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的重点及关键

2015-10-21 17:25金鑫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防火设计建筑结构建筑工程

金鑫

摘要: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于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越来越为重视。建筑的防火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建筑防火设计的合理性,和设计的强度与居住在该建筑中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建筑中发生火灾的事故常常能听到,无论是电视报道还是现实的生活中,所以对于建筑的防火问题不能掉以轻心,要严谨的对待。本文就对我国建筑行业目前对于建筑防火的设计技术,对其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对同行业从事人员有所帮助,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防火性能。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火设计;建筑结构

一、火灾引发的思考

一个建筑如果发生了火灾,对人的生命财产会产生巨大的威胁,或损害。建筑是人们居住生活的使用空间,人们的许多行为活动可以说都是在建筑空间内部完成的。每一个建筑中存在着燃火点,和一些易燃物,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们的生活也需要火,所以建筑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很大,对此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在工程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建筑的防火性能,因为它是建筑安全使用性能中的一点。在设计阶段的对于防火的思考主要考虑设计上如何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通过结构等防火设计在火灾发生后将可能造成的损害减到最小,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对财产和人的生命不会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建筑的防火设计涵盖的内容很是广泛,不仅仅是室内空间的设计,对于建筑使用的材料,建筑的结构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很多人对于建筑的防火有着很多的误区,建筑的防火并不是简单地设置几个消防栓,还需要考虑到很多,例如引起火灾时的紧急疏散通道,还有防火门起到的火灾阻隔性。这些都是在建筑防火设计的范围内,需要走出原来的误区,真正的去认识到建筑火灾事故的危害,真正认识到建筑的防火性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建筑行业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并不代表只重视其发展,不重视工程的质量,恰恰相反,只有工程的质量上去了,建筑的综合性能提高了,才能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建筑行业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二、防火的关键点

在我们对建筑物进行的防火设计的时后,必须严格按照现有的建筑物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按照建筑各自的建筑高度、建筑面积、使用功能等来确定建筑物的分類、构件耐火极限和耐火等级,使具有不同使用功能建筑物有与之相适应的耐火安全设施,以便实现安全经济的统一,达到预期的投资效益比,进而满足建筑耐火设计的质量要求。所以,建筑物的结构工程师在工作中需要更多的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物分类要正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与其建筑高度、建筑规模、使用功能相适应,使建筑物在发生内和外部火灾作用时,能确保足够的结构承载力核稳定性,为外部人员营救灭火和内部人员安全疏散营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2、建筑防火设计中所采用建筑材料应档符合耐火等级要求,尽可能的选用发热少发烟少以及火焰传播速度慢的建筑材料。

3、对建筑的主体构件,除了选取材料应当满足构件的安全外,而且抵抗火灾极限的时间一定要长,耐火等级必须要很高,从而就算发生偶然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的起到阻止和延缓火灾蔓延的作用,而且为火灾后的建筑构件修复创造有利的必要条件。

4、对火灾危险损失大的预应力结构、钢结构、底层商品用房的底层框架结构以及木、钢、砖混、预应力板楼(或屋盖)盖构件,提高耐火等级,加强防范措施。

三、建筑防火设计重点

1、总平面布置

建筑物在进行选址和总平面设计时,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建筑物与周边建筑之间、建筑内的各幢单体之间应满足规范的防火间距要求。

2、划分防火分区

划分防火分区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环节,其面积大小主要是根据建筑性质、类型以及建筑耐火等级、防火分隔构造等,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的规定执行。

3、安全出口与疏散楼梯

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商业营业厅的出入口、安全门净宽度不应小于1.4m;确定楼梯数量和楼梯总宽度是建筑防火设计的关键,也是当前设计中的主要难点。疏散楼梯的合理设置很重要,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确实因疏散距离不够而需在商场中部设置疏散楼梯的,可将楼梯成组布置。梯段宽度不应小于1.4m。充分利用建筑层高的特点。若设置成2跑剪刀梯,则一个梯间位置可设置两部楼梯,梯间节省面积更为可观。

4、疏散宽度计算

每层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各自总宽度,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5.3.17条的有关规定经计算确定。疏散人数应按每层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70%。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3确定。由上述规范规定的要求我们得到下式:

W=S×A×B×C/100

式中:W———商业营业厅的疏散总宽度(m);

S———商业营业厅面积(m2);

A———面积折算值(50~70%);

B———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m2);

C———疏散宽度指标(m/100人)。

5、疏散距离

疏散距离是保证人员安全到达安全地段的主要途径。相关规范对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有明确规定,对疏散距离如果是多层建筑,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大于30m(当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距离为30×25%=37.5m;如果是高层建筑,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第6.1.7条规范: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大于30m。

6、地下防火隔离区与屋顶避难空间

屋顶避难空间:《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第4.2.4条,对于建筑物做出了相应的指示,在发生火灾时要保证室内人员能够及时到达屋顶避难空间,对疏散楼梯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消防设计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设计,减轻火灾事故的发生给人们带来的伤害。

7、防火救援窗

防火救援窗主要是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非常出入口”进行灭火或救援。即外墙每层均应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窗口的净尺寸不得小于0.8m×1.0m,窗口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该窗口间距不应大于20m,窗口的玻璃应易于破碎,并应设置可在室外识别的明显标志。

8、疏散指示

由于建筑物的人员密集,而且人员素质水平不同,因此,标明疏散指示时要考虑到不同人员的接受程度和辨识能力,尽量使疏散指示简单明了,而且要醒目,保证所有人员都能看懂而且能明显看到。考虑到火灾发生时有浓雾,因此,疏散指示灯需要有特殊材料的使用,确保人员能够在烟雾中正确辨认方向。

总结:

建筑的防火设计在建筑的设计工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当然建筑结构的耐火性能对于建筑的总体防火性能有着很积极的影响。设计人员一定要严格的按照防火的规范和要求对建筑进行设计,将防火理念深入到自身的设计理念中,保证建筑的质量,为人们提供安全放心的建筑空间,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珊.现代建筑防火设计发展动态的思考[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09)

猜你喜欢
防火设计建筑结构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析钢结构厂房的建筑防火设计
小型商业用房防火疏散设计分析
浅谈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及其防火设计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
暖通工程防火设计与施工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