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浇剪力墙转换层模板支撑结构的优化与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015-10-21 17:12马建铭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施工质量控制优化

马建铭

摘 要:近年来,建筑工程模板支撑事故频发,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加之现浇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截面大、梁高、自重大,相比其他类型高大模板施工更具技术挑战性,施工难度极大,因此,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现浇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模板支撑的设计方案进行验算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浇剪力墙转换层;支撑结构;优化;施工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为商住一体的高层建筑,地下2层,地上32层,采用现浇剪力墙结构,面积33589m2。根据建筑功能的需要,该工程结构在标高18.00m楼层设置了转换层,采用800×2500 、600×2500、600×2200、600×1800、500×2000以及600×1800、600×1500等大截面的梁构件,该层层高为5.7m,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45。

2模板总体设计

本文以较典型的转换层大梁800×2500作为设计算例,梁模支撑均采用48×3.0钢管支撑系统,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5.5m,梁侧模内龙骨采用80×100mm木方,间距25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0mm。对拉螺栓直径20mm,布置4道,从梁底自下而上间距分别为350、500、500、550mm,沿跨度方向间距500mm;梁底楞木为80×100,支撑立柱间距(跨度方向)为450,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杆。

3模板设计验算

3.1梁侧模板计算

3.2梁模板扣件钢管支撑验算

本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5.5m,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l=0.45m,立杆的步距h=1.50m,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杆。

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集中力大小为F=0.9×1.20×25.000×0.200×0.500×0.450=1.215kN。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1)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考虑的作用荷载有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2]。

①荷载的计算

a.钢筋混凝土梁自重:q1=25.000×2.500×0.450=28.125kN/m。

b.模板的自重线荷载:q2=0.500×0.450×(2×2.500+0.800)/0.800=1.631kN/m。

②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0.273×1000×1000/24300=11.235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取15.00N/mm2,满足要求。

③挠度计算

经计算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777mm,且最大挠度小于266.7/250,满足要求。

(2)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

均布荷载q=10.731/0.450=23.846kN/m

最大弯矩M=0.1ql2=0.1×23.85×0.45×0.45=0.483kN.m

最大剪力Q=0.6×0.450×23.846=6.439kN

最大支座力N=1.1×0.450×23.846=11.804kN

本算例中,木方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8.00×10.00×10.00/6=133.33cm3;

I=8.00×10.00×10.00×10.00/12=666.67cm4;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f=0.483×106/133333.3=3.62N/mm2≤13.0N/mm2,满足要求!

通过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可得均布荷载值为19.397kN/m

则最大变形量:V=0.677×19.397×450.04/(100×9500.00×6666667.0)=0.085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450.0/250,满足要求!

(3)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①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经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max=0.401kN·m

最大变形Vmax=0.211mm

最大支座力Qmax=11.923kN

抗弯计算强度f=0.401×106/4491.0=89.28N/mm2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 最大挠度小于500.0/150,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②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对整体构件影響较小,无需进行验算。

(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4质量控制要点

①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进行错开设置。

②按要求设置剪刀撑: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设剪刀撑;中部在纵横向每隔10m设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m~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梁立杆支撑等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③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规范要求。

④施工时,应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且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N·m~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长期使用且发生过变形的。

5结束语

总之,模板支撑施工属于一个系统工程,针对现浇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截面大、梁高、施工荷载大的特点,只有在对支撑系统进行分析验算后才能科学确定支撑布置形式。另外,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检查,确保转换层主体结构的可靠度与安全性。文中通过具体实例,对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与优化设计,不仅保证了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与可靠性,还提高了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克迎,李恩来,刘江.高大模板支撑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传播,2014,(19).

[2]朱春辉.高层现浇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施工技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4,(04).

猜你喜欢
施工质量控制优化
优化问题设计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浅谈土建工程中的质量控制
试论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质量控制策略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