景色构成,让主庭院呈现出一片山水景观,使得传统景色与现代建筑融于一色。

3.2加强现代建筑的人文精神设计

建筑作品是为人类服务的,设计师设计建筑时,要融入人们的审美观,使建筑艺术能体现出人文精神,并符合人类的审美情趣,如市政工程是服务人民的,建筑作品更需要人文精神,要体现出建筑的象征意义及追求价值。又如深圳大学的图书馆建筑,在门厅中设置无障碍通道,并为残疾人士设置了专用厕所,充分体现了建筑设计的人文关怀。

3.3加强现代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技术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建筑作品外形及功能等方面,如弗兰克所设计的建筑,就利用计算机把模型数据转变成施工图,然后分解图纸的每部分,可分解到每块铁合金的外墙板,作为建筑设计师,要时刻关注最新技术,并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提升建筑设计效果。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环境监控及信息存储技术,可使建筑更符合人类需求,还能节省大量的人财物力,确保建筑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建筑的健康发展。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理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与传统建筑设计相比,现代建筑设计不仅注重建筑的实际用途,还注重了建筑的人性化、科学化及生态环境等方面设计处理,要呈现出这些建筑设计理念,需要设计人员加强设计方法的创新,让现代建筑更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牛佩,郭晶晶.浅析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J].江西建材,2015(2)

[2]张明巖.浅谈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J]. 黑龙江科学,2014(3)

猜你喜欢
设计方法建筑设计原则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