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有效防治策略

2015-10-21 17:12周华国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防治措施高层建筑

周华国

【摘要】在新时期下,加强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管理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问题;防治措施

1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现代建筑工程设计标准以及抗震标准不断提高的今天,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混凝土工程施工特性决定了施工企业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等工作的必要性。随着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施工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构建是企业当前经营与管理的首要工作。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能够通过质量通病的预防提高施工质量、降低质量通病治理成本的增加,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实现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供啊。同时,施工质量通病的治理也能够减少质量问题返工等情况的发生,为保障施工质量、保障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奠定基础。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应从自身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入手,强化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能力的提升,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工程实例

某项目T1-T5栋住宅工程,总建筑面积115802m2,3层地下室。裙楼之上分为五栋单体住宅楼,建筑总高度153.25m。底板是梁板式底板结构,底板厚600mm,承台尺寸主要有:10350×5350m×2000、9280×2800×2500等;四層为结构转换层,转换梁主要截面有:900×2400、1600×2700等。

3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分析

3.1混凝土配料计量偏差

由于混凝土的配料计量的偏差,这对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有极大的影响。如果混凝土的拉强度减小,就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就算是选择含沙量比较大得粉砂材料,同样也会因为塑性收缩而造成裂缝。一般的混凝土为了达到泵送的标准,在出厂的时候塌落度就会很大,到了施工现场塌落度也会较大,这就会导致混凝土因为脱水而导致表明出现裂缝,如果塌落度较小的话,也会造成振捣难度大,从而出现空洞或是蜂窝。

3.2钢筋工程施工不规范

由于钢筋在一些区域的布置比较密集,在进行混凝土振捣的时候,如果对这个地方振捣的不符合标准,这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空洞。同时,钢筋的绑扎位置不正确的话,或者是在绑扎钢筋时没有设置较多的小支架,由于工作人员踩踏导致钢筋脱绑,引起区域保护层面变大,一旦受力,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裂缝。

3.3振捣不规范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中,如果振捣不是很规范的话,就会没有振捣的地方出现空洞、蜂窝或者是露筋等问题。如果振捣过度了,就会使粗骨料沉降,这就会挤出水分空气等,这就使得表面的砂浆层比下层混凝土的干缩性更大,一旦水分蒸发以后,就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

3.4由于搭设支模架不是很合理

导致其支撑的刚度不是很好,一旦混凝土的强度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因为楼面的负载,同时模板有较大变形,使得现浇混凝土超值翘曲,也会引起混凝土的结构裂缝。同时还由于模板的缝隙封闭的不密实,主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没有控制好,模板表面没有清理干净,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没有足够的进行润湿和拆模等原因,也会造成现浇混凝土出现裂缝、麻面以及露筋等缺陷。

4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4.1配合比的选定

在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首先要按行业规范到法定试验机构进行相应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级配试验,由试验机构出具混凝土的配合比报告,对此配合比报告,施工单位在使用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砂、石实际含水率、含泥量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保证实验室配比能很好的应用于现场施工。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如果砂的含水率较高,砂率降低2%~3%,混凝土强度就会降低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和砂的级配影响是5%~20%;水灰比会增加1%,强度下降5%~10%。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把关工作,并根据地区市场原材料情况对试验配合比中的各组分含量进行科学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

4.2对模板质量的控制

在采用模板之前,必须对它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不能采用反复使用过及质量达不到标准的模板。整个模板要做到满足施工要求的刚度和强度,不可以发生破坏和变形,还要保证整个模板安装的严密性,尺寸要标准,对于建筑中的柱和梁的交接处要固定好。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模板的质量。

4.3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

(1)制定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2)制定工序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和质量控制制度。(3)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主要因素制定控制措施,进行主动的预防性控制。(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并进行质量预控。通过对工序施工过程的全面分析,确定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并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制定对策进行预控。(5)对工序活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控制。施工过程中对工序的整个活动过程实施连续的动态跟踪控制,发现工序活动出现异常状态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排除或纠正,保证工序活动过程处于正常、稳定的受控制状态。(6)工序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检验。

4.4合理选择浇筑方案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有些混凝土构件的长度要远远大于它的厚度,在对其进行浇筑时,通常采用斜面分层法。一般混凝土浇筑的顺序为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没有冷缝出现,进行薄层浇筑,按施工缝来处理层间结合,而且要对层间的间歇时间进行合理控制。如果间歇时间过长,就会使已经浇筑完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过高增长,进而造成约束过大,使得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面有裂缝产生;如果间歇时间过短,那么已经浇筑完的混凝土依旧处于升温阶段,由于其表明的温度较高会被覆盖住,这样会影响散热的效果,而且还能使新浇筑的混凝土的温度加快上升,这样可能会造成混凝土有裂缝产生。所以应选择合适的覆盖时间,最好在已经浇筑完的混凝土温度下降到某一特定值时,再进行覆盖。

4.5对钢筋质量的控制

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要熟悉各个类型中钢筋的规范要求,在钢筋进施工现场前,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检验。在加工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和规范要求对钢筋进行翻样,发现钢筋发生脆断或没焊接好的部分,要按标准对钢筋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监理人员要经常到现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要求工人改正。等工程结束,最后要严格验收,以保证钢筋的施工质量。

4.6加强人员与技术管理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技术培训后上岗,施工单位应优先考虑有技术有经验的施工队伍。工程监理人员应定期对混凝土施工进行随机检测,抽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如果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不符合施工要求,要坚决返厂作废处理。同时,施工企业应严格记录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混凝土的浇筑量、浇筑时间、技术要求、负责人员等等,明确各人员的岗位职责。

5结语

高层建筑的施工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虽然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只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及采用先进技术和新型设备,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管理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敬.论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科技创业家.2011.9

[2]王权.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2012. 4

猜你喜欢
混凝土施工防治措施高层建筑
无裂缝大坝混凝土施工若干关键工艺
论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管理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