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2015-10-21 17:12王康欣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管理

王康欣

【摘要】進行工程施工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建筑材料,因而建筑材料自身关系重大,不仅要看其优劣,也要关注其是否与要求相符。因此,要想保证工程质量就要对建筑材料的管理方法进一步加强。最近一些年来,相关部门也更加完善建筑材料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建筑材料的管理方法进行分析,并且对怎样借助试验来管理材料进行了重点论述,还着重论述了加强建筑材料管理方法的对策建议,从而强化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质量控制

如今,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的建筑行业也随着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材料行业的长远发展。就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建筑领域的首要问题还是质量问题,所以务必要对建筑材料的管理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努力促使管理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强化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致力于探索出更加先进、科学的建筑管理方法。

一、对于建筑材料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单位重视不足

有少数施工单位没有意识到管理建筑材料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正确认识,大多时候建筑材料一旦进入场地,相关工作人员往往只会关注其数量对不对,却容易忽视了材料质量方面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才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劣质的原材料频繁出现,从而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这就会对工程能不能做到按时交工产生影响。

(二)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没有达到标准要求

目前,就我国建筑领域进行建筑材料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来看,整体上人数不多、水平不高。不论是专业技能还是相应的从业素质,整体呈现出高低不平的状况。除此之外,针对管理建筑材料还要对专业设备与仪器多加考虑,所以关于技术人员对技术的操作水平也就存在较高的要求。而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十分重要,一定要遵循公平公开的原则来管理建筑材料,不可以以公谋私,为了获取不当利益而降低了管理的标准。

(三)还没有对管理方式达成统一的标准

如今我国各地区和施工单位在管理建筑材料的标准方面尚未达成一致,要求使用的管理设备也是来源不一。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使用的设备也不统一,所以就造成了在管理建筑材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四)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的其他相关因素

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的其他相关因素还包括:主观方面是管理技术人员操作是否熟练,有没有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客观上是对建筑材料进行管理时存在的环境方面的差异。即使是非常微小的一个影响因素,都存在造成不准确管理结果的可能性。

(五)取样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建筑领域,都是施工单位在进行材料取样,而管理单位负责的工作就只是材料管理。如此便等于是人为地增加了存放样品所花费的时间,而且管理不能对施工环境等进行完全的掌握,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会对最终管理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二、建筑材料管理方法分析

(一)书面管理

施工单位需要把一些材料质量保证资料以及试验报告提交给监理工程师,由其来进行审核,检查有没有质量方面的问题存在。

(二)外观管理

主要外观管理方法有看、敲、摸、照等。看,就是外观上的检查,主要是以材料的规格标准为依据,举个水泥的例子,主要是观察其中有无大的硬块,混凝土是不是太稀等。敲,可以敲打材料,通过音色来辨别材料的质量。摸,即借助手感来检查,诸如看砖面平整与否,地板块光滑与否。运用灯光照射材料的表面,进而进行管理。

(三)理化分析

即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来进行检查,在这里需要借助特定的测量工具和仪器设备,力求管理鉴定的科学性。理化管理通常是采用试验的方式,在建筑工程中用,关于理化试验比较常用的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物理力学性能;一是测定化学成份和含量。就物理状态特征来看,材料的性质通常包括体积、堆积和表观方面的密度,以及开口、闭口孔隙率。就力学性能的管理来看,其测定指标主要有抗拉、抗压以及抗弯等强度,还有冲击韧性和硬度等。

(四)无损检查

这是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别:射线管理、超声管理以及其他的监测手段 。这种方法能够保证不损伤被探测物,而且在这个前提下弄清楚被探测物的质量,一般是通过超声波、表面探伤仪、射线等手段来完成。

三、提高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水平,提高材料质量的对策

要想促使建筑材料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还需要重点控制好下面几个重要环节:

(一)对所处环境的湿、温度进行有效控制

因为建筑材料比较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会明显影响到材料的性能,所以需要对此高度重视。有相关的文献表明,如果温度超过29摄氏度,那么就会降低试验品的抗拉强度,如果在低于18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标准值就会偏高。由此可见,一定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好温、湿度,以便能够保证数据管理和试验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二)对管理内容的确定要合理

存在比较多的品种会用于建筑工程,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所以应当严格按照相关国家规定和行业标准来规定入场的材料和管理的内容,而且上报到相关单位,批准之后才可以实施。就拿水泥管理来说,需要依据相关规定来对水泥的相关性能进行管理,诸如细度、强度和凝结时间等。要使用粗骨料来管理混凝土,同时要根据相关规定来管理其密度、泥块含量和颗粒级配等。若是选用的混凝土标号在C35及以上,那就要在管理前先对压碎指标进行管理。最新采用的骨料,若是质地比较疏松,还需要进行坚固性的试验;若是属于活性,则要进行活性试验。

(三)规范取样试样的操作

不管是取样或制样,其中的技术含量都很高,因而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是操作技能娴熟,同时具有责任心,以便使科学合理的取样工作得到保障。建筑材料若是类型和性质都不相同,那么其取样标准也是不相同的,所以针对取样方案应该事先就设计好。取样要具有代表性,这主要是借助取样点的数量和位置体现出来的。通常是比较随机的选择取样点。例如袋装的水泥,选择的一批管理对象应该具有相同的厂家、标号、生产日期和编号,对建筑用水泥的总重量规定是在200t以内,其中的抽样点要在20个以内,其中样本总的质量要在12千克及以上。

(四)对试验数据进行有效地处理

管理建筑材料的时候,一般得出的数据都会比较离散。所以,有时候需要割舍掉那些不是十分恰当的结果,例如对水泥胶砂抗折性能的管理。要将3个强度值选取出来,需要删除其中与平均数相差偏大的结果。要按照《数值修约规则》来处理得到的各项结果。

结 语

建筑材料的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其牵涉广的业务范围。要求管理人员在管理材料之前,先把相关的准备工作做好。在管理材料的过程中还要做到认真仔细、慎密负责把各项目都准备好,以确保管理结果与质量标准相符。禁止在施工现场引进一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以免因为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而给建筑工程带来安全上的隐患,从而强化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赖丽文.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控制研究[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7:181.

[2]唐黎标.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 上海建材,2015,01:29-30.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